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26:56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

背景技术:

1、智能动力单元是将轮式底盘车上使用的智能动力单元,其内部安装有机组、油箱和风扇,用于对机组以及发动机循环水、发电机循环水、发动机进气系统等进行散热,通常悬挂在车底盘中央。

2、目前车辆上使用的智能动力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散热功能不佳,导致机组温升过高,二是在对车辆内部的发动机循环水、发电机循环水、发动机进气系统等部件散热时,各风机之间间隔距离较远,导致设备不够集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通过侧进上排的流场设计,不仅实现了对机组和发动机、发电机的分布式散热,同时将对发动机循环水、发电机循环水、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散热功能均集成至第二舱体内,实现了对三者的集成式散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包括第一舱体,第一舱体内设置有机组和油箱,机组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第一舱体上方设置有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内设置有散热器和对散热器进行降温的第二风机;

4、所述散热器包括中冷器、发电机冷却模块和发动机冷却模块。

5、优选地,所述第一舱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舱体的顶部未承载第二舱体的部分开设有第一排风口;

6、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有将冷却风由第一进风口导向至第一排风口的第一风机。

7、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机组上方。

8、优选地,所述第一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

9、所述第一舱体的后侧侧壁设置有第三通风孔。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舱体的前侧侧壁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舱体的后侧侧壁设置有第二排风口;

11、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冷却风由第二进风口导向至第二排风口。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舱体的前侧侧壁上设置有维修门,第一舱体的后侧侧壁上设置有悬挂安装架。

13、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4、1.第二舱体顶面设置三合一散热器,基于“扁平化”设计原则,发动机冷却模块、中冷器、发电机冷却模块均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其中,第一风机启动对中冷器(主要用于冷却发动机进气系统)、发电机冷却模块和发动机冷却模块三者进行冷却。

15、2.第一舱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进风口,顶面为第一排风口,低温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舱体,受到第一风机的抽取向上排出;同时第二舱体内的散热器运行时带动机组上方的空气加速流动产生负压将第一舱体内的热空气吸出。风道相互结合作用,满足智能动力单元通风散热要求。

16、3.第二舱体的前侧和后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第二风机动作使得冷却风沿第二进风口向第二排风口流动,同时对其内部的散热器进行冷却。

17、4.散热器与发电机组分开为上下布置形式,上部的第二舱体为散热系统,通过自身所带的第二风机对发动机循环水、发电机循环水和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强制散热,下部的第一舱体为动力系统,起到提供电力的作用;采用此种分布式散热系统方案悬挂后大大增加了舱体到地面的距离,提高了动力单元的运行环境安全可靠性,达到了小型化指标需求。

18、5.本实用新型采用高低温双回路热管理系统,将中冷器、发动机和发电机冷却模块集成在一个散热装置中形成集成式散热器,有利于在有限的布局空间内实现散热模块的分布式布局,集成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舱体,第一舱体内设置有机组和油箱,机组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第一舱体上方设置有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内设置有散热器和对散热器进行降温的第二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舱体的顶部未承载第二舱体的部分开设有第一排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机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体的前侧侧壁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舱体的后侧侧壁设置有第二排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前侧侧壁上设置有维修门,第一舱体的后侧侧壁上设置有悬挂安装架。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散热的智能动力单元,包括第一舱体,第一舱体内设置有机组和油箱,机组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第一舱体上方设置有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内设置有散热器和对散热器进行降温的第二风机;所述散热器包括中冷器、发电机冷却模块和发动机冷却模块;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第二舱体顶面设置三合一散热器,基于“扁平化”设计原则,发动机冷却模块、中冷器、发电机冷却模块均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其中,第一风机启动对中冷器(主要用于冷却发动机进气系统)、发电机冷却模块和发动机冷却模块三者进行冷却。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孔昊,刘明杰,邹渊,潘成孝,龚星元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7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07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