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体飞行汽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45:11
本申请涉及飞行汽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分体飞行汽车。
背景技术:
1、飞行汽车一直是重点的研究方向,随着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飞行汽车又迎来新的研究热潮。除了一体式的飞行汽车以外,目前有研究提出了分体飞行汽车的研究方向,即将飞行汽车的功能拆分为陆行部分和飞行部分,包括了两分体和三分体等多种不同的构型。
2、相关技术的两分体飞行汽车中包含路行车辆与飞行器,路行车辆与飞行器能够结合为一体或分离。在路行车辆与飞行器的自动结合过程中,路行车辆能够将飞行器的轮子沿导槽拉入车内。然而,却容易造成轮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两分体飞行汽车,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两分体飞行汽车,两分体飞行汽车包括路行车辆以及飞行器,路行车辆包括车身和导向底座,车身设有飞行器容置仓,飞行器容置仓位于路行车辆的座舱朝向路行车辆的车尾的一侧,导向底座装配于车身并位于飞行器容置仓内,导向底座设有轮子导向槽,轮子导向槽的槽口贯穿于导向底座的顶面。飞行器包括机身以及导向轮,轮子导向槽适于供导向轮进入,导向轮包括第一支柱、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衬套,第一支柱装配于机身并位于飞行器的底部,第一滚轮可滚动地装配于第一支柱,第一滚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第一衬套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支柱。
4、在一些实施例中,轮子导向槽包括第一槽径段和第二槽径段,第一槽径段和第二槽径段相连通,第一槽径段的宽度从第一槽径段向第二槽径段的方向逐渐缩小,导向轮适于从第一槽径段向第二槽径段的方向进入轮子导向槽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槽径段的宽度保持不变,第二槽径段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槽径段的最小宽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径段具有槽底坡面,槽底坡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自第一槽径段沿第二槽径段的方向逐渐升高。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槽径段具有槽底平面,槽底平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自第一槽径段沿第二槽径段的方向一致(也可以理解为,自第一槽径段至第二槽径段的方向槽底平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一致),槽底平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槽底坡面的最高高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底座包括第一轮子限位件和第二轮子限位件,第一轮子限位件和第二轮子限位件均连接于第二槽径段并均位于轮子导向槽的槽口的上方,第一轮子限位件和第二轮子限位件相对且间隔,第一轮子限位件和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槽径段的宽度,第一滚轮的宽度小于第二槽径段的宽度且大于第一轮子限位件与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第一衬套的外径小于第一轮子限位件与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轮子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一加强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一加强板沿轮子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分布并相连接。第二轮子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加强板沿轮子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分布并相连接,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相对间隔,第二加强板与第一加强板相对间隔。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之间的间距从第一限位板向第一加强板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从第一限位板向第一加强板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之间的最小间距。第一滚轮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第一衬套的外径小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滚轮位于第一支柱的两端之间,第一支柱背离机身的端面是曲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行器还包括承载轮,承载轮装配于机身的底部,承载轮与导向轮间隔分布,轮子导向槽适于供承载轮进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低于导向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或者承载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与导向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一致。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轮与导向轮沿路行车辆的车尾朝向车头的方向相邻分布。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轮包括第二支柱、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衬套,第二支柱装配于机身的底部,第二滚轮可滚动地装配于第二支柱背离机身的端部,第二滚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水平方向,第二衬套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支柱。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分体飞行汽车中,路行车辆的车身设有飞行器容置仓,飞行器容置仓位于路行车辆的座舱朝向路行车辆的车尾的一侧,路行车辆的导向底座装配于车身并位于飞行器容置仓内,导向底座设有轮子导向槽,轮子导向槽的槽口贯穿于导向底座的顶面,轮子导向槽适于供飞行器的导向轮进入,导向轮的第一支柱装配于机身并位于飞行器的底部,第一滚轮可滚动地装配于第一支柱,第一滚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第一衬套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支柱。如此,在导向轮进入导向底座的轮子导向槽的情况下,第一滚轮能够通过旋转转动减小与导向底座之间的阻力和磨损程度,第一衬套也能够通过旋转转动减小与导向底座之间的阻力和磨损程度。
技术特征:1.一种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导向槽包括第一槽径段和第二槽径段,所述第一槽径段和所述第二槽径段相连通,所述第一槽径段的宽度从所述第一槽径段向所述第二槽径段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导向轮适于从所述第一槽径段向所述第二槽径段的方向进入所述轮子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径段的宽度保持不变,所述第二槽径段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槽径段的最小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径段具有槽底坡面,所述槽底坡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自所述第一槽径段沿所述第二槽径段的方向逐渐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径段具有槽底平面,自所述第一槽径段至所述第二槽径段的方向所述槽底平面沿所述竖直方向的高度一致,所述槽底平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槽底坡面的最高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底座包括第一轮子限位件和第二轮子限位件,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径段并均位于所述轮子导向槽的槽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相对且间隔,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槽径段的宽度,所述第一滚轮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径段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子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轮子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分布并相连接;所述第二轮子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轮子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分布并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间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柱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支柱背离所述机身的端面是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承载轮,所述承载轮装配于所述机身的底部,所述承载轮与所述导向轮间隔分布,所述轮子导向槽适于供所述承载轮进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导向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或者所述承载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与所述导向轮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轮与所述导向轮沿所述路行车辆的车尾朝向车头的方向相邻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轮包括第二支柱、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衬套,所述第二支柱装配于所述机身的底部,所述第二滚轮可滚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支柱背离所述机身的端部,所述第二滚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衬套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柱。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两分体飞行汽车。两分体飞行汽车包括路行车辆以及飞行器,路行车辆包括车身和导向底座,车身设有飞行器容置仓,飞行器容置仓位于路行车辆的座舱朝向路行车辆的车尾的一侧,导向底座装配于车身并位于飞行器容置仓内,导向底座设有轮子导向槽,轮子导向槽的槽口贯穿于导向底座的顶面。飞行器包括机身以及导向轮,轮子导向槽适于供导向轮进入,导向轮包括第一支柱、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衬套,第一支柱装配于机身并位于飞行器的底部,第一滚轮可滚动地装配于第一支柱,第一滚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第一衬套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支柱,第一衬套能够通过旋转转动减小与导向底座之间的阻力和磨损程度。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黄锦腾,严磊,袁德文,周晨蕾,何俊,谢铭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3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3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