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4:06

本技术涉及车辆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

背景技术:

1、轮胎肩部是轮胎断面的最厚点,同时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端点也靠近轮胎肩部。行驶过程中,轮胎升热,胎肩处的热量由于上述原因不易散发,积聚在胎肩部导致胎肩温度升高。长期的如此使用过程中,胎肩处的橡胶材料性能将因胎肩生热而下降,可能造成轮胎的肩空损坏,同时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轮胎设计会导致胎肩处散热能力低,并进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胎肩生温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在胎肩侧面设置内凹的散热区,散热区底部排列多个凹槽,相邻凹槽之间以突起间隔,若干散热区沿着轮胎的周向排布。

3、优选地,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内部具有带束层,带束层端点沿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散热区所在区域内。

4、优选地,所述散热区距胎面与胎肩连接处的距离至少5mm。

5、优选地,所述散热区距胎面与胎肩连接处的距离为5-10mm。

6、优选地,所述散热区沿轮胎纵截面轮廓方向的宽度为15-35mm。

7、优选地,所述散热区内凹的深度为胎肩处总厚度的10-15%。

8、优选地,所述散热区内凹的深度为4-6mm。

9、优选地,所述突起的高度为所述散热区的深度的1/4-1/2。

10、优选地,所述突起的高度为1-2mm;所述凹槽与所述突起的宽度间距为2-2.5mm。

11、优选地,沿周向排布的所有所述散热区沿着轮胎周向的总长度为花纹块节距的70%-85%。

12、本实用新型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通过在轮胎的胎肩处设置内凹的散热区来改善胎肩的散热能力,以此避免胎肩处存热温升的问题。为了提高散热区的散热效果,散热区的底部设置有交替排列的凹槽与突起。这样的散热结构可以增加散热区底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提高散热区的散热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肩侧面设置内凹的散热区(1),散热区(1)底部排列多个凹槽(11),相邻凹槽(11)之间以突起(12)间隔,若干散热区(1)沿着轮胎的周向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内部具有带束层,带束层端点沿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散热区(1)所在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距胎面与胎肩连接处的距离至少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距胎面与胎肩连接处的距离为5-1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沿轮胎纵截面轮廓方向的宽度为15-3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内凹的深度为胎肩处总厚度的10-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内凹的深度为4-6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2)的高度为所述散热区(1)的深度的1/4-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2)的高度为1-2mm;所述凹槽(11)与所述突起(12)的宽度间距为2-2.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沿周向排布的所有所述散热区(1)沿着轮胎周向的总长度为花纹块节距的70%-85%。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在胎肩侧面设置内凹的散热区,散热区底部排列多个凹槽,相邻凹槽之间以突起间隔,若干散热区沿着轮胎的周向排布。该加速胎肩散热的轮胎通过在轮胎的胎肩处设置内凹的散热区来改善胎肩的散热能力,以此避免胎肩处存热温升的问题。为了提高散热区的散热效果,散热区的底部设置有交替排列的凹槽与突起。这样的散热结构可以增加散热区底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提高散热区的散热能力。技术研发人员:刘赫,付波涛,王海洋,梁泽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9技术公布日:2024/7/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8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