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27:14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的,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
背景技术:
1、全宽式自动驾驶列车由于无人工驾驶室,其车头和车尾通常设置有门扇和应急疏散机构,方便在出现紧急情况下通过上翻开启门扇,并启动应急疏散机构,使得乘客能从车头或车尾的应急疏散机构上快速疏散。如专利cn111454698a公开的地铁机车的逃生装置,其安装门框固定设置于地铁机车的门洞中,门锁装置用于将逃生门下部与安装门框锁定固定连接,逃生门的上部设有透明视窗,顶部铰接联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地铁机车的门洞上,逃生门上部通过顶部铰接联动装置转动连接设置在地铁机车的门洞上,解锁装置用于控制门锁装置,使逃生门能脱离安装门框,向上翻转开启,逃生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铰接连接在逃生门上,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安装门框的相应部位上,气弹簧用于使逃生门保持在翻转打开状态,并且,逃生坡道组件包括踏板框架组件和踏板,将踏板框架组件铰接连接在安装门框的下部上,将踏板设置在踏板框架组件上,且踏板框架组件展开后形成逃生坡道,疏散时,解锁装置解锁,逃生门在顶部铰接联动装置的作用下上翻,实现对疏散通道的打开,同时,逃生坡道组件展开,在疏散通道中铺设用于乘客行走的坡道,使得乘客能安全撤离。
2、但是,现有的全宽式列车在应急后,由于门扇已经上翻打开,后续需要对门扇进行复位回收。目前,传统对上翻打开后的门扇进行复位的方式为在门扇的底部连接一拉索,回收时,操作者通过拉索下拉门扇,从而使得门扇能下翻关闭,该过程为纯手动操作过程,需要操作者手动克服气弹簧的作用力,劳动强度高,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以在门框侧壁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滑移组件,且滑移组件滑设于包括双主通道和连通双主通道的两过渡通道的滑道内,同时,每一主通道均配置有一电动直线模组,并且其中一过渡通道配置有一电动推杆,通过两电动直线模组带动滑移组件在对应的主通道内移动,从而在不需要压缩气弹簧的情况下通过下移气弹簧铰接于门框侧壁上的位置,从而使得门扇在重力作用下下翻,实现门扇的电动回收,并在回收后通过另一电动推杆和对应的另一主通道上推气弹簧铰接于门框侧壁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气弹簧的压缩,实现气弹簧的复位,满足后续应急情况下门扇上翻的使用需求,无需手动操作,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也无需布置拉索,防止了拉索干扰乘客疏散的问题,提高了安全保障。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设置于门框和门扇之间,门框设置于车辆的车头或车尾的最前端,门扇的顶部铰接于车体横梁上,门扇的两侧与门框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气弹簧,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4、滑移组件,滑移组件滑设于门框侧壁上,且气弹簧的一端铰接于滑移组件上,并且,滑移组件具有一突出的配合杆;
5、滑板,滑板固定安装于门框侧壁上,滑道设置于滑板上,滑道包括两主通道以及两过渡通道,并且,两主通道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两过渡通道分别设置于两主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并将两主通道的上端和下端连通,滑移组件滑设于滑道内,配合杆伸出至滑道外;
6、电动直线模组,电动直线模组安装于滑板上,每一主通道均对应有一平行布置的电动直线模组,每一电动直线模组上均设置有一与配合杆选择性连接的配合块;
7、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于滑板上且平行于主通道下端的过渡通道布置,电动推杆上设置有与配合杆选择性接触的推块。
8、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滑移组件还包括滑块,滑块横截面呈圆形布置,滑块滑设于滑道内,配合杆同轴设置于滑块的中心上。
9、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两主通道分别为回收通道和压缩通道,回收通道位于压缩通道背离门扇的一侧,并且压缩通道的上端高度高于回收通道的上端高度,并且,设置于主通道上端和下端的两过渡通道分别为退出通道和进给通道,退出通道连接压缩通道的一端位于压缩通道的顶端的下方并于压缩通道的顶端形成限位腔。
10、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退出通道连接压缩通道的一端的高度高于退出通道连接回收通道的一端的高度。
11、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退出通道和回收通道连接的转角处以及进给通道分别与回收通道和压缩通道连接的转角处均为圆滑过度。
12、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电动推杆设置于回收通道背离压缩通道的一侧,且电动推杆的推动轴朝向压缩通道的一侧布置并做靠近或远离压缩通道的往复运动。
13、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配合块包括移动板、固定挡片、旋转臂、活动挡片以及旋转驱动器,移动板安装于电动直线模组的滑移件上,移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滑道处并悬空置于滑道的旁侧,移动板靠近滑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挡片和旋转臂,固定挡片位于移动板的下部且朝向滑道一侧伸出,同时,旋转臂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移动板上,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朝向滑道一侧伸出的活动挡片,旋转驱动器安装于移动板上且位于移动板背离滑道的一侧,并且,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旋转臂转动连接于移动板上的一端动力连接。
14、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推块靠近压缩通道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容纳缺口,且容纳缺口的深度大于活动挡片的厚度,同时,在滑移组件位于主通道下端的过渡通道内时,容纳缺口的下边沿与配合杆的中心轴处于同一高度上。
15、上述的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中,与压缩通道对应的电动直线模组的配合块在上移至最高点时,滑移组件位于限位腔内, 配合块封住限位腔的下方出口。
16、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7、上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通过在门框侧壁上设置滑板,并于滑板上设置有包括两竖直布置的主通道和连通两主通道上端和下端的过渡通道的滑道,同时,与门扇铰接的气弹簧的端部铰接于一滑移组件上并滑设于滑道内,且滑移组件上设置有一伸出滑道外的配合杆,并且,每一主通道均对应有平行布置的电动直线模组,与主通道下端连接的过渡通道配置有一平行布置的电动推杆,并且,每一电动直线模组均带有与配合杆选择性连接的配合块,电动推杆带有与配合杆选择性连接的推块,可通过配合块带动气弹簧铰接于门框侧壁上的一端沿一主通道下移,可在气弹簧展开的情况下实现门扇的下翻,实现门扇回收,并且回收后通过推块将滑移组件从一主通道转移至另一主通道,并通过另一配合块将提弹簧铰接于门框侧壁上的一端上移至最高点,实现对气弹簧的压缩,维持气弹簧的正常使用,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也无需布置拉索,防止了拉索对乘客疏散造成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疏散安全性。
技术特征:1.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设置于门框和门扇之间,所述门框设置于车辆的车头或车尾的最前端,所述门扇的顶部铰接于车体横梁上,所述门扇的两侧与所述门框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横截面呈圆形布置,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道内,所述配合杆同轴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中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通道分别为回收通道和压缩通道,所述回收通道位于所述压缩通道背离所述门扇的一侧,并且所述压缩通道的上端高度高于所述回收通道的上端高度,并且,设置于所述主通道上端和下端的两所述过渡通道分别为退出通道和进给通道,所述退出通道连接所述压缩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压缩通道的顶端的下方并于所述压缩通道的顶端形成限位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通道连接所述压缩通道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退出通道连接所述回收通道的一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通道和所述回收通道连接的转角处以及所述进给通道分别与所述回收通道和所述压缩通道连接的转角处均为圆滑过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回收通道背离所述压缩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轴朝向所述压缩通道的一侧布置并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压缩通道的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块包括移动板、固定挡片、旋转臂、活动挡片以及旋转驱动器,所述移动板安装于所述电动直线模组的滑移件上,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道处并悬空置于所述滑道的旁侧,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滑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挡片和所述旋转臂,所述固定挡片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下部且朝向所述滑道一侧伸出,同时,所述旋转臂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朝向所述滑道一侧伸出的所述活动挡片,所述旋转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上且位于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滑道的一侧,并且,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所述旋转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上的一端动力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靠近所述压缩通道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容纳缺口,且所述容纳缺口的深度大于所述活动挡片的厚度,同时,在所述滑移组件位于所述主通道下端的所述过渡通道内时,所述容纳缺口的下边沿与所述配合杆的中心轴处于同一高度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压缩通道对应的所述电动直线模组的所述配合块在上移至最高点时,所述滑移组件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所述配合块封住所述限位腔的下方出口。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回收门扇机构,属于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门框侧壁上设置包括两主通道和连通两主通道上端和下端的过渡通道的滑道的滑板,与门扇铰接的气弹簧的端部铰接于滑设于滑道内的滑移组件上,每一主通道均对应有电动直线模组,主通道下端的过渡通道对应有电动推杆,电动直线模组和电动推杆均与滑移组件可选择性连接,可通过一电动直线模组带动滑移组件下移实现门扇在气弹簧不回缩的情况下翻回收,且可通过电动推杆将滑移组件转移至另一主通道内并被另一电动直线模组推动上移,将气弹簧压缩,确保气弹簧正常使用,满足后续打开并支撑门扇的使用需求,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回收省时省力,且无需布置拉索,疏散安全性更高。技术研发人员:王甲宇,林奕屾,潘文涛,张玉黎,王文,王健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17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