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09:57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反应堆堆顶结构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本体上方,是反应堆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冷空气带走控制棒驱动机构(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crdm)线圈发热,以保证crdm正常工作。

2、目前,反应堆堆顶结构的crdm通风冷却系统都是通过采用强制排风的方式,以带走crdm产生的热量,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能够解决反应堆堆顶结构采用强制排风进行散热,能耗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设置于压力容器的顶部,所述自然对流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轴向尺寸,所述内筒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径向尺寸;

4、所述外筒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压力容器顶端连接,所述外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内筒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口;

5、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外筒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外筒的内壁和所述内筒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

6、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用于输入冷空气。

7、可选地,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内筒通过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筒。

8、可选地,所述内筒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筒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筒体上自所述第四端口处设置有朝所述外筒内壁延伸的延伸部;

9、所述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外筒,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外筒。

10、可选地,所述外筒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多个第三出口,所述多个第三出口环绕所述外筒均匀设置。

1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端口处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用于将热空气分流,以使热空气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排出。

12、可选地,所述分流件由多根第一杆体和多根第二杆体交叉设置形成。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外筒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入口。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15、可选地,所述外筒的轴线延长线与所述内筒的轴线延长线重合。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设置于压力容器的顶部,所述自然对流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轴向尺寸,所述内筒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径向尺寸;所述外筒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压力容器顶端连接,所述外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内筒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口;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外筒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外筒的内壁和所述内筒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用于输入冷空气。这样,通过在压力容器的顶部设置具有两条冷却通道的自然对流冷却装置以对位于压力容器上方的crdm线圈所产生的热气进行冷却,相较于采用强制排风进行散热,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无外部能耗,且结构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设置于压力容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对流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轴向尺寸,所述内筒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外筒的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内筒通过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筒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筒体上自所述第四端口处设置有朝所述外筒内壁延伸的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多个第三出口,所述多个第三出口环绕所述外筒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端口处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用于将热空气分流,以使热空气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由多根第一杆体和多根第二杆体交叉设置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外筒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轴线延长线与所述内筒的轴线延长线重合。

技术总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该自然对流冷却装置设置于压力容器的顶部,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的轴向尺寸小于外筒的轴向尺寸,内筒的径向尺寸小于外筒的径向尺寸;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外筒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这样,通过在压力容器的顶部设置具有两条冷却通道的自然对流冷却装置以对位于压力容器上方的CRDM线圈所产生的热气进行冷却,相较于采用强制排风进行散热,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无外部能耗,且结构简单。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于晓雷,沈柏帆,尚巍,郑志寿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8技术公布日:2024/6/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388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