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冷结构及车载电源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07:08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源的散热,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冷结构及车载电源。
背景技术:
1、在汽车电子行业越来越多的电源产品朝着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趋势下,致使产品内部器件产生的热损耗越来越大,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严重影响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充电机散热一般采用水冷的方式,可是由于设置的水冷装置只能设置在充电机外壳上,对于其内部的高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效果犹如隔靴搔痒,收效甚微,进而导致车载电源过热,导致车辆整体的实用体验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水冷结构及车载电源,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对充电机深度散热的多功能水冷结构及车载电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包括:
3、第一壳体,凹设有第一容置槽;
4、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槽口处,以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盖板朝向外侧的端面与充电机功率器件贴接;以及,
5、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朝外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用以安装固定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不同的侧壁上。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二壳体,凹设有第二容置槽;
10、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端面盖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槽口处,以形成第二容置腔;以及,
11、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且连通至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周侧相对的侧壁上。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采用螺栓连接;
16、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端面周侧设有多处螺栓连接点,呈间隔均匀分布。
1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包括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包括:
18、第一壳体,凹设有第一容置槽;
19、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槽口处,以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盖板朝向外侧的端面与充电机功率器件贴接;以及,
20、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2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使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充满水冷液,而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与所述盖板直接接触,使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得到及时的疏散,进而加快了疏散充电机功率器件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保障了车辆正常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1.一种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外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用以安装固定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不同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二壳体,凹设有第二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还包括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周侧相对的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采用螺栓连接;
10.一种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水冷结构。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冷结构及车载电源,涉及车载电源的散热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多功能水冷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盖板何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壳体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槽口处,以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盖板朝向外侧的端面与充电机功率器件贴接;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周侧的其中之一侧壁处,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使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充满水冷液,而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与所述盖板直接接触,使所述充电机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得到及时的疏散,进而加快了疏散充电机功率器件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保障了车辆正常使用的可靠性。技术研发人员:尹恒,史来锋,刘程,刘恒,任海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49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