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截留井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19 15:03:47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截留井。
背景技术:
1、在旱季时,由于雨水水量小,则由雨水构成的水流内往往会含有的大量的污染物,而含有较多污染物的雨水流如果直接进行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由此上述水流在排放前往往需要先进入污水厂来进行处理。
2、如果对每个雨水流都单独设置管道来使其流入到污水处理厂,显然成本高,而且由于水量低也不利于处理,由此,现在常会设置排水截留井,其进水道能由合流管道汇合组成,而其便于在对污水进行一定的收集,再导入到污水厂中进行处理。
3、但是,现有的排水截留井常存在强度不足,不利于用户对截留井内的水流截留情况进行查看,而且如果雨水量太大时,容易出现其截留水量过多,而出现倒灌等情况,排污口设置高度太低,则会出现各个排水截留井均会一直存在污水排进污水处理厂的情况,截留储水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截留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水截留井,包括井体、盖板、井筒和截留管,所述盖板与井体相连接,并围出容置腔,所述井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道,另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进水道和排水道均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截留管埋于井体内,并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井体内设有截污墙,所述截污墙的顶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底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顶部高度低于截污墙的顶部高度,所述井筒与盖板相连接,并设有贯穿盖板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与容置腔相连通。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水道能用于雨水流的进入,且雨水量少时,则由于雨水流也较小,截污墙能便于对雨水流进行阻隔,以避免含有过多污水的雨水流直接流入到排水道中,而截留管能与污水处理厂等机构连接,且其高于进水道,而低于截污墙设置,能保证在本实用新型有效截留了一定量的雨水流后,才能通过截留管流入到污水处理厂,避免多个排水截留井一直同时有污水流进入到污水处理厂的情况,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截留储水效果的可靠性,而当雨水流较大时,则多余的水流能越过截污墙经排水道排出,避免本实用新型中截留水量过多,而出现倒灌等情况,另外,纵向通道的设置能方便用户进入到容置腔中,方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修。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座浆层,所述盖板与井体通过座浆层相连接。座浆层的设置能实现盖板与井体的粘合,并能对其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垫层,所述井体连接于垫层上。垫层的设置能保证井体能有效设置于水平面上。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层包括c15混凝土层,所述c15混凝土层的厚度为90mm~110mm。经试验,上述参数下能保证垫层有足够的强度。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井体包括第一c30混凝土层,所述进水道的内壁、排水道的内壁和容置腔的侧壁和底部均为第一c30混凝土层,所述第一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经试验,上述参数下能保证进水道、排水道和容置腔有足够的强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第二c30混凝土层,所述井筒包括第三c30混凝土层,所述第二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所述第三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经试验,上述参数下能保证盖板和井筒有足够的强度。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通道的深度为630mm~650mm,所述纵向通道的直径为680mm~720mm。经测试,该纵向通道能有效允许大部分身材的用户的穿过。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井盖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井筒上,所述井盖安装在支架上,并能覆盖住纵向通道。井盖的设置能方便在需要时对纵向通道进行封闭,避免行人从纵向通道处掉落。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道的底部距离容置腔的距离为590mm~610mm,所述排水道的底部距离容置腔的距离为590mm~610mm。
技术特征:1.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盖板、井筒和截留管,所述盖板与井体相连接,并围出容置腔,所述井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道,另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进水道和排水道均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截留管埋于井体内,并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井体内设有截污墙,所述截污墙的顶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底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顶部高度低于截污墙的顶部高度,所述井筒与盖板相连接,并设有贯穿盖板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与容置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浆层,所述盖板与井体通过座浆层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层,所述井体连接于垫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c15混凝土层,所述c15混凝土层的厚度为90mm~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第一c30混凝土层,所述进水道的内壁、排水道的内壁和容置腔的侧壁和底部均为第一c30混凝土层,所述第一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二c30混凝土层,所述井筒包括第三c30混凝土层,所述第二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所述第三c30混凝土层的厚度在240mm~26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道的深度为630mm~650mm,所述纵向通道的直径为680mm~7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井筒上,所述井盖安装在支架上,并能覆盖住纵向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截留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道的底部距离容置腔的距离为590mm~610mm,所述排水道的底部距离容置腔的距离为590mm~610mm。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截留井,包括井体、盖板、井筒和截留管,所述盖板与井体相连接,并围出容置腔,所述井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道,另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进水道和排水道均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截留管埋于井体内,并与容置腔相连通,所述井体内设有截污墙,所述截污墙的顶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底部高度高于进水道的顶部高度,所述截留管的顶部高度低于截污墙的顶部高度,所述井筒与盖板相连接,并设有贯穿盖板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与容置腔相连通。本技术有效截留了一定量的雨水流后,再通过截留管流入到污水处理厂,而当雨水流较大时,则多余的水流能越过截污墙经排水道排出,避免出现倒灌等情况。技术研发人员:朱涛,冯振华,简国丹,陈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韶关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9技术公布日:2024/8/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72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