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
- 国知局
- 2024-09-23 14:37:24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
背景技术:
1、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危险场景的勘测需求,例如有毒气体泄露检测,地震救援,火灾探测,反恐行动等,勘探人员往往需要冒着一定程度的生命安全风险对场景进行考察,基于需要勘探环境的恶劣特征,同时为了保证勘探人员的安全,通常使用勘探机器人进行勘探。
2、cn215810834u公开了一种地下电力工程勘探机器人,属于地下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该地下电力工程勘探机器人包括勘探机器人组件和防护罩组件。旋松压紧套筒,将安装板上的过渡槽穿过压紧套筒,防护罩和定位套筒滑动插接于定位底座,实现防护罩的定位,使安装槽和螺纹杆对应,旋转防护罩,螺纹杆插入安装槽内部,反向旋转压紧套筒,至压紧套筒将安装板压紧于勘探机器人本体上侧,达到固定防护罩的目的,并通过防护罩罩住彩色摄像机,防护彩色摄像机,减少外力直接撞击到彩色摄像机的情况,进而减少在外力碰撞情况下,彩色摄像机损坏的情况,有效改善现有勘探机器人上的彩色摄像机缺少防护结构的问题。
3、上述专利中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4、1、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缺乏减震功能,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因颠簸而对机器人中的电子零部件造成损伤或发生故障,从而影响机器人的正常使用;
5、2、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由于缺乏调节功能,无法直接通行,只能绕行或清理障碍物后再通行,降低了机器人的实用性,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具备可以对机器人进行减震,避免机器人因颠簸而对机器人中的电子设备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对机器人的行走部件进行调节,在遇到障碍物也可以直接通行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行走的移动机构,所述固定盒的内腔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机构进行调节以便于提高移动机构通过性的调节机构;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固定盒底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内侧交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组件;
4、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移动组件进行减震以便于提高移动组件移动稳定性的减震组件。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腔,所述滑块的底部交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贯穿固定盒并延伸至固定盒的外部与支撑板的顶部交接,所述固定盒的内腔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端分别贯穿滑块并延伸至滑块的外部分别与固定盒内腔的两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与支撑板底部的一侧交接,所述套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贯穿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外部与连接杆交接,所述套管内腔的顶部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移动杆的顶端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阻尼定位块,所述套管的内腔且位于阻尼定位块的对应处开设有阻尼定位槽,所述阻尼定位块的表面与阻尼定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与连接杆的底端交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表面套设有防滑橡胶圈。
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盒内腔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块的对应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支杆的对应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杆呈交叉设置且支杆之间通过轴杆交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设置,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移动机构进行调节,使移动机构可以根据障碍物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方便机器人通过,同时在机器人一侧的移动机构遇到凹坑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机器人一侧的移动机构进行调节,可以使机器人在移动时保存稳定,避免发生侧翻,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移动组件和减震组件的设置,在机器人进行移动时,通过连接杆、移动组件和减震组件的配合,可以对机器人进行减震,在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可以避免机器人因颠簸而导致机器人内部的电子零部件出现损伤或发生故障,保证了机器人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1.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盒(2),所述固定盒(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行走的移动机构(3),所述固定盒(2)的内腔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机构(3)进行调节以便于提高移动机构(3)通过性的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滑块(41),所述滑块(41)滑动连接在固定盒(2)的内腔,所述滑块(41)的底部交接有支杆(42),所述支杆(42)的底端贯穿固定盒(2)并延伸至固定盒(2)的外部与支撑板(31)的顶部交接,所述固定盒(2)的内腔安装有双轴电机(43),所述双轴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44),所述丝杆(44)的外端分别贯穿滑块(41)并延伸至滑块(41)的外部分别与固定盒(2)内腔的两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5)包括套管(351),所述套管(351)的顶端与支撑板(31)底部的一侧交接,所述套管(35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杆(352),所述移动杆(352)的底端贯穿套管(351)并延伸至套管(351)的外部与连接杆(33)交接,所述套管(351)内腔的顶部连接有减震弹簧(353),所述减震弹簧(353)的底端与移动杆(352)的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52)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阻尼定位块(5),所述套管(351)的内腔且位于阻尼定位块(5)的对应处开设有阻尼定位槽,所述阻尼定位块的表面与阻尼定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4)包括转杆(341),所述转杆(341)与连接杆(33)的底端交接,所述转杆(341)的两端均连接有移动轮(342),所述移动轮(342)的表面套设有防滑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1)的顶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盒(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块的对应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2)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支杆(42)的对应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杆(42)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2)呈交叉设置且支杆(42)之间通过轴杆交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地形的新型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行走的移动机构,所述固定盒的内腔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机构进行调节以便于提高移动机构通过性的调节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设置,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移动机构进行调节,使移动机构可以根据障碍物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方便机器人通过,同时在机器人一侧的移动机构遇到凹坑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机器人一侧的移动机构进行调节,可以使机器人在移动时保存稳定,避免发生侧翻,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性。技术研发人员:李诗洋,谢旭东,李雅睿,陈天琦,郝旭,吴凡,王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航大学技术研发日:20240322技术公布日:2024/9/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3/303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