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快速旋转贴标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23 14:43:24
本技术机器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具体包括一种实现快速旋转贴标的机构。
背景技术:
1、贴标是大部分生产中必须要经过的一道工序,随着工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贴标这道工序逐渐由各种样式的贴标机替代传统的人工,随着贴标机的发展,客户对于贴标机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而现有的贴标机中,大多数贴标机的贴标为单纯的下压式结构,这种贴标设备的贴标方式太过单一,不利于适应不同的贴标环境,并且从打印机取标签甚至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这大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并且很多贴标机也因为体型庞大,非常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贴标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优化现有的贴标动作,采用双气缸可旋转的方式,提升现有贴标设备的移动行程以及增加贴标角度,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贴标设备适应更多的使用环境,满足更多不同需求的客户;并且该设备设置托标组件,在不粘标签的同时,还能使得打印机独立工作,较少了该贴标机的编程压力,并且贴标机的自动取标签,可以节省这部分的人工成本;而该设备的机体原材料制作简单,体型小,使得该设备更加方便运输并且占用空间更小。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快速旋转贴标装置,包括底板、标签来料机构、旋转贴标机构,标签来料机构、旋转贴标机构相邻设置在底板上;旋转贴标机构包含升降部件、贴标部件,升降部件设置在底板,且贴标部件设置在升降部件的驱动端;贴标部件与标签来料机构的出料口相邻设置,并将设于出料口的标签吸取后贴附在产品上。
4、该设备通过标签来料机构对标签进行暂存,使得标签来料机构不需要额外设置传感器对旋转贴标机构进行监控贴标状态,从而减少设备的复杂性和编程的难度,旋转贴标机构开始时,旋转贴标机构复位于标签来料机构上,通过贴标部件进行吸标签,随后通过升降部件进行纵向移动,当到达纵向位置时,通过控制贴标部件进行旋转,使得机构能对准贴标目标位置,随后通过横向位移进行贴标动作;贴标完成后,机构复位,随后循环进行贴标,该动作能够通过升降部件对贴标纵向贴标范围增大,而贴标部件能够增加对贴标角度的选择,这两个机构可以极大提升该贴标设备的场地适应性,并且机构在复位时,体型非常小,能够更好的节约空间而且方便设别运输。
5、在一些实施例中,标签来料机构主要包括打印机、托标组件;打印机设置于底板上,托标组件设置在打印机的出标口,出料口为托标组件设置。
6、托标组件设置于打印机标签出料口处,该组件主要是用于暂存放旋转贴标机构在取走标签进行贴标时,打印机自动打印出的标签;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标组件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一气管接头、气管固定块、吹气管、o型圈;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一侧顶端,气缸上方固定有气管固定块,气管固定块位于打印机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平行的吹气管,而在气管固定块的另一侧则设置有若干气管接头,吹气管的高度低于打印机的出标口的高度,吹气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吹气口,吹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若干o型圈。
8、在打印机打印标签时,标签为粘性部分朝下从打印机出口打印出,而托标组件的吸气管上的o型圈外圈因为设置略高出吹气管,所以标签只与o型管外圈接触,可以减少接触面积,减少标签贴在吸气管的概率,吹气管主要是通过连接气管,通过气孔进行吹气,可以使得在吸标机构进行吸标的时候,更容易让标签从托标组件中脱离,第一气缸在吸标板位移至托标组件的气管上方时,第一气缸向上抬起气管,使得标签能够更好的被吸标板吸附,不容易导致标签掉落。
9、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部件包括第二气缸组件、第三气缸组件;第二气缸组件设在底板上,第三气缸组件设置在第二气缸组件的驱动端,贴标部件设在第三气缸组件的驱动端且由第二气缸组件、第三气缸组件驱动进行升降。
10、升降部件主要包括两个气缸结构,通过将第三气缸组件固定在第二气缸组件的动力端上,从而达到双气缸推进达到增大行程的效果,能够使得该机构适应更多不同位置的贴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缸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支撑板、第一滑块,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浮动接头,第一固定板,第一缓冲块、第一导轨、第三支撑板;第一气缸固定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且第一气缸固定板底部固定于第二支撑板外侧,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上,第二气缸动力端上设置有第一浮动接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与第一固定板连接,两块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外侧,第一导轨与两块第一滑块进行连接,第一缓冲块设置于第一导轨顶端,第一导轨底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固定。
12、第二气缸组件通过支撑板固定于底座上方,第二气缸组件通过第二气缸的下压,推动固定在动力端的第一固定板进行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第三支撑板及其上面的组件,通过第一导轨实现上下移动。第三支撑板主要的作用是连接第二气缸组件和第三气缸组件,第三支撑板组件一侧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第二气缸组件的动力端,使得第三支撑板组件能够通过第二气缸提供动力,与第一导轨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导轨上连接有第一缓冲块,能够对导轨的移动进行缓冲以及限位,防止导轨过渡向下移动从而滑出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滑块。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气缸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二缓冲块、第二导轨、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浮动接头;第二滑块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于第二气缸组件的另一侧,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第二导轨顶部固定有第二缓冲块,第三支撑板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三气缸底部动力端处接有第二浮动接头。
14、第三气缸组件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其固定方式与第二气缸组件类似,通过第三气缸为整个组件提供动力,因而第三气缸的动力端能够通过第二导轨和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二滑块进行上下移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缸组件和第三气缸组件中,还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第三缓冲器、第四缓冲器;第一缓冲器上部固定于第一气缸固定板上,第一缓冲器缓冲部分上端对应第一缓冲块,第一缓冲器底部设置于第一气缸固定板上;第二缓冲器一端设置于第一气缸固定板上,另一端缓冲端抵接第一固定板;第三缓冲器固定于第三支撑板上,其缓冲端上方正对第二缓冲块,第四缓冲器一端设置于第二气缸固定板上,第四缓冲器缓冲端与第三气缸的动力端方向一致且平行。
16、第二和第四缓冲器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第二和第三气缸回位时进行减震和降噪的功能,第一和第三缓冲器的功能是对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进行保护,对导轨在运动到极限为止前进行减速降噪,防止导轨被气缸推动太快导致与滑块相撞的力度过大,进而导致导轨和滑块的损伤。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贴标部件包括旋转组件、纵移组件、横移组件、贴标板组件;旋转组件与升降部件动力端相连,由升降部件带动旋转组件上下移动,旋转组件与升降部件相连,纵移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的驱动端且由旋转组件驱动纵移组件旋转,横移组件设置于纵移组件下端且由纵移组件驱动升降,贴标板组件设置于横移组件的下方,且贴标板组件由横移组件驱动贴标板组件横移。
18、贴标部件通过安装板和第一固定座与第三气缸组件进行连接,通过旋转组件、纵移组件、横移组件、贴标板组件,实现整个贴标部件的旋转,横移,上下移动,从而进行贴标的动作。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安装板、旋转板、轴承轴、轴承、轴承座、关节轴承、第四气缸、第一固定座;安装板一侧下端与升降部件动力端连接,安装板一侧固定有轴承轴,轴承轴上套接有轴承,并且轴承轴与轴承设置于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旋转板底端一侧靠近边缘,旋转板另一侧边缘高出轴承座位置固定有关节轴承的一端,关节轴承另一端与第四气缸动力端相连接,第四气缸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突出端与升降部件固定连接。
20、其主要的动作有通过第四气缸使得旋转板进行旋转,具体的,在旋转组件中,旋转板通过轴承座和轴承轴与轴承固定于安装板一侧,关节轴承连接在第四气缸动力端处形成类似活塞的结构,其关节轴承底端转动固定在旋转板的另一侧,通过第四气缸下压,形成一个类似曲柄连杆的结构,使得旋转板绕着固定轴承进行旋转90°,从而让固定在旋转板上的贴标板跟着旋转90°。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纵移组件包括:贴标气缸、第二固定板,贴标气缸固定于旋转板上,贴标气缸动力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横移组件包括:滑台气缸、第二固定座,固定板上固定有滑台气缸,滑台气缸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座;贴标板组件包括:直线轴承、第二固定座、导杆、弹簧、贴标板、吸标板;第二固定座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直线轴承,两个导杆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个直线轴承上并穿过第二固定座,两个导杆下方固定有一个贴标板,贴标板下方设置有吸标板。
22、贴标功能主要是通过连接固定在旋转板的贴标气缸提供动力,使得贴标板能够与贴标目标紧贴;其吸取标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在复位时,滑台气缸提供横移的位移将贴标板上的吸标板对准位于托标组件的标签上,此时吸标板通过气管吸气,吸附目标标签,随后滑台气缸复位,再由双气缸机构和旋转贴标机构结合运行,实现贴标签的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快速旋转贴标的机构,起到如下效果:
24、1、本贴标设备采用双气缸结构,与双气缸结构上再设置一个旋转贴标结构,优化了传统的贴标机贴标方式,双气缸可旋转贴标相比于传统贴标机更加的灵活,可适应场景更多,并且更加的稳定,同时旋转机构带横移气缸,可以自动化取标签,较少该工序的人工参与。
25、2、托标组件的设计,可以使得打印机程序不需要对贴标机构进行检测,从而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减少编程压力,托标组件上方的吹气和o型圈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标签暂存于托标组件时,标签出现粘连吹气管的情况。该机构的组成材料简单,结构易于组装,并且体型小,占用空间小,易于运输。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3/3040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给料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