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0-21 14:48:34
本申请涉及高支模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高支模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高支撑模板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支撑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通常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8m时的支模作业,可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主厂房屋顶高程26.80m,屋顶楼板厚150mm,梁结构尺寸为:600*1600mm、600*1200mm、300*700mm,跨度24m,屋顶施工需在已完成的标高为-4.07m的支撑楼板上进行支架搭设,搭设高度30m,泵站厂房安装层标高23.0m为上下游连梁。
3、按传统满堂架搭设,在支模高度高,跨度大,主梁重,工期紧,场地狭窄,吊装困难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随着架体升高,高坠风险提高,难以保证厂房屋顶安全按期封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保证厂房屋顶安全按期封顶,本申请提供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多个立柱搭设于支撑楼板上,且立柱采用塔吊进行吊装;
5、s2:每排的多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中工字钢,并对中工字钢和立柱之间进行连接;
6、s3:对贝雷架进行组装后,进行吊装和架设,将贝雷架安放在中工字钢上,贝雷架的两端分别架立在上下游连梁上,贝雷架的中部采用立柱、中工字钢进行支撑;
7、s4:在贝雷架上部铺设上工字钢,两上工字钢之间采用对接,对接位置在贝雷架上,每根上工字钢采用卡箍与贝雷架连接,上工字钢之间的位置采用盘扣式脚踏板铺满;
8、s5:铺设完成后进行盘扣式满堂架的搭设;
9、s6:在盘扣式满堂架上安装梁模支撑和板模支撑,将梁模板安装于梁模支撑上,将板模板安装于板模支撑上,以完成梁模板和板模板的安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立柱、贝雷架、盘扣式满堂架的组合搭设仅需32根立柱支撑,且立柱采用塔吊吊装,操作方便,钢立柱、贝雷架的安装与拆除全程设备为主,人工辅助,降低风险,上部仅需搭设1.5m高的盘扣式满堂架搭设,操作简易,采用立柱、贝雷架、盘扣式满堂架,搭设一块屋顶板仅需15天完成,拆除仅需12天,大大节省时间,保证厂房屋顶安全按期封顶。
11、可选的,步骤s1中,立柱底部采用法兰盘与圆钢板连接,圆钢板采用化学螺栓锚固至支撑楼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化学螺栓可将圆钢板固定于支撑楼板上,而通过法兰盘对立柱和圆钢板进行连接的方式,操作简单且连接牢固。
13、可选的,步骤s1中,立柱每吊装完成一节加固后,在立柱两侧搭设钢管式双排脚手架,作为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施工与加固施工的操作平台。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式双排脚手架的搭设能够为两根立柱之间后续的连接施工和加固施工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平台,便于后续安装下工字钢和。
15、可选的,步骤s1中,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分别采用下工字钢作为横联,并对立柱和下工字钢之间进行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支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7、可选的,步骤s2中,在立柱上开设凹槽,中工字钢设置在每根立柱的凹槽位置,中工字钢中心线下,采用三角形缀板分别与中工字钢和立柱之间满焊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中工字钢顺桥向窜动,同时还能防止中工字钢横向窜动。
19、可选的,步骤s5中,搭设盘扣式满堂架之前,采用钢管定位器卡住上工字钢,立杆套至钢管定位器上,然后搭设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之间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之间同样采用直角扣件连接,并在立杆顶部安装可调支撑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定位器能将立杆安装于设定的位置,以满足立杆的间距要求,还能防止立杆摆动。
21、可选的,步骤s5中,调节可调支撑组件时,转动调节螺母,使得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的可调螺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以调节设置于可调螺杆顶部的可调托撑的高度,可调托撑对梁模支撑和板模支撑进行承托。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杆可通过可调托撑对梁模支撑和板模支撑进行承托,而且还能调节可调托撑的高度,实用性高。
23、可选的,步骤s6中,板模板底部设置第一次龙骨,第一次龙骨底部设置第一主龙骨,可调托撑对第一主龙骨进行支撑,且第一次龙骨和第一主龙骨形成板模支撑。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次龙骨能对板模板进行均匀的承托,第一主龙骨能对第一次龙骨和可调托撑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将荷载通过第一主龙骨均匀的传递给可调托撑,可调托撑将荷载通过立杆传递给下方的上工字钢和贝雷架。
25、可选的,步骤s6中,梁模板包括梁侧模和梁底模,梁底模底部设置第二次龙骨,第二次龙骨底部设置第二主龙骨,可调托撑对第二主龙骨进行支撑,梁侧模侧边设置多个竖向布置的第三次龙骨,第三次龙骨另一侧设置第三主龙骨,且第三主龙骨之间采用对拉螺栓进行连接,第二次龙骨、第二主龙骨、第三次龙骨和第三主龙骨形成梁模支撑。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次龙骨能对梁底模进行均匀的承托,第二主龙骨能对第一次龙骨和可调托撑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将荷载通过第二主龙骨均匀的传递给可调托撑,可调托撑将荷载通过立杆传递给下方的上工字钢和贝雷架。
27、可选的,步骤s6中,板模板、梁侧模和梁底模均采用履膜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包梁底模,板模板压梁侧模法施工。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梁侧模可对位于中间的梁底模进行包围,可提高梁底模的稳定性,而板模板压梁侧模,可以使梁侧模对板模板的端部进行承托,以提高稳定性。
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本申请采用立柱、贝雷架、盘扣式满堂架的组合搭设仅需32根立柱支撑,且立柱采用塔吊吊装,操作方便,钢立柱、贝雷架的安装与拆除全程设备为主,人工辅助,降低风险,上部仅需搭设1.5m高的盘扣式满堂架搭设,操作简易;
31、2.采用立柱、贝雷架、盘扣式满堂架,搭设一块屋顶板仅需15天完成,拆除仅需12天,大大节省时间,保证厂房屋顶安全按期封顶;
32、3.两个梁侧模可对位于中间的梁底模进行包围,可提高梁底模的稳定性,而板模板压梁侧模,可以使梁侧模对板模板的端部进行承托,以提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1.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立柱(2)底部采用法兰盘与圆钢板连接,圆钢板采用化学螺栓锚固至支撑楼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立柱(2)每吊装完成一节加固后,在立柱(2)两侧搭设钢管式双排脚手架,作为两根立柱(2)之间连接施工与加固施工的操作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分别采用下工字钢(3)作为横联,并对立柱(2)和下工字钢(3)之间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立柱(2)上开设凹槽(6),中工字钢(5)设置在每根立柱(2)的凹槽(6)位置,中工字钢(5)中心线下,采用三角形缀板(7)分别与中工字钢(5)和立柱(2)之间满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搭设盘扣式满堂架(13)之前,采用钢管定位器(14)卡住上工字钢(10),立杆(15)套至钢管定位器(14)上,然后搭设纵向水平杆(16)和横向水平杆(17),纵向水平杆(16)与立杆(15)之间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17)与纵向水平杆(16)之间同样采用直角扣件连接,并在立杆(15)顶部安装可调支撑组件(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调节可调支撑组件(18)时,转动调节螺母(20),使得与调节螺母(20)螺纹连接的可调螺杆(19)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以调节设置于可调螺杆(19)顶部的可调托撑(21)的高度,可调托撑(21)对梁模支撑(22)和板模支撑(23)进行承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板模板(25)底部设置第一次龙骨(26),第一次龙骨(26)底部设置第一主龙骨(27),可调托撑(21)对第一主龙骨(27)进行支撑,且第一次龙骨(26)和第一主龙骨(27)形成板模支撑(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梁模板(24)包括梁侧模(28)和梁底模(29),梁底模(29)底部设置第二次龙骨(30),第二次龙骨(30)底部设置第二主龙骨(31),可调托撑(21)对第二主龙骨(31)进行支撑,梁侧模(28)侧边设置多个竖向布置的第三次龙骨(32),第三次龙骨(32)另一侧设置第三主龙骨(33),且第三主龙骨(33)之间采用对拉螺栓进行连接,第二次龙骨(30)、第二主龙骨(31)、第三次龙骨(32)和第三主龙骨(33)形成梁模支撑(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板模板(25)、梁侧模(28)和梁底模(29)均采用履膜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28)包梁底模(29),板模板(25)压梁侧模(28)法施工。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法,涉及高支模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立柱搭设于支撑楼板上;每排的多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中工字钢;对贝雷架进行吊装和架设,将贝雷架安放在中工字钢上,贝雷架的两端分别架立在上下游连梁上;在贝雷架上部铺设上工字钢,每根上工字钢采用卡箍与贝雷架连接,上工字钢之间的位置采用盘扣式脚踏板铺满;铺设完成后进行盘扣式满堂架的搭设;在盘扣式满堂架上安装梁模支撑和板模支撑,然后完成梁模板和板模板的安装。本申请采用立柱、贝雷架、盘扣式满堂架的组合搭设仅需32根立柱支撑,且立柱采用塔吊吊装,操作方便,钢立柱、贝雷架的安装与拆除全程设备为主,人工辅助,降低风险。技术研发人员:梁跃先,刘祥明,沈莎,张学灵,宾光伟,何杰,孙浩,李孝军,吴科,吴磊垚,代兴冶,字少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0/1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21/3193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墙面乳胶漆喷涂装置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