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与流程  >  正文

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1-21 12:01:12

本申请涉及玻璃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1、雨感器是一种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用于检测雨水降落量的装置。雨感器可以在下雨时通过感知雨滴的存在和密度,自动激活车辆的雨刷系统,并根据雨量的大小调节雨刷的速度,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2、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将雨感器贴合在玻璃上,效率不高,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将雨感器贴合在玻璃上,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和负压吸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具有开口,所述负压吸附件与所述吸附槽相连通,所述负压吸附件能够对所述吸附槽抽真空,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吸附盖设于所述开口的玻璃;

3、所述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吸附槽内部的贴合部件,所述贴合部件包括承载件、移动组件和两个卡持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雨感器,两个所述卡持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雨感器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持件可分离地卡持于所述雨感器的边缘,所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以使得所述雨感器的中部往靠近所述玻璃的方向凸起。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的中部设置有形变部;所述贴合部件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形变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形变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内。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承载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调节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槽;

7、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主体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卡持件一一对应设置;

8、所述卡持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第二部的一端用于卡持于所述雨感器的边缘,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部位于所述调节槽内;所述调节件可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调节槽的内壁抵持所述第三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并使得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第二部的一端与所述雨感器分离。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沿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间隙穿过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调节件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沿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贯穿所述调节件,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调节螺纹孔,其中,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调节件向靠近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并可使得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调节件相贴合,继续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螺杆向靠近所述承载件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端设有环形槽,所述调节螺纹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内部,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和所述承载件。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抵持于所述承载件。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雨感器贴合装置还包括安装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沿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感器贴合方法,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

15、将所述雨感器放置于所述承载件;

16、将两个所述卡持件分别卡持于所述雨感器的相对两个边缘;

17、使用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以使得所述雨感器的中部往靠近所述玻璃的方向凸起;

18、将玻璃盖设于所述开口,使得所述玻璃与所述雨感器的中部相接触,并使用负压吸附件对所述吸附槽抽真空,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吸附所述玻璃;

19、将两个所述卡持件分别与所述雨感器的相对两个边缘分离,使得所述雨感器与所述玻璃相贴合。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雨感器贴合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先将雨感器放置于承载件,并将两个卡持件分别卡持于雨感器的相对两个边缘,再使用移动组件带动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以使得雨感器的中部往靠近玻璃的方向凸起,接着将玻璃盖设于开口,使得玻璃与雨感器的中部相接触,并使用负压吸附件对吸附槽抽真空,以使得底座能够吸附玻璃,最后将两个卡持件分别与雨感器的相对两个边缘分离,便可使得雨感器与玻璃相贴合,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将雨感器贴合在玻璃上,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的问题。

21、本申请提供的雨感器贴合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参考本申请提供的雨感器贴合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负压吸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具有开口,所述负压吸附件与所述吸附槽相连通,所述负压吸附件能够对所述吸附槽抽真空,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吸附盖设于所述开口的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中部设置有形变部;所述贴合部件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形变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形变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承载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调节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沿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间隙穿过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调节件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沿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贯穿所述调节件,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调节螺纹孔,其中,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调节件向靠近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移动,并可使得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调节件相贴合,继续相对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螺杆,可使得所述螺杆向靠近所述承载件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所述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端设有环形槽,所述调节螺纹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内部,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和所述承载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抵持于所述承载件。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雨感器贴合装置还包括安装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沿所述吸附槽的深度方向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

10.一种雨感器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和负压吸附件,底座设置有吸附槽,吸附槽具有开口,负压吸附件与吸附槽相连通;雨感器贴合装置包括位于吸附槽内部的贴合部件,贴合部件包括承载件、移动组件和两个卡持件,承载件用于承载雨感器,两个卡持件分别设置在雨感器的相对两侧,卡持件可分离地卡持于雨感器的边缘,移动组件可带动承载件的中部向远离吸附槽底部的方向发生变形,以使得雨感器的中部往靠近玻璃的方向凸起。本申请提供的雨感器贴合装置及雨感器贴合方法,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将雨感器贴合在玻璃上,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根,郑建舟,朱水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0/3338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