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与流程

2021-10-27 16: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种植 稻米 水稻 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种植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水稻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在农业方面发挥着高效作业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稻田中也会生出杂草;飞虫会进食稻秧,影响收成,杂草会浪费稻田中的养分,同样会影响收成,虽然从水稻品种上来改善产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没能从水稻种植方法上着手改善产量去的理想的效果;现有水稻中的杂草是通过手工除去稻田中的杂草,虫害是依靠农药进行杀虫;喷洒农药会污染稻米,影响食品安全性不能满足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困难,提供了采光和通风透气性能好,满足绿色有机高产的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选择饱满优质品种经浸泡后,装袋催芽;2)培植秧苗,将步骤1)处理的种子进行秧盘培育,并施秧期肥;3)秧田整理,秧田翻整后打浆,每亩施基肥80

135千克;4)秧苗移栽,将步骤2)培植的秧苗移栽至步骤3)整理的秧田中,使用插秧机或人工进行插秧;5)秧苗培植,插秧一周后每亩施生根肥20

30千克,禾苗约15

20天时撒石灰粉在植株上和田间;到分蘖前中期,重施分蘖肥,注含氧高的水;分蘖中期,轻施分蘖肥,注活水,开小口,使田间里的水流动;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到抽穗期,灌浅水,施孕穗肥;在扬花前期灌深水护胎,施花期肥,到扬花期开始扬花前放水晒田至扬花期结束,其后注浅水;到灌浆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6)水稻收割,稻子全生长期经过了约110天进行机械收割,禾杆收集捆扎处理,稻谷收回后送入烘干室,烘至10

16小时后入库储存。
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5

70份、生物钾肥5

15份、有机肥料30

45份、草木灰8

15份和微生物菌剂10

20份。
6.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秧苗移栽1周后,每亩放8

15只土鸭苗,同时每亩放5

10kg的单位重量在0.1

0.25kg的鲫鱼苗,进行稻田中的杂草和虫害的清理。
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插秧机,所述插秧机上设有多个插秧板,所述插秧板宽30cm,长20

28cm,所述插秧板上设有多个插秧孔。
8.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注高氧水以井水、溶洞水或河水为水源,引水至田间,并通过注氧机进行增氧处理;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孕穗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

55份、生物氮肥10

15份和硅肥2

5份。
9.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灌浆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1

2份和硼肥0.15

0.3份。
10.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施肥采用人工进行施肥。
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不施加农药,避免了农药对水稻的污染,绿色、环保无药物的残留,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通过插秧板进行秧苗的种植,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技术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通过各生长期针对性施肥,及时补充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加快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通过注含氧高的水,增加田地里水稻的根系活性;通过放养的鲫鱼在稻田中游动,增加稻田水层的溶氧量以及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同时通过人工进行施肥,进一步增加了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从而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本发明收获优质绿色大米的同时还收获了稻田鸭和稻田鱼,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产效益明显;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种植的水稻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的插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解释说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均按照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手段。
14.实施例1;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选择饱满优质品种经浸泡后,装袋催芽;2)培植秧苗,将步骤1)处理的种子进行秧盘培育,并施秧期肥;3)秧田整理,秧田翻整后打浆,每亩施基肥80

135千克;4)秧苗移栽,将步骤2)培植的秧苗移栽至步骤3)整理的秧田中,使用带五孔插秧板的插秧机或人工手持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5)秧苗培植,插秧一周后每亩施生根肥20

30千克,禾苗约15

20天时撒石灰粉在植株上和田间;到分蘖前中期,重施分蘖肥,注含氧高的水;分蘖中期,轻施分蘖肥,注活水,开小口,使田间里的水流动;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到抽穗期,灌浅水,施孕穗肥;在扬花前期灌深水护胎,施花期肥,到扬花期开始扬花前放水晒田至扬花期结束,其后注浅水;到灌浆
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6)水稻收割,稻子全生长期经过了约110天进行机械收割,禾杆收集捆扎处理,稻谷收回后送入烘干室,烘至10

16小时后入库储存。
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插秧板采用四孔或六孔。
16.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带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技术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通过本技术插秧板插秧当空气进入水稻田时,会被中间种植的水稻弹回一部分空气,进一步增加空气在稻田里停留的时间,增加水稻根系的呼吸,提高其根系的活力的同时也提高水稻后续的产量及品质;若采用四孔插秧板,其行距与间距相同,空气进入稻田内随风快速而过,易造成根系吸氧低,使其长势不齐,从而影响其产量及品质;若采用六孔插秧板,行距与间距太密,使后续分蘖后植株间具更加密集,不利于空气在稻田间通行,从而影响其长势,降低产量;本技术采用带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结合后续秧苗培植工艺可使其产量在现有种植技术的基础上亩产平均提高16%以上,增产效益明显。
17.对照组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不使用本技术带五孔插秧板的插秧机或人工直接进行插秧。
18.若不使用本技术带五孔插秧板的插秧机或人工直接进行插秧,按常规种植技术进行插秧,其行距与间距相同,空气进入稻田内随风快速而过,停留时间过短,易造成根系吸氧低,使其长势不齐,从而影响其产量及品质,故本技术采用带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技术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
19.对照组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插秧一周后不施生根肥。
20.本技术种植方法在插秧一周后施生根肥,可提高秧苗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减少病苗的出现,相对于现有种植方法使其补苗率下降20%以上,施生根肥增加其根系的快速生长,提高其在稻田中的附着力,同时补充秧苗前期所需养分;若种植后不进行生根肥的施撒,秧苗移栽后环境适应性弱,易出现病苗,从而增加补苗率,造成植株的浪费同时增加生产成本,故本技术插秧一周后施生根肥具有整根保苗的作用,提高秧苗的存活率。
21.对照组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秧苗培植过程中不注入含氧高的溶洞水或井水。
22.若秧苗培植过程中不注入含氧高的溶洞水或井水,在秧苗培植过程中直接注入溶洞水或井水,稻田中含氧率低根系呼吸活力不旺盛,不能很好的吸收溶洞水或井水中的矿物质成分和有益微生物成分,从而使种植出的水稻营养成分低,影响其食用口感,同时根系呼吸不顺畅,易造成水稻长势不好,从而增加秕谷率,使其产量降低,生产出的稻米碎粒较多,影响其产值;本技术在秧苗培植过程中注入含氧高的溶洞水或井水,增加水稻田中的氧气含量,同时增加水稻田中水稻的根系活力,使其根系最大化的吸收吸收溶洞水或井水中的矿物质成分和有益微生物成分,从而提高其种植水稻的营养价值及产量和品质。
23.对照组4;采用现有稻米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24.本技术种植方法种植出的水稻与现有稻米种植方法种植的水稻对外观和口感上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

色泽软硬滋味实施例1稻米色泽光亮,光滑颗粒饱满,有弹性和嚼劲蒸煮过程中清香味足,软糯浓香普通稻米色泽度差,粗糙颗粒饱满度差,弹性差蒸煮过程中清香味不明显
表1 本发明所述的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种植出的稻米在外观、口感上明显好于普通稻米。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ny/t419

2014,对本发明实施例1种植的稻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所示:
表2本发明种植地水资源丰富,长期用溶洞水和井水浇灌水稻,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的累积,生产出的稻米品质极佳。水稻是非常优异的富硒载体,属于硒敏感型作物,其对自然界中硒的吸收积聚能力特别强。当水稻植株吸收、运转硒以后,会对水稻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生理过程如抗逆境胁迫、抗氧化、抗衰老、某些蛋白代谢、呼吸作用、光合过程等有重大影响,最终使水稻单产得以提高的同时,品质得以改良,使富硒水稻有益于实现人体对硒的保健需求。
26.本技术灌浆肥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肥,所述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和硼肥按1:25

40kg水进行喷洒,到灌浆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能提高水稻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8.67%

12.29%,同时有效的降低高温逼熟带来的产量损失,较好的增产提质量效果;在秧苗培育过程中放养鸭子和鱼可以除草除虫,鸭子和鱼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在不施加药剂的情况下,保证了水稻的健康生长,得到了绿色有机大米,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27.按照本技术五孔插秧板进行种植的秧苗,其五孔插秧板上的边角上设有插秧孔,所述插秧板即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插秧板中心位置设有一插秧孔,形成特定的五孔插秧板,使种植的水稻在亩产量不减的前提下,水稻田的采光和通风透气性能最佳,通过放养鲫鱼和鸭子在稻田中游动,在游动过程中当遇四个植株中间的植株时,鲫鱼和鸭子将会折回或改道游动,从而增加稻田水层的溶氧量以及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若不按照不申请插秧管理种植进行种植,按照现有技术中的稻米种植方法种植,其行距和间距中规中矩,放养的鸭子和鱼按照行距或间距游动,易存在杂草和虫害清理不到位,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同时其游动路线固定,长此以往,会使鸭子产生疲倦,从而降低其在稻田中的游动,使稻田水层的溶氧量以及稻田土壤的通透性变差,水稻根系的生长不旺盛,使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变差,进一步影响水稻的长势,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本技术同时通过人工进行施肥,进一步增加了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从而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本发明收获优质绿色大米的同时还收获了稻田鸭和稻田鱼,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其增产效益明显;通过各生长期针对性施肥,及时补充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加快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种植的水稻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
28.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公开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