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湖蓝色建盏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1:26: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瓷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一种湖蓝色建盏。


背景技术:

2.建盏产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黑瓷的代表,建盏作为中国名瓷之一,因其卓越的艺术水准而扬名于世,是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3.随着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具有优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建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建盏的烧制难度大,烧制工艺难以掌握,工艺选择不当常常导致很多缺陷,例如起泡、变形、釉面及斑纹难以形成、坯体开裂、变形、釉料粘底、出现斑块、颜色不均匀、釉面针孔数量多等缺陷、成品率低等等,从而降低了建盏的艺术、收藏和经济价值,因此,如何烧制一种具有优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建盏的建盏来提高建盏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成为当今瓷器界研究的热点。
4.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具有优异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建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湖蓝色建盏,从而提高建盏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1)将4

6重量份的高岭土、55

65重量份的红土和30

40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60

10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40

880℃下素烧4.5

5.5h,取出,得到坯体;
9.(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10.(3)将9

11重量份的釉石、0.8

1.2重量份草木灰、0.1

0.4重量份绿松石和9

13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80

120目筛,得到釉浆;
11.(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0.8

1.2mm的施釉后的坯体;
12.(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13.炉温以210

25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00

1340℃,在1300

1340℃保温13

17min后,在1300

134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8

22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80

3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00

140℃/h的速率从1300

1340℃降温至1140

1180℃,在1140

1180℃保温18

22min后,炉温以280

320℃/h的速率从1140

1180℃升温至1300

1340℃后,在1300

134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8

12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780

8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50

190℃/h的速率从1300

1340℃降温至1000

1040℃,在1000

104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4

6min
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180

2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90

230℃/h的速率从1000

1040℃降温到480

52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1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4.8

5.2重量份的高岭土、58

62重量份的红土和34

36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50

870℃下素烧4.8

5.2h,取出,得到坯体;
16.(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17.(3)将9

11重量份的釉石、0.8

1.2重量份草木灰、0.1

0.3重量份绿松石和10

12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18.(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0.9

1.1mm的施釉后的坯体;
19.(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20.炉温以220

24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10

1330℃,在1310

1330℃保温14

16min后,在1310

133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9

21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90

3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10

130℃/h的速率从1310

1330℃降温至1150

1170℃,在1150

1170℃保温19

21min后,炉温以290

310℃/h的速率从1150

1170℃升温至1310

1330℃后,在1310

133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9

11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790

8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60

180℃/h的速率从1310

1330℃降温至1010

1030℃,在1010

103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4.8

5.2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190

2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00

220℃/h的速率从1010

1030℃降温到490

51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2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2.(1)将5重量份的高岭土、60重量份的红土和35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60℃下素烧5h,取出,得到坯体;
23.(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24.(3)将10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草木灰、0.2重量份绿松石和11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25.(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1.0mm的施釉后的坯体;
26.(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27.炉温以23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20℃,在1320℃保温15min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20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2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160℃,在1160℃保温20min后,炉温以300℃/h的速率从1160℃升温至1320℃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0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
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8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7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020℃,在102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5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10℃/h的速率从1020℃降温到50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2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稻谷壳为晒干的稻谷壳。
2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研磨是在球磨机中进行研磨。
30.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将釉石、草木灰、绿松石和水投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
3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常温为18

22℃,较佳地20℃。
3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红土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3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高岭土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3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田泥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3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釉石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3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湖蓝色建盏如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37.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湖蓝色建盏,所述的湖蓝色建盏通过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工艺制备。
3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湖蓝色建盏如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39.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40.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湖蓝色建盏。
41.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湖蓝色建盏。
42.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湖蓝色建盏。
具体实施方式
43.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湖蓝色建盏制备工艺,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制备的湖蓝色建盏的盏内底壁泛着幽兰之光且含有隐秘闪耀的点点星和盏侧壁的黑色底色的釉面上泛有蓝绿纹,如同在浩瀚无穷的宇宙中周行运转,也如同蓝绿色的湖水蕴藏着润生万物的基质,建盏的釉面无斑块,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魅力和优异的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
44.术语
45.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与“含有”可互换使用,不仅包括开放式定义,还包括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定义。换言之,所述术语包括了“由
……
构成”、“基本上由
……
构成”。
46.在本发明中,油柴为富含松脂的松木根,可剧烈燃烧。
47.如本文所用,术语“重量份”可以是任何一个固定的以毫克、克数或千克表示重量(如1mg、1g或1kg等等)。例如,一个由1重量份组分a和9重量份组分b构成的组合中,可以是1克组分a 9克组分b,也可以是10克组分a 90克组分b等构成的组合。在所述的组合中,某一
组分的百分比含量=(该组分的重量份数/所有组分的重量份数之和)
×
100%,因此,由1重量份组分a和9重量份组分b构成的组合物中,组分a的含量为10%,组分b的含量为90%。
48.湖蓝色建盏
49.本发明提供一种湖蓝色建盏,所述的工艺制备的湖蓝色建盏具有优美的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
50.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湖蓝色建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5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提供一种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2.(1)将4

6重量份的高岭土、55

65重量份的红土和30

40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60

10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40

880℃下素烧4.5

5.5h,取出,得到坯体;
53.(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54.(3)将9

11重量份的釉石、0.8

1.2重量份草木灰、0.1

0.4重量份绿松石和9

13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80

120目筛,得到釉浆;
55.(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0.8

1.2mm的施釉后的坯体;
56.(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57.炉温以210

25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00

1340℃,在1300

1340℃保温13

17min后,在1300

134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8

22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80

3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00

140℃/h的速率从1300

1340℃降温至1140

1180℃,在1140

1180℃保温18

22min后,炉温以280

320℃/h的速率从1140

1180℃升温至1300

1340℃后,在1300

134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8

12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780

8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50

190℃/h的速率从1300

1340℃降温至1000

1040℃,在1000

104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4

6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180

22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90

230℃/h的速率从1000

1040℃降温到480

52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5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提供一种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9.(1)将4.8

5.2重量份的高岭土、58

62重量份的红土和34

36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50

870℃下素烧4.8

5.2h,取出,得到坯体;
60.(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61.(3)将9

11重量份的釉石、0.8

1.2重量份草木灰、0.1

0.3重量份绿松石和10

12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62.(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0.9

1.1mm的施釉后的坯体;
63.(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64.炉温以220

24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10

1330℃,在1310

1330℃保温14

16min后,在1310

133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9

21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90

3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10

130℃/h的速率从1310

1330℃降温至1150

1170℃,在1150

1170℃保温19

21min后,炉温以290

310℃/h的速率从1150

1170℃升温至1310

1330℃后,在1310

133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9

11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790

8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60

180℃/h的速率从1310

1330℃降温至1010

1030℃,在1010

103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4.8

5.2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190

21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00

220℃/h的速率从1010

1030℃降温到490

51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6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本发明所述的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6.(1)将5重量份的高岭土、60重量份的红土和35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60℃下素烧5h,取出,得到坯体;
67.(2)将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68.(3)将10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草木灰、0.2重量份绿松石和11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69.(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1.0mm的施釉后的坯体;
70.(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71.炉温以23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20℃,在1320℃保温15min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20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2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160℃,在1160℃保温20min后,炉温以300℃/h的速率从1160℃升温至1320℃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0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8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7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020℃,在102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5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10℃/h的速率从1020℃降温到50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得到湖蓝色建盏。
72.在本发明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
7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本发明所述湖蓝色建盏如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74.本发明的主要优异效果包括:
75.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具有优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湖蓝色建盏,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制备的湖蓝色建盏的盏内底壁泛着幽兰之光且含有隐秘闪耀的点点星和盏侧壁的黑色底色的釉面上泛有蓝绿纹,如同在浩瀚无穷的宇宙中周行运转,也如同蓝绿色的湖水蕴藏着润生万物的基质,建盏的釉面无斑块,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魅力和优异的外观、艺术和收
藏价值。
76.2.本发明所述的湖蓝色建盏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控,重复性好。
7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78.实施例和对比例
79.红土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高岭土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田泥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釉石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80.实施例1湖蓝色建盏
81.湖蓝色建盏的制备方工艺包括步骤:
82.(1)将5重量份的高岭土、60重量份的红土和35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目筛,沉淀,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60℃下素烧5h,取出,得到坯体。
83.(2)将晒干的稻谷壳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84.(3)将10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草木灰、0.2重量份绿松石和11重量份的水投入到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85.(4)将步骤(3)得到的釉浆施用到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晾干,得到施釉厚度为1.0mm的施釉后的坯体。
86.(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87.炉温以230℃/h的速率从常温20℃升温至1320℃,在1320℃保温15min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20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2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160℃,在1160℃保温20min后,炉温以300℃/h的速率从1160℃升温至1320℃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10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8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170℃/h的速率从1320℃降温至1020℃,在102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5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10℃/h的速率从1020℃降温到50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20℃,得到湖蓝色建盏。
88.效果评价:
89.本实施例1制备的湖蓝色建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以看出,本实施例1制备的湖蓝色建盏的盏内底壁泛着幽兰之光且含有隐秘闪耀的点点星和盏侧壁的黑色底色的釉面上泛有蓝绿纹,如同在浩瀚无穷的宇宙中周行运转,也如同蓝绿色的湖水蕴藏着润生万物的基质,建盏的釉面无斑块,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魅力和优异的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
90.对比例1
91.本对比例1的建盏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
92.(3)将10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草木灰、1重量份钾长石和11重量份的水投入到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93.本对比例1制备的建盏的盏内底壁和侧壁暗淡无光泽,整体效果较差。
94.对比例2
95.本对比例2的建盏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
96.(3)将10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草木灰和11重量份的水投入到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97.本对比例2制备的建盏的釉面色彩差,缺乏底蕴。
98.对比例3
99.本对比例3的建盏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00.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101.炉温以230℃/h的速率从常温20℃升温至1320℃,在1320℃保温15min后,在1320℃的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20min投一次,共投2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炉温以210℃/h的速率从1320℃降温到500℃后,电窑炉断电停炉,打开炉门,炉温降低到常温20℃,得到建盏。
102.本对比例3制备的建盏的釉面有较大的斑块、暗淡模糊、质感差。
10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针对一种案例设计的实施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