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0:24: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


背景技术:

2.lgp俗称导光板,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
3.现有反射膜片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常规反射膜片,在lgp应用尤其是窄边框背光模组应用时,受结构设计影响,lgp边缘会出现黄色光晕,对板材的色温和光效有较大影响。
4.因此,发明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通过反射膜分为双层层结构设计,基底为白色pet材质,经过发泡处理,蓝色纹路层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且由于纹路条通过卡条与基板贴合粘接,可以调节相邻两个纹路条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纹路调节之间的间距,以解决常规反射膜片,在lgp应用尤其是窄边框背光模组应用时,受结构设计影响,lgp边缘会出现黄色光晕,对板材的色温和光效有较大影响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层、反光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上、反光层和第二基层依次设置,所述反光层顶部与第一基层底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反光层底部与第二基层顶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基板上方设置有多个纹路条,所述第一基层上方开设有多个条状的贴合槽口,多个所述贴合槽口在第一基层上等距均匀设置,所述纹路条底部设置有多个卡条,多个所述卡条顶部均于纹路条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卡条均匀等距设置,所述卡条与贴合槽口相匹配,所述基板通过卡条与纹路条紧密贴合并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白色pet质,并经过发泡工艺处理。
8.优选的,所述纹路层表面涂有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并呈现蓝色状态。
9.优选的,所述贴合槽口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所述纹路条截面形状为梯形。
10.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纹路条之间的间距可调,通过调节间距进而调节黄光和调节lgp色温。
11.优选的,所述反光层可为黑光板。
12.优选的,所述反光层可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填充遮光胶形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将反射膜分为双层层结构设计,基底为白色pet材质,经过发泡处理,蓝色纹路层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且由于纹路条通过卡条与基板贴合粘接,可以调节相邻两个纹路条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纹路调节之间的间距可以有效达到中和黄光和调节lgp色温的效果,同时反射膜在原有的基材基础上通过涂布环保uv颜料,一来达到环保的原则,二来新增的工艺流程少,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不会增加较多成本,同时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光学改善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反光层,由于反光层设置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通过反光层有效的将一部分带有色彩射线反射出去,更加显色,显色效果更好,能进一步提高反光膜的反光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的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纹路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基板;2、第一基层;3、反光层;4、第二基层;5、纹路条;6、贴合槽口;7、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包括第一基层2、反光层3和第二基层4,所述第一基层2上、反光层3和第二基层4依次设置,所述反光层3顶部与第一基层2底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反光层3底部与第二基层4顶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基板1上方设置有多个纹路条5,所述第一基层2上方开设有多个条状的贴合槽口6,多个所述贴合槽口6在第一基层2上等距均匀设置,所述纹路条5底部设置有多个卡条7,多个所述卡条7顶部均与纹路条5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卡条7均匀等距设置,所述卡条7与贴合槽口6相匹配,所述基板1通过卡条7与纹路条5紧密贴合并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层2和第二基层4白色pet材质,并经过发泡工艺处理,第一基层2和第二基层4经过发泡工艺处理后,基板1的整体的质量、精度、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得到明显的提高,
26.进一步地,所述纹路层表面涂有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并呈现蓝色状态,相比较传统的反射膜,本方案中反射膜在原有的基材基础上通过涂布环保uv颜料,一来达到环保的原则,二来新增的工艺流程少,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不会增加较多成本,同时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光学改善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槽口6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所述纹路条5截面形状为梯形,纹
路层底部设置的卡条7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更够更好的与第一基层2上的贴合槽口6相贴合,使得纹路层与第一基层2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使得反光精度和中和黄光和调节lgp色温的效果更好;
2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纹路条5之间的间距可调,通过调节间距进而调节黄光和调节lgp色温;
29.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3可为黑光板。
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多个纹路条5通过卡条7与基板1紧密贴合设置,根据实际使用中反射膜的反射效果,由于第一基层2和第二基层4采用为白色pet材质并且经过发泡处理,纹路层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状态显示为蓝色,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纹路调节之间的间距,进而有效达到中和黄光和调节lgp色温的效果,相比较传统的反射膜,在原有的基材基础上通过涂布环保uv颜料,一来达到环保的原则,二来新增的工艺流程少,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不会增加较多成本,同时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光学改善效果。
31.实施例2,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白面蓝色底纹的反射膜,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包括第一基层2、反光层3和第二基层4,所述第一基层2上、反光层3和第二基层4依次设置,所述反光层3顶部与第一基层2底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反光层3底部与第二基层4顶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基板1上方设置有多个纹路条5,所述第一基层2上方开设有多个条状的贴合槽口6,多个所述贴合槽口6在第一基层2上等距均匀设置,所述纹路条5底部设置有多个卡条7,多个所述卡条7顶部均与纹路条5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卡条7均匀等距设置,所述卡条7与贴合槽口6相匹配,所述基板1通过卡条7与纹路条5紧密贴合并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3可通过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1之间填充遮光胶形成。
3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多个纹路条5通过卡条7与基板1紧密贴合设置,根据实际使用中反射膜的反射效果,由于第一基层2和第二基层4采用为白色pet材质并且经过发泡处理,纹路层为涂布uv光学调和层颜料状态显示为蓝色,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纹路调节之间的间距,进而有效达到中和黄光和调节lgp色温的效果,相比较实施例1中,本实施例在基板1设置为三层结构,第一基层2用于与纹路层连接,本实施例中反光层3可通过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1之间填充遮光胶形成,由填充的遮光胶一来能够更好的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1连接,保证基板1整体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反射膜的使用效果及稳定性,二来通过反光层3有效的将一部分带有色彩射线反射出去,更加显色,显色效果更好,能进一步提高反光膜的反光效果。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