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对鸟类可自动改变警示色的风机扇叶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2:07: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鸟类可自动改变警示色的风机扇叶。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大型风电场拥有数以百计的风力涡轮机,而与风力涡轮机的碰撞是风电场导致鸟类死亡的直接原因。风机叶片的旋转高度范围一般在40-120m,如果鸟类飞行中遇到风力涡轮机而不能及时改变路线,具有很高的撞击风险,对大型鸟类伤害更大。
3.风力发电机常用的驱鸟装置是装在涡轮机附近的超声波驱鸟器,超声波随着距离增加衰减较快,驱鸟效果不佳,由于风机的叶片端部线速度较快,在扇叶端部放置驱鸟器效果仍然不好,鸟类一般难以警觉,容易被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针对鸟类可自动改变警示色的风机扇叶。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针对鸟类可自动改变警示色的风机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所述扇叶主体靠近端部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变色警示结构,变色警示结构包括固定在扇叶主体表面的u型固定板,并在u型固定板的内部若干个可翻转的百叶板,所述百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红色涂层和蓝色涂层,所述百叶板由风力驱动进行翻转,所述扇叶主体的两侧之间开设有连通槽,并在连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受风旋转的小型扇叶,通过传动结构将小型扇叶的旋转转化成往复式运行带动百叶板连续翻转,同时小型扇叶还设置有转速控制结构,用于防止转速过高。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通槽的中心处设置有两个承载小型扇叶的圆筒,圆筒通过辐条固定在连通槽的内部,两个圆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所述小型扇叶固定在转轴表面。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u型固定板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在扇叶主体的表面,所述百叶板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u型固定板的表面,所述转杆的端部设置有齿轮,所述u型固定板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并在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槽。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转轴端部的转轮,所述转轮侧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表面铰接有铰接杆,所述滑杆与铰接杆铰接设置。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着转轴径向延伸的圆杆,所述圆杆的端部套接有配重套筒,所述配重套筒与的表面固定连接
有减速弧板,所述配重套筒与转轴之间通过拉簧相连。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圆筒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与减速弧板的外表面吻合,且接触设置。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百叶板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180
°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发明通过风机扇叶端部的气流带动小型扇叶旋转,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小型扇叶旋转运动转化成往复运动,使涂装警示颜色的百叶板可以反复的翻转,动态的翻转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鸟类的警觉,同时红色和蓝色也是鸟类较为惧怕的颜色,更加引起鸟类警觉,从而使鸟类改变行进方向,规避扇叶,减少风机扇叶端部对鸟类的伤害;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转速控制结构使转轴的旋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频率,限制转轴的转速可以有效降低零部件工作的频率,防止转速过快造成的零部件损耗,由于扇叶主体端部气流复杂,小型扇叶的转速可能过快,通过离心力制动的方式起到限制转速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扇叶主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向剖视图;
18.图3是本发明图2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
19.图4是本发明转速控制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变色警示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变色警示结构运行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u型固定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23.图中:1、扇叶主体;21、连通槽;22、辐条;23、圆筒;24、轴承;25、转轴;26、转轮;27、凸杆;28、铰接杆;29、小型扇叶;31、u型固定板;32、滑槽;33、滑杆;34、齿槽;35、齿轮;36、转杆;37、百叶板;38、红色涂层;39、蓝色涂层;41、圆杆;42、拉簧;43、配重套筒;44、减速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5.实施例1
26.如图1-7所示,一种针对鸟类可自动改变警示色的风机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扇叶主体1靠近端部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变色警示结构,变色警示结构包括固定在扇叶主体1表面的u型固定板31,并在u型固定板31的内部若干个可翻转的百叶板37,百叶板3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红色涂层38和蓝色涂层39,百叶板37由风力驱动进行翻转,扇叶主体1的两侧之间开设有连通槽21,并在连通槽21的内部设置有受风旋转的小型扇叶29,通过传动结构将小型扇叶29的旋转转化成往复式运行带动百叶板37连续翻转,同时小型扇叶29还设置有转速控制结构,用于防止转速过高,扇叶主体1的端部线速度过高,并且超声驱鸟装置随着距离增加迅速衰减,在扇叶主体1端部的驱鸟作用微乎其微,在扇叶主体1旋转的过程中,通过自
然气流带动小型扇叶29旋转,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小型扇叶29旋转运动转化成往复运动,使涂装警示颜色的百叶板37可以反复的翻转,动态的翻转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鸟类的警觉,同时红色和蓝色也是鸟类较为惧怕的颜色,更加引起鸟类警觉,提高驱鸟效果,而扇叶主体1端部的气流紊乱复杂,为了防止小型扇叶29转速过快导致零部件加速磨损,在小型扇叶29的转轴25上设置了速度控制结构,当转速较块时通过离心力进行减速。
27.连通槽21的中心处设置有两个承载小型扇叶29的圆筒23,圆筒23通过辐条22固定在连通槽21的内部,两个圆筒23的内部通过轴承24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25,小型扇叶29固定在转轴25表面,辐条22的作用是固定圆筒23,为小型扇叶29提供承载平台,同时起到保护小型扇叶29的作用。
28.u型固定板31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在扇叶主体1的表面,百叶板37通过转杆36转动连接在u型固定板31的表面,转杆36的端部设置有齿轮35,u型固定板3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滑槽32,滑槽内部32滑动连接有滑杆33,并在滑杆33的表面开设有与齿轮35啮合的齿槽34,u型固定板31用于固定多个可旋转的百叶板37,百叶板37通过转杆36转动连接在u型固定板31内部,同时依次排布,转杆36固定在百叶板37的一个长边上,方便百叶板37翻转。
29.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转轴25端部的转轮26,转轮26侧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凸杆27,凸杆27的表面铰接有铰接杆28,滑杆33与铰接杆28铰接设置,传动结构的作用是通过转轮26和凸杆27将旋转变为往复运动,其中凸杆27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其轨迹的直径等于齿轮35周长的一半,使得凸杆27每运行一个周期,齿轮35刚好做一次幅度为180
°
的往复旋转。
30.转轴25的两端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着转轴25径向延伸的圆杆41,圆杆41的端部套接有配重套筒43,配重套筒43与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弧板44,配重套筒43与转轴25之间通过拉簧42相连,圆筒23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与减速弧板44的外表面吻合,且接触设置,配重套筒43在拉簧42的作用下使得减速弧板44不会与圆筒23内壁接触,当转轴25转速过快时,通过离心力减速弧板44与圆筒23内壁接触,产生摩擦减速,其中离心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直到达到平衡。
31.百叶板37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180
°
,可以不断的翻转,将红蓝色的涂层展示出。
32.实施方式具体为:在风力发电机运行的过程中,风力吹动扇叶旋转,通过齿轮箱变速接入涡轮机中进行发电,扇叶主体1在旋转的过程中,其端部的线速较快,在附近的气流较为混乱,对鸟类的危害较为严重,气流在穿过连通槽21时,小型扇叶29在气流吹动下旋转,小型扇叶29通过转轴25带动转轮26旋转,转轮26侧表面设置的凸杆27带动铰接杆28做往复运动,而与铰接杆28另一端铰接的滑杆33则沿着滑槽32做往复滑动,设置在滑杆33表面的齿槽34带动齿轮35往复旋转,齿轮35的旋转范围是0
°‑
180
°
,齿轮35通过转杆36带动百叶板37反复翻转,百叶板37两面的红色涂层38和蓝色涂层39是鸟类较为惧怕的颜色,在动态翻转的过程中更加引起鸟类的注意力,从而使鸟类改变行进方向,规避扇叶,减少风机扇叶端部对鸟类的伤害。
33.由于扇叶主体1端部气流复杂,小型扇叶29的转速可能过快,使得部分零部件以较高的频率工作,寿命缩短,因此在转轴25和圆筒23之间设置有转速控制结构,当转轴25转速过快时,配重套筒4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侧发散,减速弧板44与圆筒23内壁接触,产生摩擦,转速越快,减速弧板44与圆筒23内壁的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直到转速达到平衡,当
转轴25的转速较慢时,在拉簧42的作用下减速弧板44不会与圆筒23内壁接触,限制转轴25的转速可以有效降低零部件工作的频率,防止转速过快造成的零部件损耗。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