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的制作方法

2023-02-02 00:2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造瘘口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


背景技术:

2.造口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肠管提至腹壁做为排泄物的出口,往往是挽救、延续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患者刚刚结束手术之后,皮肤表面位于造口周围会时不时有血迹或者污染物流出,若不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3.现有技术中对此的处理方式通常是护理人员不定时来检查清理,这一方面给患者伤疤持续带来痛苦而且对患者心理阴影较大,频繁的过来清理伤口也影响病人的休息;且对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大;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在术后能够对造口周围进行清洗的新型护理导管,以便减小病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包括贴在患者造口上的粘贴模板以及插接在造口内接头中的引流管,接头固定在手术时嵌在肠道上的排出口,设置成扩口形结构便于更换引流管时直接从外部插入,粘贴模板的中间预留有预留清洗口,以将造口露出便于清理其表面污染物,所述粘贴模板的上表面边缘处粘接有开口向下呈箱体结构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中间预留有观察窗,且顶盖的顶内壁位于观察窗的边缘处固定有两个互相对称的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之间固定有一个开口朝向中间的环形滑轨,环形滑轨的内径大于预留清洗口的直径,且环形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互相呈中心对称的导向滑块,两个导向滑块之间分别固定有互相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弧形板条一和弧形刮板条二,弧形板条一和弧形刮板条二相靠近的一端上表面固定有同一个齿轮环,齿轮环的轴心线与环形滑轨的旋转轴心线重合,弧形板条一和弧形刮板条二的下表面均开有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中分别卡接有弧形喷管和软性刮板,其中软性刮板的下表面与皮肤表面接触并产生压力,以便弧形板条在旋转的过程中让软性刮板将皮肤表面的污染物刮走,弧形喷管的一端穿过弧形板条一连通有输送管,且弧形喷管的圆周外壁靠近接头的一侧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孔;顶盖的一侧靠近其中一个拐角处设置有排污口,观察窗上粘接有透明胶带,一则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顶盖上,而且起到透明效果,便于观察到内部情况;通过搓动型转动的弧形刮板条一和弧形刮板条二的设置,可以在术后自动对造口表面的一边进行连续消毒和清洗污渍,以将污染物及时刮除,并且在清理的时候只需在排污口内部放置一些吸水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之后再通过观察窗观察并从排污口处将吸饱和后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夹出即可,清洗的频率和转速都是可以根据术后恢复程度而改变,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5.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预留清洗口的圆周内壁靠近排污口处开有延伸向
排污口的临时排污点,且环形滑轨的下表面与粘贴模板的上表面之间固定有c形硅胶垫圈,c形硅胶垫圈的缺口位于临时排污点处;通过设置的临时排污点和c形硅胶垫圈,可以在软性刮板旋转过程中不断的将清洗后的污染物全部揽至临时排污点处集中,以便用吸水棉和吸水纸将污渍处理掉。
6.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顶盖的内侧壁靠近排污口处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顶盖的内壁靠近滑动板的顶端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导板条,顶盖侧面靠近排污口处开有延伸方向与滑动板滑动方向一致的条形孔,且滑动板的表面固定有穿过条形孔的拨动杆;在清洗消毒期间将滑动板滑动至将排污口盖住,有效防止外接杂物或者细菌进入顶盖的内壁造成伤口感染。
7.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顶盖的顶内壁靠近四角处均固定有紫外消毒灯,且紫外消毒灯均朝向造口处,所述软性刮板的底端开有等距离分布的v形缺口,通过v形缺口的设置可以提高对表面结疤的污渍清理效果;可以对造口进行重点消毒。
8.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伸向齿轮环中间的定位卡板,定位卡板位于齿轮环的上方预留有卡槽,齿轮环的圆周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确保齿轮环转动时不会影响到引流管,且定位卡板用来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插入体内的深度不变。
9.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环形滑轨的上表面固定有伸向中间的轴承托板,且轴承托板远离环形滑轨的一端卡接有轴承,轴承中转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分别固定有中间齿轮和搓动齿轮,搓动齿轮的直径等于中间齿轮的十分之一,且搓动齿轮的底端预留有外径小于搓动齿轮的中间管,中间管的底端焊接在中间齿轮的上表面,中间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可以转动的c形转动卡件,且c形转动卡件与中间齿轮的圆周外壁之间啮合有抽动齿条,抽动齿条的背面与c形转动卡件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顶盖的侧面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夹板,且两个固定夹板之间固定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板,转动板的是上表面远离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且抽动齿条远离中间齿轮的一端套接在活动轴上;通过直径等于中间齿轮十分之一的搓动齿轮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抽动齿条来回抽动的幅度很小也可以带动齿轮环转动一周,即弧形刮板条二下方的软性刮板沿着环形滑轨将造口周边清理完全。
10.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传动杆的圆周外壁位于转动板的下方固定有主动齿轮,且顶盖的位于固定夹板的同侧靠近拐角处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托板座,托板座的上表面中间固定加长轴,且加长轴的圆周外壁与主动齿轮等高处键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时与二者啮合的行星齿轮,托板座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撑杆,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蠕动泵,且蠕动泵包括外桶,外桶的圆周外壁预留有管进出口,加长轴穿过外桶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赶动条,且输送管卷绕在外桶的圆周内壁与赶动条的端部之间;赶动条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即可慢慢的将输送管的液体一股一股的向弧形板条一的一端输送,形成快速小股的高压水流,配合小直径的喷孔的设置即可形成伞状水雾以对皮肤表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减小冲洗死角。
11.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清洗液入口包括嵌装在顶盖竖直侧壁的固定管,输送管的端部穿过固定管并与固定管的内壁形成粘接固定,输送管的入口处预留有硬质的橡皮管,橡皮管与固定管的端部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橡皮管的管口处套接有帽盖,橡皮管
的内径与医用点滴软管直径相适配,通过橡皮管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需要向弧形喷管中输送清洗液或者消毒水的时候,只需将吊瓶的点滴软管插接在橡皮管处即可。
12.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远离蠕动泵的一侧固定有弹簧挡板,且弹簧挡板上固定有拉簧弹簧,且拉簧弹簧靠近输送管的一端固定有拉环,拉环套接在输送管上,通过固定有拉簧弹簧的拉环的设置,可以在插接有输送管的弧形板条一正反转动的时候,避免造成输送管的缠绕,始终让输送管呈紧绷状态。
13.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外壁靠近定位卡板处固定有硬质套环,且硬质套环的底端固定有延伸向下的刻度条;一则可以避免可以在向下插管的时候定位卡板端部的卡槽将引流管夹憋,其次可以清楚的得知插入体内的长度,确保能与体内的接头完成精准对接。
14.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搓动型转动的弧形刮板条一和弧形刮板条二的设置,可以在术后自动对造口表面的一边进行连续消毒和清洗污渍,以将污染物及时刮除,并且在清理的时候只需在排污口内部放置一些吸水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之后再通过观察窗观察并从排污口处将吸饱和后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夹出即可,清洗的频率和转速都是可以根据术后恢复程度而改变,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16.2、通过设置的临时排污点和c形硅胶垫圈,可以在软性刮板旋转过程中不断的将清洗后的污染物全部揽至临时排污点处集中,以便用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将污渍处理掉。
17.3、通过直径等于中间齿轮十分之一的搓动齿轮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即便抽动齿条来回抽动的幅度很小也可以带动齿轮环转动一周,即弧形刮板条二下方的软性刮板沿着环形滑轨将造口周边清理完全。
18.4、通过蠕动泵的设置,赶动条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即可慢慢的将输送管的液体一股一股的向弧形板条一的一端输送,形成快速小股的高压水流,配合小直径的喷孔的设置即可形成伞状水雾以对皮肤表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减小冲洗死角。
19.5、通过硬质套环的设置,一则可以避免可以在向下插管的时候定位卡板端部的卡槽将引流管夹憋,其次可以清楚的得知插入体内的长度,确保能与体内的接头完成精准对接。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清洗液入口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排污口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的俯视结构俯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的仰视结构图;
24.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去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图3中沿a-a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28.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图5中b位置的主视图;
29.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顶盖;2、粘贴模板;3、预留清洗口;301、临时排污点;4、引流管;5、定位卡板;6、齿轮环;7、弧形板条一;8、输送管;9、清洗液入口;91、固定管;92、压缩弹簧;93、橡皮管;10、蠕动泵;11、抽动齿条;12、搓动齿轮;13、c形转动卡件;14、轴承托板;15、中间齿轮;16、环形滑轨;17、导向滑块;18、观察窗;19、弧形刮板条二;20、刻度条;21、接头;22、滑动板;23、排污口;24、条形孔;25、c形硅胶垫圈;26、转动板;27、主动齿轮;2701、行星齿轮;28、拉环;29、拉簧弹簧;30、硬质套环;31、弧形喷管;32、软性刮板;33、驱动马达;34、固定夹板;35、安装座;36、托板座;37、安装槽;38、喷孔;39、v形缺口;40、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参照图1-11,具有清洗结构的肠道肿瘤术后造瘘口护理导管,包括贴在患者造口上的粘贴模板2以及插接在造口内接头21中的引流管4,接头21固定在手术时嵌在肠道上的排出口,设置成扩口形结构便于更换引流管4时直接从外部插入,粘贴模板2的中间预留有预留清洗口3,以将造口露出便于清理其表面污染物,粘贴模板2的上表面边缘处粘接有开口向下呈箱体结构的顶盖1,顶盖1的上表面中间预留有观察窗18,且顶盖1的顶内壁位于观察窗18的边缘处固定有两个互相对称的安装座35,两个安装座35之间固定有一个开口朝向中间的环形滑轨16,环形滑轨16的内径大于预留清洗口3的直径,且环形滑轨16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互相呈中心对称的导向滑块17,两个导向滑块17之间分别固定有互相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弧形板条一7和弧形刮板条二19,弧形板条一7和弧形刮板条二19相靠近的一端上表面固定有同一个齿轮环6,齿轮环6的轴心线与环形滑轨16的旋转轴心线重合,弧形板条一7和弧形刮板条二19的下表面均开有安装槽37,且两个安装槽37中分别卡接有弧形喷管31和软性刮板32,其中软性刮板32的下表面与皮肤表面接触并产生压力,以便弧形刮板条二19在旋转的过程中让软性刮板32将皮肤表面的污染物刮走,弧形喷管31的一端穿过弧形板条一7连通有输送管8,且弧形喷管31的圆周外壁靠近接头21的一侧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孔38;顶盖1的一侧靠近其中一个拐角处设置有排污口23,观察窗18上粘接有透明胶带,一则可以将引流管4固定在顶盖1上,而且起到透明效果,便于观察到内部情况;通过搓动型
转动的弧形刮板条一7和弧形刮板条二19的设置,可以在术后自动对造口表面的一边进行连续消毒和清洗污渍,以将污染物及时刮除,并且在清理的时候只需在排污口23内部放置一些吸水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之后再通过观察窗18观察并从排污口23处将吸饱和后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夹出即可,清洗的频率和转速都是可以根据术后恢复程度而改变,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4.预留清洗口3的圆周内壁靠近排污口23处开有延伸向排污口23的临时排污点301,且环形滑轨16的下表面与粘贴模板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有c形硅胶垫圈25,c形硅胶垫圈25的缺口位于临时排污点301处;通过设置的临时排污点301和c形硅胶垫圈25,可以在软性刮板32旋转过程中不断的将清洗后的污染物全部揽至临时排污点301处集中,以便用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将污渍处理掉。
35.参照图7,顶盖1的内侧壁靠近排污口23处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2,且顶盖1的内壁靠近滑动板22的顶端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导板条,顶盖1侧面靠近排污口23处开有延伸方向与滑动板22滑动方向一致的条形孔24,且滑动板22的表面固定有穿过条形孔24的拨动杆;在清洗消毒期间将滑动板22滑动至将排污口23盖住,有效防止外接杂物或者细菌进入顶盖1的内壁造成伤口感染。
36.本发明中,顶盖1的顶内壁靠近四角处均固定有紫外消毒灯,且紫外消毒灯均朝向造口处,所述软性刮板32的底端开有等距离分布的v形缺口39,通过v形缺口39的设置可以提高对表面结疤的污渍清理效果;可以对造口进行重点消毒。
37.参照图7,顶盖1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伸向齿轮环6中间的定位卡板5,定位卡板5位于齿轮环6的上方预留有卡槽,齿轮环6的圆周内壁与引流管4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确保齿轮环6转动时不会影响到引流管4,且定位卡板5用来固定引流管4,确保引流管4插入体内的深度不变。
38.参照图10,环形滑轨16的上表面固定有伸向中间的轴承托板14,且轴承托板14远离环形滑轨16的一端卡接有轴承,轴承中转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分别固定有中间齿轮15和搓动齿轮12,搓动齿轮12的直径等于中间齿轮15的十分之一,且搓动齿轮12的底端预留有外径小于搓动齿轮12的中间管,中间管的底端焊接在中间齿轮15的上表面,中间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可以转动的c形转动卡件13,且c形转动卡件13与中间齿轮15的圆周外壁之间啮合有抽动齿条11,抽动齿条11的背面与c形转动卡件13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顶盖1的侧面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夹板34,且两个固定夹板34之间固定有驱动马达33,驱动马达33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传动杆40,且传动杆40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板26,转动板26的是上表面远离传动杆40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且抽动齿条11远离中间齿轮15的一端套接在活动轴上;通过直径等于中间齿轮15十分之一的搓动齿轮12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即便抽动齿条11来回抽动的幅度很小也能够带动齿轮环6转动一周,即弧形刮板条二19下方的软性刮板32沿着环形滑轨16将造口周边清理完全。
39.参照图2和图5,传动杆40的圆周外壁位于转动板26的下方固定有主动齿轮27,且顶盖1的位于固定夹板34的同侧靠近拐角处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托板座36,托板座36的上表面中间固定加长轴,且加长轴的圆周外壁与主动齿轮27等高处键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27之间设置有同时与二者啮合的行星齿轮2701,托板座36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撑杆,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蠕动泵10,且蠕动泵10包括外桶,外桶的圆周外壁预留有管
进出口,加长轴穿过外桶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赶动条,且输送管8卷绕在外桶的圆周内壁与赶动条的端部之间;赶动条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即可慢慢的将输送管8的液体一股一股的向弧形板条一7的一端输送,形成快速小股的高压水流,配合小直径的喷孔38的设置即可形成伞状水雾以对皮肤表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减小冲洗死角。
40.参照图3,清洗液入口9包括嵌装在顶盖1竖直侧壁的固定管91,输送管8的端部穿过固定管91并与固定管91的内壁形成粘接固定,输送管8的入口处预留有硬质的橡皮管93,橡皮管93与固定管91的端部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92,橡皮管93的管口处套接有帽盖,橡皮管93的内径与医用点滴软管直径相适配,通过橡皮管93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需要向弧形喷管31中输送清洗液或者消毒水的时候,只需将吊瓶的点滴软管插接在橡皮管93处即可。
41.参照图5和图8,顶盖1的顶部内壁远离蠕动泵10的一侧固定有弹簧挡板,且弹簧挡板上固定有拉簧弹簧29,且拉簧弹簧29靠近输送管8的一端固定有拉环28,拉环28套接在输送管8上,通过固定有拉簧弹簧29的拉环28的设置,可以在插接有输送管8的弧形板条一7正反转动的时候,避免造成输送管8的缠绕,始终让输送管8呈紧绷状态。
42.参照图7,引流管4的外壁靠近定位卡板5处固定有硬质套环30,且硬质套环30的底端固定有延伸向下的刻度条20;一则能够避免可以在向下插管的时候定位卡板5端部的卡槽将引流管4夹憋,其次能够清楚的得知插入体内引流管4的长度,确保能与体内的接头21完成精准对接。
43.工作原理:手术后再将本装置中的粘贴模板2贴在插接有引流管4的造口周边,之后再将引流管4的出口端穿过齿轮环6之后即可将顶盖1粘在粘贴模板2上;之后再将装有清洗液的点滴瓶接入橡皮管93,此时清洗液进入输送管8中,此时,为驱动马达33通电,驱动马达33同时带动主动齿轮27和传动杆40顶端的转动板26转动,通过直径等于中间齿轮15十分之一的搓动齿轮12的设置,在使用时,即便抽动齿条11来回抽动的幅度很小也可以带动齿轮环6转动一周,即弧形刮板条二19下方的软性刮板32沿着环形滑轨16将造口周边清理完全,并将清洗后的污染物临时从c形硅胶垫圈25的缺口处刮至临时排污点301处;
44.与此同时,蠕动泵10中的赶动条顺时针转动的即慢慢地将输送管8中液体一股一股的向弧形板条一7的一端输送,形成快速小股的高压水流,配合弧形喷管31上小直径的喷孔38的设置即可形成伞状水雾,以对皮肤表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减小冲洗死角;并且在清理的时候只需在排污口23内部放置一些吸水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之后再通过观察窗18观察并从排污口23处将吸饱和后的消毒棉或者消毒纸巾夹出即可,清洗的频率和转速都是可以根据术后恢复程度而改变,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