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02:1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清洗领域,特别是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pva干法纺丝时,当组件的滤网杂质多、板面不清、出丝不良时需要更换纺丝组件。由于在纺丝组件更换时,泵座出料口与空气接触,表面水分蒸发产生结皮现象,直接影响新更换组件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95-100℃的热水对出料口进行清洗,避免结皮产生。而目前主要是在纺丝设备停机时,采用人工清洗方法对泵座出料口进行清洗,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同时保证清洗质量,清洗泵座出料口需要有一套有效、快捷、简便的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通过热水喷施组件与清洗组件协同实现自动清洗泵座出料口,通过清洗组件、回收池与清洗液回收系统协同实现自动回收清洗液,从而实现高效自动清洗,以提高整个清洗过程的效率。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热水喷施组件,所述热水喷施组件包括与泵座出料口同轴设置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座与热水供应系统连通设置,所述输送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布水喷头,所述输送管外侧套设清洗组件以及回收池,所述清洗组件外圆面与所述泵座出料口内壁面贴合设置,所述清洗组件内端相对所述输送管固定设置,所述清洗组件外端相对所述输送管外壁滑动设置,所述回收池设置于所述清洗组件外端一侧,所述回收池的端口对应贴合支撑于所述泵座出料口端口设置,所述回收池底部设置排水口用于连通清洗液回收系统;所述输送管相对所述回收池中心轴孔滑动设置,所述输送管的进水端通过动力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抽水泵座端口转动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上卡块以及下卡块,所述上卡块相对所述输送管外壁套装卡设固定,所述下卡块相对所述输送管外壁套装滑动设置,所述上卡块与下卡块之间通过折叠防水套相连,所述上卡块外侧固定套设有上压板,所述下卡块外侧固定套设有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设置有柔质清洗块。
6.进一步地,所述柔质清洗块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上下端面的导流槽。
7.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均为波纹板。
8.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的凸棱顶部以及所述下压板的凹槽底部均开设有若干滤孔。
9.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中心支撑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喷头本体上环绕于所述挡水板支柱部分开设有若干喷口,所述挡水板的板体部分罩设于
所述喷口上方。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通过热水喷施组件对泵座出料口内壁喷施热水,协同清洗组件对泵座出料口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通过清洗组件自动反复压缩复原,挤压清洗组件内清洗液,协同回收池以及清洗液回收系统,提高清洗液回收效率;进而提高清洗整个过程的效率,缩短组件更换时间,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通过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保证清洗质量。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清洗装置的结构图;
12.附图2为自动清洗装置相对泵座出料口的位置结构剖视图;
13.附图3为布水喷头的结构剖视图;
14.附图4为上、下压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6.如附图1-4所述的一种纺丝组件更换用泵座出料口高效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热水喷施组件1,所述热水喷施组件1包括与泵座出料口4同轴设置的输送管11,所述输送管11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座12与热水供应系统连通设置,所述输送管11的出水端设置有布水喷头13,所述输送管11外侧套设清洗组件2以及回收池3,所述清洗组件2外圆面与所述泵座出料口4内壁面贴合设置,所述清洗组件2内端相对所述输送管11固定设置,所述清洗组件2外端相对所述输送管11外壁滑动设置,所述回收池3设置于所述清洗组件2外端一侧,所述回收池3的端口对应贴合支撑于所述泵座出料口4端口设置,所述回收池3底部设置排水口31用于连通清洗液回收系统;所述输送管11相对所述回收池3中心轴孔滑动设置,所述输送管11的进水端通过动力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抽水泵座12端口转动设置;
17.其中,热水喷施组件用于将热水布施到泵座出料口的内壁上:首先由热水供应系统制备并持续供应95-100℃的热水,再由抽水泵座抽取后,通过输送管向泵座出料口内输送热水,最终通过布水喷头将热水均匀布施到泵座出料口的内壁上;
1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热水供应系统包括热水制备系统以及热水输送系统,所述热水制备系统由加热水桶、电热棒、补充水的浮球阀、液位计、测温不锈钢套管组成;所述热水输送系统由微型泵、吸水管、不锈钢滤网罩、压力表、输送泵组成。
1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布水喷头13包括喷头本体131,所述喷头本体131中心支撑设置有挡水板132,所述喷头本体131上环绕于所述挡水板132支柱部分开设有若干喷口133,所述挡水板132的板体部分罩设于所述喷口133上方;
20.当热水到达喷头本体时,通过若干喷口喷出,喷施于挡水板上,通过挡水板改变热水流向,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挡水板可采用伞状结构,水流沿内伞面流动,在挡水板边缘延伸形成环形水幕,可保证热水的均匀喷施,喷口可以以任意角度布设,保证形成的水幕均匀即可,另外可通过设置调节阀来调节喷施水量;采用挡水板改变水向形成水幕来布施热水,能够避免直接喷施于泵座内壁上形成溅射,造成带有残料的清洗液到处飞溅的现象,保证经热水热化溶解的残料能顺着水流流入到回收池,以便回收处理。
21.清洗组件则用于协同热水喷施组件对泵座出料口内壁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首先通过热水喷施组件进行一端时间的预热喷施,再通过电机驱动输送管转动,从而带动清洗组件转动,使得清洗组件的外圆面相对泵座出料口内壁贴合转动,从而带离内壁上的残料,进而提高清洗效率,最终由热水流带动残料沿清洗组件与内壁的间隙之间落入回收池内;
22.清洗组件还用于与回收池以及清洗液回收系统协同加快清洗液回收速度:通过气缸带动抽水泵座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输送管相对所述回收池中心轴孔往复滑动,此时,清洗组件内端跟随输送管运动,而清洗组件外端则抵住回收池端口处,由于回收池相对泵座出料口贴合固定,则使得随着输送管的往复运动,清洗组件实现反复的压缩复原,从而挤压出清洗组件内的清洗液,被挤出的清洗液流入回收池内;通过反复挤压以加快清洗液的回收效率;
2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清洗液回收系统由管道过滤器、快装接口、耐高温软管、过滤器以及回水阀组成。
2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清洗组件2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上卡块21以及下卡块22,所述上卡块21相对所述输送管11外壁套装卡设固定,所述下卡块22相对所述输送管11外壁套装滑动设置,所述上卡块21与下卡块22之间通过折叠防水套23相连,所述上卡块21外侧固定套设有上压板24,所述下卡块22外侧固定套设有下压板25,所述上压板24与所述下压板25之间设置有柔质清洗块26;
25.其中,通过上卡块可带动上压板跟随输送管一起运动,而下压板则通过轴承相对回收池中心轴承座卡设,随着输送管的运动则使得上压板相对下压板运动,从而挤压柔质清洗块,以挤压柔质清洗块内的清洗液,柔质清洗块可采用清洗海绵。
2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柔质清洗块26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上下端面的导流槽261;
27.通过设置的导流槽,在柔质清洗块转动的过程中,导流槽刮动泵座出料口内壁上的水流,使得由热水溶解残料后生成的清洗废液汇聚于导流槽内,并沿导流槽向回收池流动,可保证清洗质量。
2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上压板24与所述下压板25均为波纹板;所述上压板24的凸棱241顶部以及所述下压板25的凹槽251底部均开设有若干滤孔
29.采用波纹板对柔质清洗块进行挤压,利用波纹板的凹凸落差增强挤压效果,且在上压板24的凸棱241顶部开设滤孔,可使得挤压出的清洗液由滤孔流出,从上压板凸棱的顶部向两侧凹槽流动,随着上压板的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最终由凹槽两侧端口甩出,避免挤出的清洗液重新渗透入柔质清洗块内,而在下压板25的凹槽251底部开设滤孔,则可使得挤压出的清洗液由滤孔直接流入下方的回收池内,进而提高清洗液回收效率。
30.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热水喷施组件与清洗组件协同实现自动清洗泵座出料口,通过清洗组件、回收池与清洗液回收系统协同实现自动回收清洗液,从而实现高效自动清洗,既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又提高了清洗液回收的效率,以提高整个清洗过程的效率;
31.另外,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回收池相对机械臂安装,当将纺丝组件拆卸后,利用机械臂带动清洗装置对应伸入泵座出料口内,进行自动清洗,从而缩短组件更换时间,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且清洗液的合理高效回收也保证了清洗质量,实现了绿色生产。
32.经过经济指标分析,采用本技术的清洗装置,单纺位设备的产能增加5%,组件一次清洗合格率达到99%,纺丝效益增加800元/吨。按年产10万吨计算,产值增加5.5%。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同样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