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0: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散热 结构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包括机体和为机体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其中,发动机通常都设置在无人机机壳的内部,由于无人机机壳内部始终处于封闭的状态,在发动机工作时,往往会存在发动机工作温度偏高的情况,容易导致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3.由于现有发动机设置在机壳内,导致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为解决发动机工作温度偏高的问题还容易想到将发动机设于机体外部,避免发动机散热的热量被封闭在机壳内。但是,简单的将发动机布置在机体外,不利于发动机与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无法满足发送机的散热要求,因此,即便是将发动机设置在机体外也需要对发动机布置位置进行合理设置,使发动机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解决散热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驱动件,散热结构包括位于机体底部且用于支撑驱动件的悬架组,所述悬架组在驱动件与机体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所述悬架组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散热间隙连通。
6.因悬架组位于机体的底部,且悬架组对驱动件进行支撑,使得驱动件悬挂在机体的底部。当驱动件散热时,热量会向机体散发,因悬架组在驱动件与机体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使得热量散发至散热间隙,因悬架组上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与散热间隙连通,使得散热间隙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向外散出。进一步来说,散热孔的设置使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气流能够在散热间隙内流通,当驱动件散发的热量流动至散热间隙时,气流会在散热间隙内进行热交换,使得容纳间隙内的热量及时散出,避免热量聚集在驱动件与机体之间,由此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其中,驱动件为现有技术,即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或者发动机。
7.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悬架组包括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所述第一悬架与第二悬架对称设置形成上述散热间隙。该结构使得驱动件散发的热量顺畅上升,避免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对热量的散发造成阻挡。
8.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均包括散热架和用于连接驱动件的连接架,所述散热架位于连接架的顶部,两个所述散热架之间形成上述散热间隙。将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分体设置,因驱动件与连接架相连,故通过更换或者调节散热架的高度,该结构使得驱动件与机体之间的间隙可调,保证驱动件与机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热
量直接传递至机体,且为散热间隙内的散热留有空间。
9.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贯穿设置形成上述散热孔。因由驱动件散发的热量会传递至两个散热架之间,故在散热架上开设散热孔,使得两个散热架之间热量能够及时散出,由此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
10.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架包括竖直设置且呈板状的散热部,所述散热孔开设于散热部的侧面上,两个所述散热部之间的间隙大于两个连接架之间的间隙。安装部形状规整,降低无人机飞行时的风阻,将散热孔开设在安装部的侧面上,使得气流顺畅的在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流通。通过间隙的变化,使得热量的流通面积变化,以加快热量流动至散热间隙的速度。
11.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位于散热间隙内。散热板的设置进一步加快散热间隙内热量的热交换速度。
12.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板呈长条状且水平设置,所述散热板的两端均朝向散热孔设置。因散热板所起的作用就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速度,而散热孔使得气体流通,通过合理设置散热板与散热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散热板能快速与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且保持散热板的散热性能,由此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
13.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架上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散热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因热量是向上流动的,将散热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使得驱动件散发的热量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始终有外界的气流通过散热孔流入与其进行热交换,由此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
14.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架与连接架之间设有用于减振的第一减振垫。因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且驱动件与连接架相连,故驱动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连接架传递至散热架上,使得散热架所受的振动小于实际所需承受的,进而减少传递至机体的振动。
15.在上述的无人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机体上设有连接件,所述悬架组通过连接件与机体相连,所述悬架组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用于减振的第二减振垫。第二减振垫使得连接件所受的振动小于实际所需承受的,由此进一步减少传递至机体的振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7.1、驱动件通过悬架组与机体相连,驱动件与机体之间的热量通过散热间隙、散热孔散出,且当无人机飞行时,气流可由散热孔流入散热间隙内与散热间隙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以尽可能避免驱动件散热的热量传递至机体,由此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
18.2、将驱动件悬挂设置,当驱动件产生的振动通过悬架组向机体传递时,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对该振动进行缓冲,由此尽可能削弱机体实际所需承受的振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无人机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a。
21.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b。
22.图4是图1的爆炸图。
23.图中,1、机体;
24.3、悬架组;31、散热孔;32、第一悬架;33、第二悬架;
25.4、散热间隙;
26.5、散热架;51、散热部;52、挂耳;53、抵靠部;
27.6、连接架;
28.7、散热板;
29.8、第一减振垫;
30.9、连接件;
31.10、第二减振垫;
32.11、螺栓;
33.1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5.如图1所示,本无人机的散热结构,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驱动件,散热结构包括悬架组3和用于散热的散热板7。
36.如图1所示,悬架组3位于机体1的底部,悬架组3包括第一悬架32和第二悬架33,第一悬架32与第二悬架33对称设置。第一悬架32和第二悬架33均包括散热架5和用于连接驱动件的连接架6,散热架5位于连接架6的顶部,两个散热架5之间形成散热间隙4,散热板7位于散热间隙4内。
37.如图2、图3所示,散热架5具有位于底部的抵靠部53,连接架6包括位于顶部的凸台12,抵靠部53与凸台12之间设有用于减振的第一减振垫8,机体1还包括螺栓11,螺栓11穿过抵靠部53、第一减振垫8与凸台12固连;机体1上设有连接件9,散热架5还具有位于顶部的挂耳52,挂耳52与连接件9之间设有用于减振的第二减振垫10,螺栓11穿过挂耳52、第二减振垫10 与连接件9固连。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9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悬架32和第二悬架33分别与两个连接件9固连,实际生产中,连接件9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六个。
38.如图1所示,散热架5包括竖直设置且呈板状的散热部51,两个散热部51之间的间隙大于两个连接架6之间的间隙。散热部 51的侧面上开设有散热孔31,散热孔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散热孔31的数量为两个,实际生产中,散热孔3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四个,所述散热孔3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散热孔31均与散热间隙4连通。散热板7呈长条状且水平设置,散热板7的两端均朝向散热孔31设置。
39.当无人机飞行时,气流由散热孔31流入散热间隙4,而驱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会上升至散热间隙4,散热间隙4内的热量会与外界的气流进行热交换,散热板7一方面阻隔驱动件产生的热量继续向机体1传递,另一方面加快散热间隙4内热量的热交换速度,由此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性能。
4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4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体1、驱动件、悬架组3、散热孔 31、第一悬架32、第二悬
架33、散热间隙4、散热架5、散热部 51、挂耳52、抵靠部53、连接架6、散热板7、第一减振垫8、连接件9、第二减振垫10、螺栓11、凸台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