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多功能 拉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拉索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拉索其主要结构有钢绞线、索锚具、索头等。
3.现有的无人机大多只具备简单的飞行和跟拍功能,具有功能性的无人机可以运输物品,但功能比较单一,没法满足人们用无人机运输不同形状物品的需求,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除此之外,无人机受到本身体积的影响,不能运输相对较大的物体,因此,急需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机头,所述机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箱和机头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飞行装置,所述机箱和机头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落地架,所述落地架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保护块,所述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滑轨的右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外环,所述滑轨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外杆的矩形孔内壁插接有内杆,所述外杆的外壁套接有索口,所述索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扣。
6.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位置高于齿条的高度,所述侧槽的高度和长度小于滑轨的高度和长度。
7.优选的,所述外环和索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外环和索口的直径大于外杆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外环和索口的内壁套接有外杆,所述滑轨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等距圆孔。
9.优选的,所述飞行装置包括扇叶、支撑杆和连接杆,所述飞行装置的高度高于落地架的高度,所述保护块均匀地分布在落地架的四角处。
10.优选的,所述机箱和机头的宽度相同,所述内杆的宽度小于滑轨左侧圆孔直径。
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多功能拉索无人机,通过设置外杆、滑轨、电机和齿轮,有利于在使用时控制外杆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运输不同体积和不同形状物品的需求,减少了无人机使用的局限性,丰富了无人机的功能和结构,十分实用。
13.2、该多功能拉索无人机,通过设置索口、绳索和固定扣,有利于对不同体积的物品借助绳子进行固定,可以运输相对比较大的物体,当拉索部分有所损坏时,可以直接更换损坏部分,减少使用者的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机箱;101、机头;102、摄像头;2、滑轨;201、挡板;202、电机;203、齿轮;204、齿条;205、侧槽;206、滑杆;207、连接板;3、滑轮;301、外杆;302、内杆;303、外环;304、索口;305、绳索;306、固定扣;4、飞行装置;5、落地架;501、保护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如图1

4所示,一种多功能拉索无人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机头101,机头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2,机箱1和机头1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飞行装置4,机箱1和机头10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落地架5,落地架5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保护块501,机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2,滑轨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01,挡板2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02,电机202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3,滑轨2的右侧开设有侧槽205,侧槽20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206,滑杆20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204,齿条2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7,连接板20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外环303,滑轨2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轮3,滑轮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外杆301,外杆301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孔,外杆301的矩形孔内壁插接有内杆302,外杆301的外壁套接有索口304,索口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绳索305,绳索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扣306。
20.挡板201的位置高于齿条204的高度,侧槽205的高度和长度小于滑轨2的高度和长度,有利于在操作时使齿条204可以前后滑动,也有利于通过侧槽205内壁的滑杆206对齿条204进行约束。其中齿条204的长度应与滑轨2的长度相当,挡板201上可预先开设供齿条204穿过的通孔,保证齿轮203转动时,齿条具有足够的长度带动滑杆206在整个侧槽内滑移。
21.外环303和索口304的直径相同,外环303和索口304的直径大于外杆301的直径,有利于便于更换外环303和索口304,方便使用者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节约使用成本。
22.外环303和索口304的内壁套接有外杆301,滑轨2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等距圆孔,通过滑轨2左侧的等距圆孔有利于对内杆302进行固定,防止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增加结构的安全性。
23.飞行装置4包括扇叶、支撑杆和连接杆,飞行装置4的高度高于落地架5的高度,保
护块501均匀地分布在落地架5的四角处,有利于保证无人机飞行器的飞行效果,防止在降落时对无人机本体造成损坏,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24.机箱1和机头101的宽度相同,内杆302的宽度小于滑轨2左侧圆孔直径,有利于减小飞行阻力,保证在飞行过程中内杆302在圆孔的内壁。
25.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多功能拉索无人机进行工作时,首先用手把内杆302上表面的螺丝旋转脱离,向右侧推动内杆302,使内杆302脱离滑轨2左侧圆孔内壁,然后用拉索无人机的遥控器打开电机202的开关,电机202的输出端转动,带动齿轮203进行旋转,齿轮203与齿条204相互啮合,齿轮203会推动齿条204向正面方向运动,经过连接板207和外环303的约束作用,外杆301会向正面方向运动,把外杆301调整到合适的宽度,使内杆302左端插入滑轨2左侧的圆孔,再次通过螺丝对内杆302进行固定,最后,把固定扣306左右两侧的螺丝进行拆卸,将需要运输的物品打包好穿入螺丝的上表面,再次旋转固定,此时完成多功能拉索无人机工作流程。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