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6-01 2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余热 回收 火力发电 蒸汽 装置
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能源持续供应,进而开始采用风力以及火力等发电的方式来进行供能,现有的大多数火力发电设备都不重视锅炉中排放出蒸汽所携带的余热,由于蒸汽中的含热量较高,任其排放导致大量热量的浪费,加大了火电气液的成本,不符合节能的现代化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重视锅炉中排放出蒸汽所携带的余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发电设备和水泵,所述发电设备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发电设备的上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导热口,且导热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另一端外接有外接水管,所述发电设备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发电设备内壁延伸至第二套筒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铜片。

优选的,所述导热口的内壁中设置有隔腔,且隔腔设置为真空状态。

优选的,所述导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铜板,且金属铜板设置在导热口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金属铜板的纵切面设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热口上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纵切面设置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热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预留孔的上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导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皆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叶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竖杆,且竖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刷环,两组所述竖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侧节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筒的底端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且旋钮的纵切面设置为v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将出气口产生内部蒸汽中的热量输送至装置左侧,实现对蒸汽余热对接利用,使得进水口中输入的水得到预热,提高火电发电能量的损耗,进而提高蒸汽系统的热量利用率;

通过设置有滑块和刷环,使用过程中,蒸汽带动叶轮不断转动,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与预留孔进行重合和错位,有效降低的导热口内部蒸汽流通速率,进而使得蒸汽在导热口内部的停滞时间较长,提高使用者对蒸汽的利用效率,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连接块,实现对第一套筒内壁水垢的去除,提高第一套筒的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和预留孔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口和第一套筒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发电设备;2、进水口;3、出气口;4、导热口;5、第一套筒;6、进水管;7、外接水管;8、水泵;9、第二套筒;10、出水管;11、导热铜片;12、隔腔;13、金属铜板;14、挡板;15、竖杆;16、刷环;17、连接块;18、旋钮;19、固定板;20、预留孔;21、转动轴;22、叶轮;23、滑槽;2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火力发电用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发电设备1和水泵8,发电设备1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2,发电设备1的上侧开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导热口4,且导热口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的另一端外接有外接水管7,发电设备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水泵8,且水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口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9,水泵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且出水管10贯穿发电设备1内壁延伸至第二套筒9的内部,出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套筒5的外侧,第二套筒9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铜片11,导热铜片1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吸热性,加快热量传输的时间,提高对进水口2内部水分的预热效果;

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导热口4的内壁中设置有隔腔12,且隔腔12设置为真空状态,隔腔12的设置,加快导热口4内部蒸汽热量的传输速度,加快对第一套筒5内部水分的加热速度,提高对蒸汽余热回收的效率。

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导热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铜板13,且金属铜板13设置在导热口4内壁的左右两侧,金属铜板13的纵切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两组弧形设置的金属铜板13,因其具有良好的吸热性能,弧形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实现将蒸汽中的热量传输至第一套筒5内部的水分之中。

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所示,导热口4上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且挡板14的纵切面设置为倾斜结构,汽输送至导热口4内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断与挡板14相接触,由于挡板14设置为倾斜状,使得蒸汽受力再次落入导热口4的内部进行对第一套筒5水分的加热,提高对余热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附图2和附图5所示,导热口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且固定板19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孔20,预留孔20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在固定板19的内部,预留孔20的上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21,且转动轴2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叶轮22,导热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23,且滑槽23的内部皆插设有滑块24,滑块24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叶轮22相连接,蒸汽输送的过程中不断与叶轮22相接触,使得与叶轮22相连接的转动轴21受力发生转动,叶轮22转动时,与叶轮22相连接的滑块24在滑槽23内部不断滑动,实现对叶轮22的限位,叶轮22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预留孔20与固定板19内部开设的预留孔20不断进行错位和重叠,实现对蒸汽的定量输送,使得蒸汽在导热口4内部的停滞时间较长,提高对第一套筒5内部水分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第一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竖杆15,且竖杆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刷环16,两组竖杆15的底端贯穿第一套筒5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且连接块17的外侧节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套筒5的底端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连接块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且旋钮18的纵切面设置为v型结构,长时间使用后,可通过转动旋钮18,使得与旋钮18相连接的连接块17同时受力,连接块17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一套筒5底端的孔洞进行螺纹配合,此时连接块17不再与孔洞相接触,此时可通过拉动竖杆15,使得与竖杆15相连接的刷环16不断对第一套筒5内壁进行刮拭,实现对第一套筒5内壁水垢的去除,有效提高第一套筒5的导热效率,当需要使用时,即可向上推动旋钮18,使得与旋钮18相连接的连接块17与孔洞相接触,通过转动连接块17,使得连接块17与孔洞内壁开设的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实现对第一套筒5密封。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通过外接水管7将进水管6内部外接一定容积水分,利用水泵8将外接水管7中的水分输送至第一套筒5的内部,发电设备1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出气口3输送至导热口4之中,蒸汽对第一套筒5内部储存的水分进行加热,蒸汽输送的过程中不断与叶轮22相接触,使得与叶轮22相连接的转动轴21受力发生转动,叶轮22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预留孔20与固定板19内部开设的预留孔20不断进行错位和重叠,实现对蒸汽的定量输送,有效减缓了蒸汽的流通速率,使得蒸汽在导热口4内部的停滞时间较长,蒸汽输送至导热口4内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断与挡板14相接触,使得蒸汽受力再次落入导热口4的内部进行对第一套筒5水分的加热。

随后,水泵8在工作时,通过出水管10将第一套筒5内部的水分输送至第二套筒9的内部,实现对进水口2内部水分的预热,通过水泵8的工作,实现对水分的循环利用,长时间使用后,可通过转动旋钮18,使得与旋钮18相连接的连接块17同时受力,连接块17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一套筒5底端的孔洞进行螺纹配合,此时连接块17不再与孔洞相接触,此时可通过拉动竖杆15,使得与竖杆15相连接的刷环16不断对第一套筒5内壁进行刮拭,实现对第一套筒5内壁水垢的去除,有效提高第一套筒5的导热效率,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