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4: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分拣 配货 自动化 系统


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配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自动化分拣系统中,通过分拣小车搭载包裹移动至该包裹对应的卸货口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包裹的自动分拣。而将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与包裹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能够直接通过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确认对应的卸货口,从而提高卸货的准确率。然而在对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与包裹信息进行绑定之前,对分拣小车身份信息进行识别时,往往是在分拣系统的固定位置设置分拣小车身份识别装置,利用该装置基于plc技术对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再根据线体的移动速度对经过扫码台的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进行推断,最后基于推断的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与经过扫码台获取的包裹信息进行绑定。而由于这种推断经过扫码台的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的方式存在不稳定性,因此目前对于分拣小车的身份信息与包裹的身份信息的绑定的准确度较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小车身份信息与包裹信息正确绑定的效率不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拣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小车身份信息与包裹信息正确绑定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5.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拣系统,包括移动装置、光电传感器、红外通信装置、扫描装置以及中控装置,其中:
6.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内,与所述中控装置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装置,并在检测到所述移动装置经过所述信息绑定区域时,向所述中控装置发送所述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
7.所述移动装置,用于搭载运输对象并将所述运输对象输送至所述分拣系统上预设的目的地;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标识,所述运输对象上设置有第二标识;
8.所述红外通信装置与所述中控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红外通信装置用于与经过所述信息绑定区域的所述移动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所述中控装置;
9.所述扫描装置设置于所述信息绑定区域内,与所述中控装置电连接,用于对经过所述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所搭载的运输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所述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
10.所述中控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以及是否接收到所述扫描装置发送的所述移动装置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若是,则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进行绑定。
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红外通信装置和第二红外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信息绑定区域内,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用于在所述分拣系统中广播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所属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
13.所述第一红外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所广播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所述中控装置;
14.所述中控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存在所述移动装置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情况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
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拣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布于所述信息绑定区域内。
1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扫码台,所述信息绑定区域为所述扫码台所处区域,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扫码台的两侧。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扫码台的入口位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扫码台的出口位置,所述中控装置还用于在依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确定存在移动装置经过所述扫码台。
1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卸货口,所述红外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三红外通信装置,所述第三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卸货口。
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装置还用于在绑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从所卸货口中确定所述运输对象的目标卸货口,并连通设置于所述目标卸货口的所述第三红外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的通信,以指示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目标卸货口。
2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设置于所述目标卸货口的所述第三红外通信装置;
21.设置于所述目标卸货口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广播的第一标识后,与所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通信,指示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目标卸货口。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装置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所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和/或所述扫描装置发送的所述移动装置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时,根据所述移动装置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记录错误信息。
2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为分拣小车,所述运输对象为包裹。
2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分拣系统,包括:移动装置、光电传感器、红外通信装置、扫描装置以及中控装置,光电传感器,设置于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电连接;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装置,并在检测到移动装置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向中控装置发送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移动装置,用于搭载运输对象并将运输对象输送至分拣系统上预设的目的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标识,运输对象上设置有第二标识;红外通信装置与中控装置
通信连接,红外通信装置用于与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至中控装置;扫描装置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电连接,用于对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所搭载的运输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中控装置在接收到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以及是否接收到扫描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若是,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绑定。其实现了移动装置的身份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利用光电传感器辅助中控装置完成移动装置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从而提高了移动装置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的准确率和效率。
25.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分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29.除另作定义外,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具有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具备一般技能的人所理解的一般含义。在本技术中的“一”、“一个”、“一种”、“该”、“这些”等类似的词并不表示数量上的限制,它们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体,其目的是涵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和系统、产品或设备并未限定于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而可包括未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或者可包括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模块(单元)。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不限定于物理的或机械连接,而可以包括电气连接,无论是直接连接还是间接连接。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字符“/”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对相似对象进行区分,并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分拣系统10,包括:移动装置12、光电传感器14、红外通信装置、扫描装置18以及中控装置20,其中:
31.光电传感器14,设置于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20电连接;光电传感器14用于检测移动装置12,并在检测到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向中控装置20发送移动装置12的经过信号;
32.移动装置12,用于搭载运输对象并将运输对象输送至分拣系统上预设的目的地;移动装置12上设置有第一标识,运输对象上设置有第二标识;
33.红外通信装置与中控装置20通信连接,红外通信装置用于与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
移动装置12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至中控装置20;
34.扫描装置18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20电连接,用于对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所搭载的运输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
35.中控装置20在接收到移动装置12的经过信号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以及是否接收到扫描装置18发送的移动装置12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若是,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绑定。
36.其中,该光电传感器14设置于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内,在移动装置12经过该光电传感器14时,将所产生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使与该光电传感器14电连接的中控装置20接收到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经过信号。另外地,中控装置20还与红外通信装置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与分拣系统其他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中控装置20可以通过红外通信装置,接收移动装置12所发送的信号,从而获取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
37.具体地,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可以为该移动装置12的身份信息。另外,红外通信装置可以包含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和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该移动装置12可以搭载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移动于该分拣系统10,具体地,可以在该分拣系统的交叉带上移动。该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在随移动装置12移动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间在该分拣系统中广播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当移动装置12接近中控装置20所连接的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时,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的信息将被该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接收,进而被该中控装置20获取。此外,中控装置20所连接的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也可以主动在分拣系统10中广播,当移动装置12搭载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移动至该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的信号广播范围内时,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将接收到该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的广播信号,并向该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发送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从而使中控设备能够接收到该第一标识。另外地,该移动装置12所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将被扫描装置18获取。其中,该扫描装置18可以为任意一种扫码设备,例如扫码枪,该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可以以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形式固定于该运输对象的表面。另外地,运输对象上也可以固定设置包含第二标识的标签,扫描装置18通过对该标签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该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
38.另外地,为了实现移动装置12与运输对象的准确绑定,避免移动装置12和/或其搭载的运输对象因信息获取错误而产生的误绑,中控装置20所连接的红外通信装置和扫描装置18可以设置于该分拣系统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中,以使中控装置20能够在预设的时间段内依次接收到该红外通信装置所发送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以及该扫描装置18所获取的该移动装置12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从而对该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进行绑定。进一步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也可以分别由红外通信装置和扫描装置18发送给中控装置20之外的其他数据处理装置,由其他数据处理装置将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绑定后的信息发送至中控装置20进行处理。
39.该分拣系统10的移动装置12具体可以为用于包裹运输的分拣小车,该移动装置12所搭载的运输对象具体可以为包裹。另外,该分拣系统10的中控装置20可以为一个服务器或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以分拣小车为例对该分拣系统10的信息绑定方法进行说明:
40.分拣小车搭载红外通信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包裹移动于分拣系统10的交叉带上。在
分拣小车经过分拣系统10的扫码台时,设置于该扫码台的光电传感器向中控装置20发送该分拣小车的经过信号。中控装置20在基于该经过信号确定该分拣小车经过扫码台后,判断是否接收到该分拣小车的第一标识,以及该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若是则绑定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并通过红外通信装置为该分拣小车指示对应的卸货口,否则确认该分拣小车的第一标识和/或包裹的第二标识识别失败,基于经过信号获取的时间记录错误信息,并通知分拣系统的异常处理装置对未指定卸货口的分拣小车进行处理。
41.通过在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设置光电传感器14,以检测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并确定是否在该移动装置12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时完成移动装置12和运输对象的身份信息绑定。相比目前通过推断移动装置身份信息来实现移动装置于运输对象的身份信息绑定方法,上述分拣系统10所提供的身份信息绑定方式能够提高移动装置身份信息识别的准确率,从而避免误绑。
42.上述分拣系统10,包括:移动装置、光电传感器、红外通信装置、扫描装置以及中控装置,光电传感器,设置于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电连接;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装置,并在检测到移动装置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向中控装置发送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移动装置,用于搭载运输对象并将运输对象输送至分拣系统上预设的目的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标识,运输对象上设置有第二标识;红外通信装置与中控装置通信连接,红外通信装置用于与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至中控装置;扫描装置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与中控装置电连接,用于对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所搭载的运输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中控装置在接收到移动装置的经过信号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以及是否接收到扫描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若是,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绑定。其实现了移动装置的身份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利用光电传感器辅助中控装置完成移动装置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从而提高了移动装置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的准确率和效率。
43.另外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红外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和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其中,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设置于移动装置12上。
44.其中,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的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与中控装置20电连接,能够接收设置于移动装置12上的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所发送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从而能够使中控装置20在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直接接收到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而无需对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的身份信息进行推断。
45.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用于在分拣系统10中广播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所属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用于接收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所广播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给中控装置20;中控装置20还用于在光电传感器14检测到存在移动装置12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情况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发送的移动装置的第一标识。
46.其中,中控装置20在确定移动装置12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后,若接收到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则可以确认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获取成功,否则,则证明未能在该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获取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从
而无法绑定该移动装置12和运输对象的身份信息。
47.另外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系统10包括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布于信息绑定区域内。
48.通过将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布于信息绑定区域内,可以更为准确地获取到移动装置12从进入该信息绑定区域到离开该信息绑定区域的信号,从而可以判断移动装置12在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
49.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系统10还包括扫码台,信息绑定区域为扫码台所处区域,光电传感器14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扫码台的两侧。
50.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扫码台的入口位置,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扫码台的出口位置,中控装置20还用于在依次接收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确定存在移动装置12经过扫码台。
51.另外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系统10还包括卸货口,红外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三红外通信装置,第三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卸货口。
52.分拣系统10中可以包含多个卸货口,通过未每个卸货口设置对应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卸货口于移动装置12的通信,从而为移动装置12指示对应的卸货口,提高分拣效率。
53.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控装置20还用于在绑定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后,根据第二标识从所卸货口中确定运输对象的目标卸货口,并连通设置于目标卸货口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与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的通信,以指示移动装置12到达目标卸货口。
54.具体地,中控装置20在完成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绑定后,基于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查询该运输对象对应的分拣系统10的卸货口,将与该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绑定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发送给对应的卸货口的第三通信装置。对应的第三通信装置在接收到第二通信装置广播的第一标识后,在确认与中控装置20发送的第一标识一致后,与该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完成运输对象的卸载,从而提高分拣的准确率和效率。
55.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控装置20还用于将第一标识发送至设置于目标卸货口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目标卸货口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广播的第一标识后,与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通信,指示移动装置12到达目标卸货口。
56.另外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控装置20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和/或扫描装置18发送的移动装置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时,根据移动装置12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记录错误信息。
57.具体地,中控装置20在确定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后,没有接收到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和/或扫描装置18的第二标识,则确认此次身份信息绑定失败。可以根据该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来记录错误信息。另外地,若在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时,接收到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或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其中之一,也可以将该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记录在错误信息中。另外地,若移动装置12未完成与运输对象的身份信息绑定,则该移动装置12将会移动至分拣系统的异常卸货口进行卸货。
58.上述分拣系统10,将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设置于信息绑定区域内,将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设置于移动装置12上,从而能够使中控装置20在移动装置12经过信息绑定区域
时,直接接收到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而无需对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的身份信息进行推断;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接收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所广播的第一标识,并将该第一标识发送给中控装置20,中控装置20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存在移动装置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情况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红外通信装置161发送的第一标识,从而实现对经过信息绑定区域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的准确获取;分拣系统10包括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布于信息绑定区域内,从而可以判断移动装置12在经过该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该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分拣系统10还包括卸货口,红外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三红外通信装置,第三红外通信装置设置于卸货口,中控装置20还用于在绑定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后,根据第二标识从所卸货口中确定运输对象的目标卸货口,并连通设置于目标卸货口的第三红外通信装置与第二红外通信装置162的通信,以指示移动装置12到达目标卸货口,从而提高分拣系统10的分拣效率;中控装置20在没有接收到红外通信装置发送的移动装置12的第一标识,和/或扫描装置18发送的移动装置12搭载的运输对象的第二标识时,根据移动装置12经过预设的信息绑定区域的时间,记录错误信息;其利用光电传感器14辅助中控装置20完成移动装置12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从而提高了移动装置12与运输对象的信息绑定的准确率和效率。
59.应该明白的是,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这个应用,而不是用来对它进行限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本技术保护区域。
60.显然,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些例子或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况,但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和漫长的,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技术披露的技术内容进行的某些设计、制造或生产等更改仅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被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足。
[0061]“实施例”一词在本技术中指的是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短语出现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意味着与其它实施例相互排斥而具有独立性或可供选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或隐含地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结合。
[006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保护区域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区域。因此,本技术的保护区域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