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 体式 空气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2.在空气调节设备应用领域,传统空调是温度和湿度绑定处理,对于舒适性空调而言温度和湿度往往很难同时保证;其工作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新风和回风混合后通过蒸发器或表冷器,因蒸发器或表冷器温度低于混合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汽便冷凝析出,空气的含湿量下降同时温度降低,为防止空调空间的温度过低和结露,以及相对湿度控制的要求,经过蒸发器或表冷器降温除湿后的低温湿空气需通过冷凝器或其它热源的方式再热到要求的送风温度,使其相对湿度下降,最后由送风机送到空调处理空间;由于过度冷却和再热的原理性缺陷,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送风段和与送风段隔离设置的排风段,所述送风段内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形成新风通道、回风通道和将新风通道与回风通道的出风侧连通的混合通道,所述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新风口和回风口,所述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分别设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混合通道上设有送风口,且其内部设有送风机,所述排风段上设有第二新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段内设有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排风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一膨胀阀连接形成第一直膨系统,所述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压缩机和第二膨胀阀连接形成第二直膨系统。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旁通风阀,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前侧。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与第二压缩机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通道与回风通道上下设置或左右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包括定频压缩机和变容量压缩机;所述送风机和排风机分别采用定频风机、变频风机和调速风机的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旁通风阀包括手动风阀、电动开关量风阀和电动模拟量风阀。
10.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段内设有空气过滤器。
11.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静电过滤器。
12.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排风段的顶侧,所述第一新风口和回风口相对设置在送风段的两侧,所述送风口设置在送风段远离排风段的一侧。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在排风段内呈v型并列设置。
14.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带冷源、为压缩风冷式冷凝器及制冷剂膨胀式直接蒸发器配套组成的一体式全空气空调机组,包括送风段和排风段,无需冷却水及制冷水系统,省了冷却塔、冷却水泵、制冷水泵和相应管路,安装方便。
15.第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二个独立的冷却回路,可同时或分别独立运行,分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一台机组内实现空气处理的温湿分控;由于采用温湿分控,部分回风可以不需要处理到露点温度,因此可以通过压缩机的启停及变频灵活调节出风温度,无需再热,无传统机组的冷热抵消,大大提高了机组的能效,同时能确保满足送风的温湿度要求。
16.第三: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部分新风运行,当外界新风不适合采用或不需新风时时全回风运行,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三种工况工况下,均为温湿分控模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空气一体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送风段和排风段,送风段与排风段之间隔离设置,使得送风与排风互不影响。在送风段内由第一隔板18和第二隔板19分隔形成新风通道、回风通道和将新风通道与回风通道的出风侧连通的混合通道,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新风口14和回风口15,在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分别设有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均优选安装在第二隔板19上。在混合通道上设有送风口13,在混合通道的内部设有送风机6,在排风段上设有第二新风口17和排风口16,在排风段内设有第一冷凝器3、第二冷凝器11和排风机12,第一蒸发器4和第一冷凝器3与第一压缩机2和第一膨胀阀5连接形成第一直膨系统,第二蒸发器8和第二冷凝器11与第二压缩机7和第二膨胀阀9连接形成第二直膨系统。
21.在第一隔板18上设有旁通风阀10,旁通风阀10设置在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的前侧。旁通风阀10打开时,可将部分回风引入至新风通道内,通过调节旁通风阀10的开度,可调节通过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的风量为额定设计值,通过第一蒸发器4的风量负责部分热负荷和全部湿负荷,通过第二蒸发器8的风量负责其余部分热负荷。
2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直膨系统和第二直膨系统仅具有制冷工况,为了满足冬季使用需求,也可将第一蒸发器4和第一冷凝器3分别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压缩机2连接,第二蒸发器8和第二冷凝器11分别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与第二压缩机7连接,通过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可切换制冷剂的流向,使第一直膨系统和第二直膨系统具有热泵工况。为了满足冬季热泵工况下的湿度调节需求,可在送风段内设置加湿器,加湿器优选设置在送风机6的前侧。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通道与回风通道可以上下设置,也可以左右设置。第一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可以采用定频压缩机,也可采用变容量压缩机。送风机6和排风机12
分别采用定频风机、变频风机和调速风机的一种。旁通风阀10可以采用手动风阀、电动开关量风阀和电动模拟量风阀中的任意一种。为了提高送风质量,在送风段内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优选设置在第一蒸发器4的前侧。优选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静电过滤器。排风口16优选设置在排风段的顶侧,第一新风口14和回风口15优选相对设置在送风段的两侧,送风口13优选设置在送风段远离排风段的一侧。第一冷凝器3和第二冷凝器11在排风段内优选呈v型并列设置。
24.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新风通道主要对空气进行湿度处理,回风通道主要对空气进行温度处理,在一台机组内实现空气处理的温湿分控,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25.在送风段内,新风通过第一新风口14后与通过旁通风阀10的部分回风混合;然后通过第一蒸发器4进行冷却处理,处理后的混合风温度得到降低、绝对含湿量降低;然后在混合通道内与回风通道内的第二蒸发器8处理后的空气混合,经送风机6从送风口13送出到空调空间。回风通过回风口15后分成两路,部分回风通过旁通风阀10进入新风通道内与通过第一新风口14进入的新风混合;部分回风通过第二蒸发器8进行冷却处理,处理后的回风温度得到降低、绝对含湿量不变;然后在混合通道内与第一蒸发器4处理后的空气混合,经送风机6从送风口13送出到空调空间。
26.在排风段内,新风通过第二新风口17进入,再通过第一冷凝器3和第二冷凝器1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温度得到升高、绝对含湿量不变;最后经排风机12从排风口16送出到室外环境。
27.第一直膨系统用于对新风通道内的通过第一新风口14后的新风与通过旁通风阀10的部分回风的混合风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为:第一压缩机2启动,制冷剂经第一压缩机2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第一冷凝器3,放出热量至排风,制冷剂变为高压的液体,再经第一膨胀阀5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蒸发器4吸收混合风中的热量,制冷剂变为低压的气体,再回到第一压缩机2,完成制冷循环。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4中吸收混合风中的热量,混合风温度降低且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因此混合风中的水份冷凝析出,使混合风达到降温、除湿目的。
28.第二直膨系统用于对回风通道内的部分回风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为:第二压缩机7启动,制冷剂经第二压缩机7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第二冷凝器11,放出热量至排风,制冷剂变为高压的液体,再经第二膨胀阀9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蒸发器8吸收部分回风中的热量,制冷剂变为低压的气体,再回到第二压缩机7,完成制冷循环。制冷剂在第二蒸发器8中吸收部分回风中的热量,部分回风温度降低但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因此部分回风中的水份无冷凝析出,使部分回风仅达到降温目的。
29.机组通过控制旁通风阀10,调节通过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的风量为额定设计值,通过第一蒸发器4的的风量负责部分热负荷和全部湿负荷,通过第二蒸发器8的风量负责其余部分热负荷。夏季,室外高温高湿,从节能控制角度,最小新风量运行,当新风量偏小时,调节旁通风阀10的开度,部分回风通过旁通阀风阀10与新风混合后经过第一蒸发器4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当新风量和回风量在额定设计风量时,旁通风阀关闭,新风通过全部通过第一蒸发器4,回风全部通过第二蒸发器8;当外界新风污染或有病毒不适合取用时,机组全回风运行,内部旁通风阀10打开,部分回风通过旁通风阀10后通过第一蒸发器4进行降温除湿,承担全部湿负荷,部分回风通过第二蒸发器8调节温度后,与通过第一蒸发器4的处理
风混合。过渡季节,外界新风温湿度适宜时,机组可全新风运行,内部旁通风阀10打开,部分新风通过第一蒸发器4进行降温除湿,承担全部湿负荷,部分新风通过旁通风阀后再经第二蒸发器8调节温度,通过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8的风混合后由送风机送到空调房间。第二压缩机7依据机组检测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进行能量调节,通过启停或变频以满足机组的温度处理要求。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