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曲轴箱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车辆 总成 发动机 曲轴箱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箱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发动机曲轴箱,有嵌件式铸铝曲轴箱结构,上部分接气缸体,下部分接铸铝油底壳或冲压油底壳。为了保证机油能够顺利回流曲轴箱和油底壳中,避免由于机油剧烈飞溅导致的机油含气量大,以及保证整车大倾斜工况时能顺利吸油,需要在曲轴箱底部增加挡油板,并对曲轴箱和油底壳进行复杂的设计。
3.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曲轴箱和挡油板属于两个零件,零件数量多,装配工艺复杂和成本高;
5.2)整车在大倾斜等恶劣工况时,为能够吸附到机油,需要一个完全覆盖曲轴箱底部的挡油板和在油底壳设计深凹结构保证吸油;
6.3)为保证集滤器从油底壳底部吸附的机油含气量最低,现有设计无法保证机油直接回到机油液面以下,来减小机油中的含气量;
7.4)整车大幅度波动时,机油也会大幅度波动,导致含气量增加,现有设计需要挡油板和油底壳做有相应的复杂结构;
8.5)从曲轴箱到挡油板,再到油底壳,其中挡油板一般为冲压件,使用螺栓连接,连接刚度一般,导致拦截辐射噪音的能力一般,并且油底壳表面面积大,导致油底壳表面辐射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避免在整车大幅度颠簸时引起机油的大幅度波动;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在于避免回油与空气混合,并被带入机油中。
1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减弱曲轴部分传递的振动噪音。
12.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箱总成,包括曲轴箱本体以及与所述曲轴箱本体连接在一起的油底壳,所述曲轴箱本体包括壳体、挡油板以及多个挡筋;
13.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分隔出上容积腔和与所述上容积腔连通的下容积腔,所述下容积腔用于盛装机油,所述多个挡筋设置在所述下容积腔内。
14.可选地,所述多个挡筋相互交织在一起。
15.可选地,所述下容积腔的体积小于所述上容积腔的体积。
16.可选地,所述曲轴箱本体还包括:
17.第一回油道,其贯穿所述挡油板,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下容积腔和发动机缸体的第一回流口,以将从所述第一回流口回流的回油引流至所述下容积腔;
18.第二回油道,其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第二回流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挡油板且被所述挡油板封堵;
19.至少一个回油孔,开设于所述挡油板,用于将所述第二回油道的回油引流至所述
下容积腔;以及
20.引流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油道和所述至少一个回油孔之间,用于引流经由所述第二回油道的回油。
21.可选地,所述第一回油道的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容积腔的第一预定高度处。
22.可选地,每个所述回油孔的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容积腔的第二预定高度处。
23.可选地,所述壳体和所述挡油板构造为一体式铸造件。
24.可选地,所述多个挡筋集成在所述挡油板上。
25.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的曲轴箱总成。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用于盛装机油的下容积腔内设置多个挡筋,可以分割机油,防止机油剧烈波动,一方面可以避免机油甩出从而顺着曲轴箱侧壁上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油含气量。
27.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将第一回油道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下容积腔的第一预定高度处,将每个回油孔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下容积腔的第二预定高度处,且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能够保证回油经由第一回油道或回油孔可以被引流至下容积腔内的机油液面下方,如此可以使得回油直接进入到机油液面下方,避免回油与空气混合后带入机油中,从而进一步减少机油中的含气量,进而影响机油泵吸油性能。
28.进一步地,曲轴箱本体中各部件集成在一起,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附图说明
2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箱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3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箱本体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32.图中:1

曲轴箱本体,11

壳体,12

挡油板,13

挡筋,14

上容积腔,141

第一开口部,15

下容积腔,151

第二开口部,16

第一回油道,17

第二回油道,18

回油孔,19

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箱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箱总成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曲轴箱总成包括曲轴箱本体1以及与曲轴箱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油底壳(图中未示出),该曲轴箱本体1包括壳体11、挡油板12以及多个挡筋13。该挡油板12位于壳体11内,且将壳体11分隔出上容积腔14和与上容积腔14连通的下容积腔15,下容积腔15用于盛装机油,多个挡筋13设置在所述下容积腔15内。
34.车辆在运动过程中,机油会随着整车进行波动,通过在用于盛装机油的下容积腔15内设置多个挡筋13,可以分割机油,防止机油剧烈波动,一方面可以避免机油甩出从而顺着曲轴箱侧壁上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油含气量。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挡筋13的数量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多个挡筋13相互交织在一起,如此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机油跟随整车进行剧烈波动,使得机油面尽可能保持平稳。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下容积腔15的体积小于上容积腔14的体积。上容积腔14具有第一开口部141,下容积腔15具有第二开口部151,该第二开口部151的尺寸小于第一开口部141的尺寸。在下容积腔15盛装的机油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第二开口部151尺寸的大小与下容积腔15的高度大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盛装同样体积的机油,第二开口部151尺寸较大时,则下容积腔15的高度较小,第二开口部151尺寸较小时,则下容积腔15的高度较大。
37.优选地,选择为第二开口部151尺寸较小,下容积腔15的高度较大的方案,该方案下,可以将油底壳的尺寸做到足够小,即减小油底壳的尺寸。该油底壳的尺寸整体为手掌大小。通过减小下容积腔15的第二开口部151的尺寸,可以尽可能减小油底壳的尺寸,减小油底壳的表面面积,从而降低油底壳的表面辐射噪声。并且,该方案可以在机油液面发生前后或左右倾斜时,通过较高的下容积腔15的壁面来阻挡机油向上容积腔14流动,从而保证机油顺着该下容积腔15的壁面上爬而被甩出。
38.进一步地,曲轴箱本体1还包括第一回油道16、第二回油道17、至少一个回油孔18和引流槽19。该第一回油道16,其贯穿挡油板12,且两端分别连通下容积腔15和发动机缸体的第一回流口,以将从第一回流口回流的回油引流至下容积腔15。该第二回油道17一端与发动机缸体的第二回流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挡油板12且被挡油板12封堵。至少一个回油孔18均开设于挡油板12,均用于将第二回油道17的回油引流至下容积腔15。该引流槽19设置在第二回油道17和至少一个回油孔18之间,用于引流经由第二回油道17的回油。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油孔18的数量例如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下容积腔15内通常是盛装满机油的,并且在引流槽19内通常也是具有机油的,如此可以防止曲轴箱本体1上的吸油口(图中未示出,吸油口靠近回油孔18的位置)的位置处没有机油。机油泵可以通过该吸油口泵吸机油。
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回油道16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下容积腔15的第一预定高度处。每个回油孔18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下容积腔15的第二预定高度处。其中,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可以保持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只要能够保证回油经由第一回油道16或回油孔18可以被引流至下容积腔15内的机油液面下方即可,如此可以使得回油直接进入到机油液面下方,避免回油与空气混合后带入机油中,从而进一步减少机油中的含气量,进而影响机油泵吸油性能。
40.进一步地,该壳体11和挡油板12构造为一体式铸造件。也就是说,该壳体11和挡油板12可以是整体铸造而成。多个挡筋13集成在挡油板12上。该实用新型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曲轴箱本体1中各部件集成在一起,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41.并且,该挡油板12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铝,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独立的冲压挡油板12,本技术方案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更能减小表面辐射噪声的传递。
42.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曲轴箱总成。
43.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
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常用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