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16: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封存 感应 装置 压力 结构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



背景技术:

碳封存指的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技术,碳封存技术看起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它还具有平息有关减排分摊争吵的潜在能力,碳封存方法将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实际上就是把二氧化碳存放在特定的一种自然或人工“容器”中,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等方法,将二氧化碳封存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目前的碳封存装置在对二氧化碳封存时,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泄漏的现象,且不便于发现,导致在对二氧化碳封存时,密封效果较差,其次,在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时,封存装置内部的二氧化碳气压不容易掌控,导致会出现装置被撑坏的情况,影响整体的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碳封存的密封效果较差,气压不易掌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端盖,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端盖上表面的感应机构,设置在箱体外表面上的防漏机构,以及设置在箱体一侧的进料机构;

所述防漏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外表面上的侧箱,设置在侧箱上端的连接软管,以及设置在连接软管一端的外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侧箱内部的检测组件,且检测组件设置有三组,侧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观测窗。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侧箱底部的下接管,设置在下接管上端的主接管,以及设置在主接管上端的上接管,主接管、上接管与下接管相互连通,且上接管与连接软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接管包括设置在主接管内壁的磁板a,以及设置在磁板a下底面上的磁板b,磁板b与磁板a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开设在箱体一侧的外接孔,以及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凹槽,箱体通过外接孔与进料机构相连接,箱体通过凹槽与端盖相连接,凹槽与外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外接孔内部的进料管,套接在进料管外表面上的法兰,以及设置在进料管一端的密封环,密封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磁吸盘,固定杆通过磁吸盘与箱体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端盖上表面的顶筒,设置在顶筒内部的气囊,以及设置在顶筒内壁上的活动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石,活动挡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活动挡板通过伸缩杆与顶筒内壁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侧箱,侧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外接管,侧箱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检测组件设置有三组,侧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观测窗,其中,侧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接管,下接管的上端设置有主接管,主接管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管,主接管、上接管与下接管相互连通,且上接管与连接软管相连通,主接管的内壁设置有磁板a,磁板a的下底面上设置有磁板b,磁板b与磁板a之间设置有弹簧,将上接管装入水,因磁板a与磁板b的密封,使得上接管中的水不会流入下接管,当凹槽与端盖密封不严密时,空气会进入到外接管中,沿着连接软管进入到上接管中,通过对磁板b进行挤压,使得磁板a与磁板b之间产生缝隙,使得上接管中的水流入至下接管中,使得整体在对碳封存出现漏缝时,能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顶筒,顶筒的内部设置有气囊,顶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石,活动挡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活动挡板通过伸缩杆与顶筒内壁活动连接,在向箱体中注入气体时,随着气体慢慢的增多,会将活动挡板打开,气体则会进入到气囊中,当气囊膨胀到一定程度时,表明箱体中的气体过多,压强过大,需要及时排压,减少箱体被压强过大损坏的情况,防止在碳封存过程中,出现箱体被损坏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外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法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磁吸盘,固定杆通过磁吸盘与箱体内壁相连接,目前的进料管均是直接焊接在箱体上,时间久了便会出现缝隙,通过密封环与箱体内壁相连接,使得外接孔出现的缝隙减少,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漏缝现象,提高碳封存的封存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端盖;3、感应机构;31、顶筒;32、气囊;33、活动挡板;331、磁石;332、伸缩杆;4、防漏机构;41、侧箱;411、观测窗;42、连接软管;43、外接管;44、检测组件;441、主接管;4411、磁板a;4412、磁板b;4413、弹簧;442、上接管;443、下接管;5、进料机构;51、进料管;52、法兰;53、密封环;54、固定杆;541、磁吸盘;6、外接孔;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结构的防漏碳封存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端盖2,箱体1包括设置在端盖2上表面的感应机构3,设置在箱体1外表面上的防漏机构4,以及设置在箱体1一侧的进料机构5,防漏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外表面上的侧箱41,设置在侧箱41上端的连接软管42,以及设置在连接软管42一端的外接管43,防漏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侧箱41内部的检测组件44,且检测组件44设置有三组,侧箱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观测窗411。

请参阅图4,检测组件44包括设置在侧箱41底部的下接管443,设置在下接管443上端的主接管441,以及设置在主接管441上端的上接管442,主接管441、上接管442与下接管443相互连通,且上接管442与连接软管42相连通,主接管441包括设置在主接管441内壁的磁板a4411,以及设置在磁板a4411下底面上的磁板b4412,磁板b4412与磁板a4411之间设置有弹簧4413,将上接管442装入水,因磁板a4411与磁板b4412的密封,使得上接管442中的水不会流入下接管443,当凹槽7与端盖2密封不严密时,空气会进入到外接管43中,沿着连接软管42进入到上接管442中,通过对磁板b4412进行挤压,使得磁板a4411与磁板b4412之间产生缝隙,使得上接管442中的水流入至下接管443中,使得整体在出现漏缝时,能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

请参阅图2、5和6,箱体1还包括开设在箱体1一侧的外接孔6,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表面的凹槽7,箱体1通过外接孔6与进料机构5相连接,箱体1通过凹槽7与端盖2相连接,凹槽7与外接管43相连通,进料机构5包括贯穿设置在外接孔6内部的进料管51,套接在进料管51外表面上的法兰52,以及设置在进料管51一端的密封环53,密封环5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杆54,固定杆54的一端设置有磁吸盘541,固定杆54通过磁吸盘541与箱体1内壁相连接,目前的进料管51均是直接焊接在箱体1上,时间久了便会出现缝隙,通过密封环53与箱体1内壁相连接,使得外接孔6出现的缝隙减少,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漏缝现象,感应机构3包括设置在端盖2上表面的顶筒31,设置在顶筒31内部的气囊32,以及设置在顶筒31内壁上的活动挡板33,活动挡板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石331,活动挡板3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332,活动挡板33通过伸缩杆332与顶筒31内壁活动连接,在向箱体1中注入气体时,随着气体慢慢的增多,会将活动挡板33打开,气体则会进入到气囊32中,当气囊32膨胀到一定程度时,表明箱体1中的气体过多,压强过大,需要及时排压,减少箱体1被压强过大损坏的情况。

工作原理:将上接管442装入水,因磁板a4411与磁板b4412的密封,使得上接管442中的水不会流入下接管443,当凹槽7与端盖2密封不严密时,空气会进入到外接管43中,沿着连接软管42进入到上接管442中,通过对磁板b4412进行挤压,使得磁板a4411与磁板b4412之间产生缝隙,使得上接管442中的水流入至下接管443中,在向箱体1中注入气体时,随着气体慢慢的增多,会将活动挡板33打开,气体则会进入到气囊32中,当气囊32膨胀到一定程度时,表明箱体1中的气体过多,压强过大,需要及时排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