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1:5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


图1是现有技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结构的纵剖面图。
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是具有封闭空间的封闭容器1中安装了由定子2和转子3构成的转动部件4。转子3中央的轴压入孔3a中压入旋转轴5,旋转轴5的上端插入轴支持孔6a中,为了缓和转子3旋转时的冲击,定子2的下端支持固定了多个弹簧6,旋转轴5的上端偏心的偏心轴5a上连接了轴套7,轴套7上连接了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连杆8。机体上部一侧有气缸9,此气缸9的内部设置了压缩部件11,活塞10与连杆8的前端连接在一起。
气缸9一侧的开口部安装了把冷媒吸入到气缸9的压缩空间12或排出的阀门13,此阀门13的外侧安装了分开吸入冷媒和排出冷媒的上盖14。上盖14的下端连通降低吸入冷媒噪音的吸入消音器15,上端连通降低排出冷媒的噪音的排出消音器16。
一方面,旋转轴5的下端安装了把储存在封闭容器1底部的油17吸入的供油装置18,此旋转轴5的内部有将供油装置18吸上来的油17供给到压缩部件11的摩擦部位的油通道19。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20是吸入冷媒的吸入管。
现有技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是在转动部件4接通电源后,定子2和转子3的相互作用下转子3进行旋转,与转子3相结合的旋转轴5进行旋转。
旋转轴5进行旋转时,连接在旋转轴5偏心轴5a的连杆8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活塞10在气缸9内部的压缩空间12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如图2所示活塞10从上末端TDP到下末端BDP移动时,冷媒通过吸入管20、吸入消音器15和上盖14及阀门13的吸入通道吸入到压缩空间12的内部,活塞10从下末端BDP到上末端TDP移动时,吸入到压缩空间12的冷媒压缩后通过阀门13和上盖14及排出消音器16的排出通道排出到外部。
但是,现有技术的封闭式往复运动型压缩机把冷媒吸入到压缩空间12的内部时,当活塞10从气缸9内部的上末端TDP移动到下末端BDP时,在达到下末端BDP之前速度减少,不能充分吸入冷媒,使压缩及排出冷媒的量减少,限制了压缩机效率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塞的端部上有小于气缸的内径的活塞帽,在活塞帽和活塞之间的活塞帽的外径和气缸内径之间形成大于入口部的体积的共振部,共振部位于入口部51内侧。
所述的活塞帽与活塞端部连成一体。
所述的活塞帽是椭圆形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是活塞的端部上有形成共振部的活塞帽,气缸的内部中活塞后退的吸入过程中吸入口产生振动的同时吸入的冷媒流入到共振部产生共振,活塞的速度增加,使吸入初期增加冷媒的吸入量,压缩过程中通过共振使速度达到均匀,防止超压引起的损失,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图2是现有技术的压缩部件的吸入和排出动作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活塞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活塞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吸入-压缩-排出过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在图中1.封闭容器 2.定子3.转子 3a.轴压入孔4.转动部件 5.旋转轴5a.偏心轴7.轴套8.连杆 9.气缸10.活塞 11.压缩部件12.压缩空间 13.阀门14.上盖 15.吸入消音器16.排出消音器17.油18.供由装置 19.油通道
20.吸入管 50.活塞帽51.入口部 52.共振部具有封闭空间的封闭容器1的中安装了由定子2和转子3构成的转动部件4,转子3的轴压入孔3a中压入旋转轴5,旋转轴5的上端插入在轴支持孔6a中。为了缓冲转子3的旋转时的冲击,定子2的下端上支持固定了多个弹簧6,旋转轴5的上端偏心的偏心轴5a上连接了轴套7,轴套7上连接了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连杆8。机体上部一侧有气缸9,此气缸9的内部设置了压缩部件11,活塞10与连杆8的前端连接在一起。
另外,气缸9一侧的开口部安装了把冷媒吸入到气缸9的压缩空间12或排出的阀门13,阀门13的外侧安装了分开吸入冷媒和排出冷媒的上盖14,上盖14的下端连通降低吸入的冷媒的噪音的吸入消音器15,上端连通结合了降低排出冷媒的噪音的排出消音器16。
而且,旋转轴5的下端安装了把储存在封闭容器1的底部的油17吸上来的供油装置18,此旋转轴5的内部形成了利用供油装置18吸上来的油17供给到压缩部件11的摩擦部位的油通道19。
此时,活塞10的端部上有小于气缸9的内径的活塞帽50,在活塞帽50和活塞10之间的活塞帽50的外径和气缸9的内径之间形成大于入口部51的体积的共振部52,共振部52位于入口部51内侧,做成冷媒吸入到气缸9内部时发生的振动频率使共振部52内部发生共振。
活塞帽50与活塞端部连成一体。
活塞帽50是椭圆形的形状。
本发明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在通电的情况下,转动部件4的定子2和转子3的相互作用下转子3进行旋转,与转子3相结合的旋转轴5进行旋转,用轴套7连接在旋转轴5的偏心轴5a的连杆8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活塞10在气缸9内部的压缩空间12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活塞10从上末端TDP到下末端BDP移动时通过吸入管20吸入到封闭容器1内部的冷媒通过吸入消音器15和上盖14及阀门13的吸入通道吸入到压缩空间12的内部,活塞10从下末端BDP到上末端TDP移动时吸入到压缩空间12的冷媒压缩后通过阀门13和上盖14及排出消音器16的排出通道排出到外部,其基本的动作是与现有技术一致。
本发明如图6的a中所示,当活塞10前进到上末端TDP后,为了吸入冷媒通过b→c→d→e的吸入过程,后退时打开吸入阀门(未图示)冷媒进入气缸9内部的压缩空间12,的吸入过程中通过吸入口(未图示)吸入到气缸9内部的冷媒出现振动现象,此冷媒通过活塞10和活塞帽50之间的入口部51流入到共振部52亥姆霍兹(HELMHOLTZ)的共振原理下进行共振,活塞10完全到达下末端BPD以前速度维持在高速状态,向压缩空间12内部流入充分的冷媒。
下面,图6的f中所示活塞10从下末端BPD开始进行g→h→i→j的压缩过程时受到与吸入过程同样的共振的影响使速度达到稳定,减少超压引起的损失。
所以,吸入过程中比原先增加冷媒的吸入量,压缩过程中减少超压损失,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附加说明,公式中,VB表示共振部52的体积,g表示活塞帽和气缸之间的间隙,L表示活塞帽的厚度,共振频率用公式1和公式2表示。FB=c2πSVBL′]]>公式1L′=L k·g 公式2此时,c表示冷媒的音速,S表示活塞帽和气缸之间间隔的断面面积,考虑到亥姆霍兹共振器中产生的最终效果公式2中使用了亥姆霍兹保证系数K。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如图所示设置在活塞10的端部的活塞帽50处于活塞10的中心的一侧的形态,的活塞帽50的设计也能增加共振引起的压缩效率。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如图所示活塞10的端部的设置了椭圆形的活塞帽50,活塞帽50的情况也能增加共振引起的压缩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包括由定子(2)和转子(3)构成的转动部件(4),由旋转轴(5)及其上端的偏心轴(5a)、轴套(7)、连杆(8)、气缸(9)、活塞(10)构成的压缩部件,其特征是活塞(10)的端部上有小于气缸(9)的内径的活塞帽(50),在活塞帽(50)和活塞(10)之间的活塞帽(50)的外径和气缸(9)的内径之间形成大于入口部(51)的体积的共振部(52),共振部(52)位于入口部(5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其特征是活塞帽(50)与活塞端部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其特征是活塞帽(50)是椭圆形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振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活塞的端部上有小于气缸的内径的活塞帽,在活塞帽和活塞之间的活塞帽的外径和气缸的内径之间形成大于入口部的体积的共振部,共振部位于入口部内侧。活塞帽与活塞端部连成一体。活塞帽也可以是椭圆形的形状。气缸活塞后退的吸入过程中吸入口产生振动的同时吸入的冷媒流入到共振部产生共振,活塞的速度增加使吸入初期增加冷媒的吸入量,压缩过程中通过共振使速度达到均匀,防止超压引起的损失,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文档编号F04B35/00GK1461887SQ0212075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1日
发明者安光协, 李廷镐, 李寅燮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