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09: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防止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压缩机用于将机械能转变成压缩性流体的压缩能,通常分为往复式、涡旋式、离心式,以及叶轮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不同于利用活塞直线运动的往复式压缩机,而是与离心式或叶轮式相似,利用旋转体吸入压缩气体并排出。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式压缩机由如下结构组成设有气体吸入管(SP)和气体排出管(DP)的机壳(1);固定在机壳(1)内部上下两侧的主支架(2)以及辅助支架(未图示);安装在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未图示)之间的驱动电机(3);压入驱动电机(3)的中心,贯通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以传递驱动电机(3)旋转力的驱动轴(4);与驱动轴(4)相结合并架在主支架(2)上面的动涡盘(5);与动涡盘(5)相结合,使其形成多数个压缩室(P)的同时固定于主支架(2)上面的静涡盘(6);结合于静涡盘(6)的背面,将机壳(1)内部区划为吸入区(S1)和排出区(S2)的高低压分离板(7);连接于静涡盘(6)的背面,当压缩机停止时防止排出气体逆流的逆止阀门组合体(8)。如图2所示,逆止阀门组合体(8)由固定设置于静涡盘(6)背面的阀体(8A),以及滑动插入于阀体(8A),截断排出气体逆流的活塞阀门形状的逆止阀块(8B)组成。另外,动涡盘(5)上设置有动涡卷(5a)和静涡盘(6)上设置有静涡卷(6a),还设置有吸入口(6b),吐出口(6c),(9)是防止动涡盘自转的轴套,P是压缩室。
现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接通电源,驱动轴(4)与驱动电机(3)一同旋转,使动涡盘(5)旋转到偏心距离位置。与此同时,动涡盘(5)和静涡盘(6)的动涡卷(5a)和静涡卷(6a)之间成对的形成多数个压缩室(P),这些成对的压缩室(P)靠动涡盘(5)的持续性旋转运动移动到中心,同时体积不断减小,从而吸入压缩介质气体并排出。当压缩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逆止阀块(8B)被压缩气体的压力挤压,沿着阀体(8A)上升并开启排出口(6b),压缩气体则排出到机壳(1)内部的排出区(S2)。相反,当压缩机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最终压缩室(P)中的压力小于排出区(S2)中的压力,逆止阀块(8B)被其自身重量和排出气体的压力挤压而快速下降,并关闭静涡盘(6)的排出口(6b)以防止排出区(S2)内的介质气体逆流到压缩室(P)中。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当逆止阀块(8B)突然开启或关闭时,将与阀体(8A)或静涡盘(6)发生强烈碰撞,从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噪音。另外,当采用反相电机时将变为低容量,由此压缩气体的压力比逆止阀块(8B)的重量变小,使得压缩机工作时无法充分开启阀门或不得不增加功率输入,导致整体降低压缩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小截断排出气体逆流的逆止阀门冲击噪音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另外,在不增加电机功率输入的情况下而容易开闭逆流阀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为达到上述目的,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转子并旋转运动的动涡盘,在与动涡盘啮合的状态下,固定于机壳内部并与动涡盘一起成对的形成多数个连续移动的压缩室的静涡盘等组成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为截断连通于最终压缩室的排出口的一部分,在排出口的下部设置有第1逆止阀门;为了开闭排出口的其余部分,在排出口的上部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第2逆止阀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部分纵向剖面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逆止阀门组合体的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部分纵向剖面图;图4是图3中“I-I”剖面图,即本发明中的逆止阀门组合体的横向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中涡旋式压缩机的逆止阀门组合体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其中1 机壳2 主支架 3 电机4 驱动轴 5 动涡盘 5a 动涡卷6 静涡盘 6a 静涡卷 6b 吸入口
6c 排出口7 分隔板 8逆止阀组合体8A 阀体 8B 阀块9轴套10 静涡盘11 动涡盘 12 吸入口13 排出口14 固定槽 15 导入槽15a 挡槽 20 逆止阀组合体21 第1逆止阀门21a 固定突起 22 第2逆止阀门 22a 导入突起DP 气体排出管SP 气体吸入管 S1 吸入区S2 排出区P 压缩室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4、5所示,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由如下结构组成固定在机壳(1)内周面上下两侧的主支架(2)以及辅助支架(未图示),安装在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之间的驱动电机(3),压入在驱动电机(3)的中心,贯通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以传递驱动电机(3)旋转力的驱动轴(4),与驱动轴(4)相结合并架在主支架(2)上面的动涡盘(5),与动涡盘(5)相结合,使其形成多数个压缩室(P)的固定在主支架(2)上面的静涡盘(10),结合于静涡盘(10)的背面,将机壳(1)内部区划为吸入区(S1)和排出区(S2)的高低压分离板(7);结合于静涡盘(10)的背面,当压缩机停止时防止排出气体逆流的逆止阀门组合体(20)。静涡盘(10)在其中央形成从最终压缩室(P)连通到排出区(S2)的排出口(13),排出口(13)的内周面一侧下半部形成阀门固定槽(14),其内将插入并固定第1逆止阀门(21)的固定突起(21a)。阀门固定槽(14)的对面的内周面形成阀门导入槽(15),其上端与阀门固定槽(14)近似相同高度凹陷,用于滑动插入第2逆止阀门(22)的导入突起(22a)。为防止第2逆止阀门(22)的导入突起(22a)脱离,阀门导入槽(15)中按一定厚度形成阀门挡槽(15a),或利用高低压分离板(7)截断阀门导入槽(15)的上端也可。逆止阀门组合体(20)由截断静涡盘(10)的排出口(13)一部分的第1逆止阀门(21),以及一部分重叠于第1逆止阀门(21)、用于开闭排出口(13)其余部分的第2逆止阀门(22)组成。第1逆止阀门(21)为半圆盘形状,其外周面中央形成固定突起(21a)以便插入于排出口(13)的阀门固定槽(14)中。第2逆止阀门(22)与第1逆止阀门(21)一样为半圆盘形状,其外周面中央形成导入突起(22a)以便插入排出口(13)的阀门导入槽(15)中。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工作过程和效果如下接通电源,驱动轴(4)与驱动电机(3)一同旋转,使动涡盘(5)旋转到偏心距离位置。同时,动涡盘(5)和静涡盘(10)的动涡卷(5a)和静涡卷(11)之间形成多数个连续移动并体积减小的压缩室(P),用于吸入压缩介质气体并排出。因此,当压缩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2逆止阀门(22)被压缩气体的压力挤压而上升,从而与第1逆止阀门(21)分离并开启静涡盘(10)的排出口(13),使得压缩室(P)中的压缩气体通过第1逆止阀门(21)和第2逆止阀门(22)之间开启的排出口(13)排出到机壳(1)的排出区(S2)中。这里,第2逆止阀门(22)为薄板形状以减少其自身重量,即使压缩气体的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也能开启第2逆止阀门(22),因此可提高电机效率。另外,由于第2逆止阀门(22)的重量较轻,并且阀门开启的过程中排出一部分压缩气体,故可降低与阀门挡槽(15a)的冲击噪音。相反,当压缩机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压缩室(P)中的压力相对低于排出区(S2)中的压力,第2逆止阀门(22)被排出区(S2)中的压缩气体挤压并下降,重叠于第1逆止阀门(21)的同时截断静涡盘(10)的排出口(13),由此防止排出区(S2)内的压缩气体逆流到压缩室(P)中。这里,第2逆止阀门(22)的重量较轻,并且阀门关闭的过程中微小量的压缩气体逆流到压缩室(P)中,从而第2逆止阀门(22)关闭时起到缓冲作用并减小阀门之间的冲击噪音。另外,第1逆止阀门(21)也作成薄板形状并具有弹性,当与第2逆止阀门(22)冲撞时,将稍微弯曲或泄漏一部分压缩气体以缓冲冲击力。同时也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它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子并旋转运动的动涡盘,和在与动涡盘啮合的状态下,固定于机壳内部并与动涡盘一起成对的形成多数个连续移动的压缩室的静涡盘,其特征在于为截断连通于最终压缩室的排出口的一部分,在排出口的下部设置有第1逆止阀门;为了开闭排出口的其余部分,在排出口的上部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第2逆止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逆止阀门和第2逆止阀门部分重叠,以提高其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静涡盘的排出口内周面向其长度方向加长形成导入槽,并且与导入槽相接触的第2逆止阀门的圆周面形成导入突起,用于插入到导入槽的同时引导其滑动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气体逆流防止装置,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与电机的转子相连接并进行旋转运动的动涡盘,和与动涡盘相啮合并固定于机壳内部与动涡盘一起成对的形成多数个连续移动的压缩室的静涡盘。在本发明中,为了截断连通于压缩室的排出口的一部分,在排出口的下部设有固定的第1逆止阀门;为了开闭排出口的其余部分,在排出口的上部设有能在其长度方向上滑动的第2逆止阀门。所以,阀门的重量可以减轻,在压缩气体的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开启排出口,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同时,由于阀门的重量较薄较轻,开闭时阀门自身弯曲或泄漏一部分压缩气体,以减缓冲击并降低冲击噪音。
文档编号F04C29/06GK1626823SQ20031010744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徐元烈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