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2: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动机 壳体 引出 具备 屏蔽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动机主体部,所述电动机主体部具有转子及定子;电动机壳体,所述电动机壳体容纳所述电动机主体部;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容纳于所述电动机壳体;屏蔽线,所述屏蔽线从所述检测机构朝向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部引出;以及橡胶制的衬套,所述衬套用于防止液体渗入到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所述屏蔽线具备:中芯线;覆盖所述中芯线的屏蔽材料;以及覆盖所述屏蔽材料的绝缘被膜,在所述屏蔽线中形成有:所述屏蔽材料和所述绝缘被膜被去除而露出所述中芯线的中芯线露出部;以及所述中芯线被所述屏蔽材料及所述绝缘被膜覆盖的中芯线包覆部,在所述中芯线露出部和所述中芯线包覆部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屏蔽材料折回部,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的所述屏蔽材料折回到所述中芯线包覆部侧的所述绝缘被膜的外周面上,所述中芯线露出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所述衬套安装于所述电动机壳体,在所述衬套上形成有供所述屏蔽线插通的插通孔,所述插通孔具备小径内周面部和大径内周面部,所述小径内周面部配置所述中芯线包覆部,所述大径内周面部配置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并且内径大于所述小径内周面部,所述小径内周面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部侧,并且所述大径内周面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侧,在所述大径内周面部和所述小径内周面部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供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接触的台阶面,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粘接固定于所述大径内周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中,折回到所述绝缘被膜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屏蔽材料在所述中芯线包覆部的周向上扭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通孔由所述小径内周面部和所述大径内周面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线包覆部被压入所述小径内周面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被将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粘接固定到所述大径内周面部的粘接剂覆盖。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蔽材料折回部中,折回到所述绝缘被膜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屏蔽材料的前端朝向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部侧。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机,具备电动机主体部、容纳电动机主体部的电动机壳体以及朝电动机壳体外部引出的屏蔽线,即使能防止拉力作用于屏蔽线时屏蔽线拉出,也能改善外观。该电动机中,屏蔽线(8)的中芯线露出部(8a)和中芯线包覆部(8b)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屏蔽材料(37)折回到中芯线包覆部侧的屏蔽材料折回部(8c)。安装至电动机壳体的衬套(43)的插通孔(43a)具备配置中芯线包覆部(8b)的小径内周面部(43b)和配置屏蔽材料折回部(8c)的大径内周面部(43c)。屏蔽材料折回部(8c)以与在大径内周面部(43c)和小径内周面部(43b)的边界部分形成的台阶面(43d)接触的状态粘接固定于大径内周面部(43c)。的状态粘接固定于大径内周面部(43c)。的状态粘接固定于大径内周面部(43c)。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裕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