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卷材 可视化 流体 过滤器 介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介质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


背景技术:

2.虽然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滤芯基本原理一致,但鉴于工业滤芯较为复杂多样,故我们着重对市面上现有的家用滤芯存在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3.1.滤芯大多采用层层过滤的方式,通过流体流过多层滤纸来逐步过滤流体中的杂质,流体流动速度慢,过滤效率低。此外,滤芯内外层使用程度不均,外层滤材易使用过度,无法保证过滤质量;而内层滤材使用率低,造成滤材浪费。
4.2.多数滤芯产品的说明书未明确标注使用寿命,且滤芯在结构体内部,无法明确清晰观察到滤材使用情况,易造成滤芯过度使用。过度使用的话滤芯会将之前吸附的有机物、杂质和细菌等重新释放到水中,进而二次污染流体,使得过滤质量下降。
5.3.滤芯更换麻烦,一般使用者无法直接更换,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滤芯操作来更换,并支付相关费用,加重过滤装置的使用成本,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6.类比家用滤芯,我们也发现工业用滤芯或多或少也会存在类似与上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与成本。长久以来,以上几种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滤芯的使用者们,但滤芯技术却没有得到重大的创新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
8.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空腔结构,外壳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壳体内部空腔结构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进水口,第一腔室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第二卷轴下端贯穿隔板延伸至第二腔室内部,第一卷轴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且第一卷轴周向延其轴向延伸分布有多个过滤孔,滤网首端卷绕在第一卷轴外侧且滤网末端固连在第二卷轴外侧,滤网上下边缘间的宽度大于过滤孔分布在第一卷轴轴向的高度,即滤网可将过滤孔全部缠绕包覆,第二腔室内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首端贯穿隔板延伸至第一卷轴空心结构内部,出水管末端与叶轮壳体连通,叶轮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叶轮轴与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的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位于第二卷轴下端的从动齿轮啮合,叶轮壳体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极大地节约了滤网耗材、提升了过滤效率,并且具有可识别的替换周期,甚至可实现全寿命过滤,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过滤的节能、环保、高效。
11.2.流体驱动第二卷轴自转,第二卷轴自动卷入已污染滤网,使过滤质量一直保持
在最高水平,无需额外驱动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12.3.滤网使用度可视化,让使用者清晰地看到滤网的使用程度并且能及时提醒使用者更换滤网,在保障过滤品质的同时也使滤网使用率达到百分百,节约能源。
13.4.设计模块化,滤网使用完毕后,无需完全更换原有设施,降低了更换全体设备的安全隐患与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4为图3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6为外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局部原理示意图。
21.图8为线性标注条设置在滤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阅附图所示,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空腔结构,外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2,隔板2将外壳体1内部空腔结构分隔成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进水口17,第一腔室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轴5和第二卷轴6,第二卷轴6下端贯穿隔板2延伸至第二腔室4内部,第一卷轴5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且第一卷轴5周向延其轴向延伸分布有多个过滤孔7,滤网8首端卷绕在第一卷轴5外侧且滤网8末端固连在第二卷轴6外侧,滤网8上下边缘间的宽度大于过滤孔7分布在第一卷轴5轴向的高度,即滤网8可将过滤孔7全部缠绕包覆,第二腔室4内安装有出水管9,出水管9首端贯穿隔板2延伸至第一卷轴5空心结构内部,出水管9末端与叶轮壳体10连通,叶轮壳体10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11,叶轮11轴与设置在第二腔室4内部的第一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与设置在第二腔室4内位于第二卷轴6下端的从动齿轮13啮合,叶轮壳体10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14。
23.更进一步而言,还包括压力表15和加压泵,所述的压力表15检测端安装在第一卷轴5空心结构内部,所述的加压泵排气端连通至第一腔室3内部。
24.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壳体1为透明材质构成。
25.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滤网8首端分布有滤芯使用线性标注条16。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7.外部流体自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3后经滤网8渗透至第一卷轴5内部,从第一卷轴5底部的出水管9流经至叶轮壳体10内部,由外部流体的动能冲击叶轮11转动,随后已过滤的流体通过排水管14向外输送,在叶轮11转动的同时,叶轮11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第一齿轮12带动从动齿轮13减速转动,从动齿轮13带动第二卷轴6转动,第二卷轴6带动滤网8转动,不断回收过滤失效的卷材,使用者可通过线性标注条16观察剩余滤网8使用周期,使用完毕后更换新的滤网8即可,为了更好且稳定的对流体过滤,在使用时,通过加压泵4对第一腔室
3加压,使流体快速进入滤网8及第一卷轴5内部,通过压力表15观测第一卷轴5内部压强,在压力不足时用加压泵4等工具为第一腔室3加压维持第一腔室3内的恒定压强进行快速高效的过滤,全程操作简便,无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空腔结构,外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2),隔板(2)将外壳体(1)内部空腔结构分隔成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进水口(17),第一腔室(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轴(5)和第二卷轴(6),第二卷轴(6)下端贯穿隔板(2)延伸至第二腔室(4)内部,第一卷轴(5)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且第一卷轴(5)周向延其轴向延伸分布有多个过滤孔(7),滤网(8)首端卷绕在第一卷轴(5)外侧且滤网(8)末端固连在第二卷轴(6)外侧,滤网(8)上下边缘间的宽度大于过滤孔(7)分布在第一卷轴(5)轴向的高度,第二腔室(4)内安装有出水管(9),出水管(9)首端贯穿隔板(2)延伸至第一卷轴(5)空心结构内部,出水管(9)末端与叶轮壳体(10)连通,叶轮壳体(10)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11),叶轮(11)轴与设置在第二腔室(4)内部的第一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与设置在第二腔室(4)内位于第二卷轴(6)下端的从动齿轮(13)啮合,叶轮壳体(10)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15)和加压泵,所述的压力表(15)检测端安装在第一卷轴(5)空心结构内部,所述的加压泵排气端连通至第一腔室(3)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为透明材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8)首端分布有滤芯使用线性标注条(16)。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卷材自驱动的可视化过滤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壳体内部空腔结构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设有进水口,第一腔室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第一卷轴上分布有多个过滤孔,滤网首端卷绕在第一卷轴外侧且滤网末端固连在第二卷轴外侧,第二腔室内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首端贯穿隔板延伸至第一卷轴空心结构内部,出水管末端与叶轮壳体连通,叶轮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叶轮轴与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的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位于第二卷轴下端的从动齿轮啮合,叶轮壳体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轮壳体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轮壳体上还贯穿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排水管。


技术研发人员:高巳淇 于庆宇 李文菲 王子建 马诗敏 崔艺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07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