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摄像机的成像优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应用该盖组件的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2.为了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摄像机需要集成补光组件,用于对摄像机的镜头视野的覆盖区域提供补光照射。
3.然而,若将补光组件外置装设于摄像机,则会导致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增大;但若将补光组件内置装设于摄像机,虽然可以减小摄像机的外部尺寸,但补光组件照射在摄像机的防护玻璃的光束容易反射至镜头内部,从而对成像质量造成干扰。
4.因此,如何在兼顾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减轻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
6.端盖,所述端盖开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成像视窗孔和第一补光视窗孔;
7.成像镜片,所述成像镜片覆盖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
8.灯组镜片,所述灯组镜片覆盖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
9.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将所述成像镜片和所述灯组镜片压接限位在所述端盖,并且,所述压装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对位的第二成像视窗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对位的第二补光视窗孔;
10.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边缘形成阻光筒壁,并且,所述缓冲组件在所述压装组件背向所述灯组镜片的一侧形成从所述阻光筒壁向外延展的装配缓冲层;
11.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的发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处;
12.其中,所述端盖还具有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和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之间凸起的阻光隔断,所述阻光筒壁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补光组件与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之间的轴向间隙,并且,所述补光组件挤压所述装配缓冲层。
13.可选地,所述补光组件进一步在布设有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外周形成外圈装配凸缘,其中,所述外圈装配凸缘挤压所述装配缓冲层。
14.可选地,所述阻光筒壁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的内径;并且,所述装配缓冲层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的外径。
15.可选地,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在朝向所述端盖的方向上比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更凸出,并且,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探入在所述灯镜内视窗内并被所述阻光筒壁封闭环绕。
16.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灯镜缓冲垫,其中,所述阻光筒壁和所述装配缓冲层形
成于所述灯镜缓冲垫。
17.可选地,所述灯镜缓冲垫进一步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边缘外周的第一灯镜垫圈和第二灯镜垫圈,其中,所述第一灯镜垫圈连接所述阻光筒壁接触所述灯组镜片的一端、并挤压在所述压装组件与所述灯组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灯镜垫圈连接所述阻光筒壁远离所述灯组镜片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装配缓冲层贴附于所述压装组件背向所述灯组镜片的表面。
18.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进一步包括像镜缓冲垫,其中,所述像镜缓冲垫提供所述压装组件与所述成像镜片的缓冲接触。
19.可选地,所述成像镜片和所述灯组镜片粘接于所述端盖,并且,所述压装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装设于所述端盖。
20.可选地,所述压装组件在背向所述端盖的表面进一步具有用于安装所述补光组件的光源安装柱。
2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
22.机身组件,所述机身组件具有开口端面;
23.如前所述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封盖所述开口端面;
24.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位于所述机身组件的内部,并且,所述机芯组件的镜头位于所述第二成像视窗孔处。
25.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监控组件,包括:
26.端盖,所述端盖间隔开设有第一成像视窗孔和第一补光视窗孔;
27.成像镜片,所述成像镜片装设于所述成像视窗孔;
28.灯组镜片,所述灯组镜片装设于所述补光视窗孔;
29.压装组件,被设置为具有一体式成型的板状主体,且所述压装组件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和所述成像镜片形状适配的第二成像视窗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和所述灯组镜片形状适配的第二补光视窗孔;
30.阻光组件,所述阻光组件沿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边缘形成柱形筒壁、并在所述压装组件远离所述端盖的一面从所述阻光筒壁向外延展的装配缓冲层;以及
31.补光组件,设置有朝向所述灯组镜片的发光模组;
32.其中,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所述成像镜片、所述第二成像视窗孔构成用于所述摄像机成像的第一光路通道,并且,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所述灯组镜片、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以及所述阻光元件构成用于所述摄像机补光的第二光路通道;
33.其中,所述补光组件的尺寸被配置为覆盖所述阻光组件,并且,所述补光组件与所述阻光组件压紧固定,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在所述第二光路通道内产生的补光光线在经由所述灯组镜片反射后被所述阻光元件阻止进入所述第二光路通道。
34.可选地,所述补光组件的尺寸被配置为避让所述第二成像视窗孔。
35.可选地,所述补光组件在朝向所述阻光元件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阻光元件的所述装配缓冲层适配压紧的环形组件,所述环形组件环绕所述发光模组,以封闭所述第二光线通道。
36.可选地,所述补光组件的所述环形组件的内径大于所述阻光元件的所述柱形筒壁的内径,且所述补光组件的所述环形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阻光元件的所述灯镜垫圈的外
径。
37.可选地,所述阻光元件在所述压装组件靠近所述端盖的一面从所述阻光筒壁向外延展的灯镜缓冲层,并且,所述阻光元件在所述灯镜缓冲层与所述装配缓冲层之间形成有卡持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外周缘的径向内凹口。
38.可选地,所述压装组件在背向所述端盖的表面进一步具有用于安装所述补光组件的光源安装柱,所述补光组件具有用于螺钉紧固装设于所述光源安装柱的安装孔。
39.可选地,所述发光模组比于所述环形组件更靠近所述灯组镜片。
40.可选地,所述压装组件通过螺钉装设于所述端盖以压紧所述成像镜片和所述灯组镜片。
41.基于上述实施例,盖组件可以利用在第一成像视窗孔和第二成像视窗孔双向暴露的成像镜片为机芯组件的镜头提供成像视野,并且,还可以利用在第一补光视窗孔和第二补光视窗孔双向暴露的灯组镜片为补光组件的光源提供照射视野,因而可以支持补光组件与机芯组件一起内置于机身组件,有助于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而且,成像镜片和灯组镜片之间具有阻光隔断,并且,缓冲组件形成的阻光筒壁位于灯组镜片面向机身组件的内部的镜面侧,当与机芯组件同腔布置的补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处时,阻光筒壁在轴向方向上可以完全覆盖补光组件与灯组镜片之间的轴向间隙,因而可以避免补光组件的光源产生的光束被灯组镜片反射至成像镜片提供的成像视野内,从而,在兼顾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可以避免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压装组件对成像镜片和灯组镜片形成的压接限位,可以提升盖组件的装配强度,可以为盖组件提供防爆特性。
附图说明
42.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43.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44.图2为如图1所示摄像机的分解结构剖视图;
45.图3为如图1所示摄像机的盖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46.图4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模组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48.图6为如图3所示的盖组件对如图6所示的补光组件的反射屏蔽原理的示意图;
49.图7为如图6所示的反射屏蔽原理应用到如图1所示摄像机时的示意图;
50.图8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51.图9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压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0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缓冲组件与压装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53.图11a和图11b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像镜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2a和图12b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灯镜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3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56.图14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57.图15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58.图16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59.图17a和图17b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灯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60.图18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组件的压接装配的局部示意图。
61.附图标记说明
[0062]1ꢀꢀꢀ
机身组件
[0063]
10
ꢀꢀꢀ
机壳
[0064]
100
ꢀꢀ
开口端面
[0065]
11
ꢀꢀꢀ
后端板
[0066]
12
ꢀꢀꢀ
筒壁
[0067]
13
ꢀꢀꢀ
安装法兰缘
[0068]2ꢀꢀꢀ
盖组件
[0069]
20
ꢀꢀꢀ
端盖
[0070]
20a
ꢀꢀ
第一成像视窗孔
[0071]
20b
ꢀꢀ
第一补光视窗孔
[0072]
200
ꢀꢀ
阻光隔断
[0073]
201
ꢀꢀ
前端板
[0074]
202
ꢀꢀ
周壁
[0075]
203
ꢀꢀ
安装法兰
[0076]
204a 第一点胶槽
[0077]
204b 第二点胶槽
[0078]
205a 第一溢胶槽
[0079]
205b 第二溢胶槽
[0080]
206
ꢀꢀ
压装组件安装台
[0081]
207
ꢀꢀ
机芯安装柱
[0082]
21a
ꢀꢀ
成像镜片
[0083]
21b
ꢀꢀ
灯组镜片
[0084]
22
ꢀꢀꢀ
缓冲组件
[0085]
22a
ꢀꢀ
像镜缓冲垫
[0086]
220a 防护筒壁
[0087]
221a 第一像镜垫圈
[0088]
222a 第一像镜垫圈
[0089]
22b
ꢀꢀ
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
[0090]
220b 阻光筒壁(柱形筒壁)
[0091]
221b 第二灯镜垫圈(灯镜缓冲层)
[0092]
222b 第二灯镜垫圈(装配缓冲层)
[0093]
23
ꢀꢀꢀ
压装组件
[0094]
23a
ꢀꢀ
第二成像视窗孔
[0095]
23b
ꢀꢀ
第二补光视窗孔
[0096]
230
ꢀꢀ
光源安装柱
[0097]
231
ꢀꢀ
避让缺口
[0098]
24
ꢀꢀꢀ
压装组件紧固件
[0099]
25
ꢀꢀꢀ
灯组紧固件
[0100]3ꢀꢀꢀꢀ
机芯组件
[0101]
30
ꢀꢀꢀ
镜头
[0102]4ꢀꢀꢀꢀ
补光组件
[0103]
40
ꢀꢀꢀ
发光模组
[0104]
40a
ꢀꢀ
第一发光模组
[0105]
40b
ꢀꢀ
第二发光模组
[0106]
41
ꢀꢀꢀ
组件支架
[0107]
411
ꢀꢀ
安装板
[0108]
412
ꢀꢀ
支腿
[0109]
42
ꢀꢀꢀ
基板
[0110]
42a
ꢀꢀ
第一光源器件
[0111]
42b
ꢀꢀ
第二光源器件
[0112]
43
ꢀꢀꢀ
灯杯支架
[0113]
430
ꢀꢀ
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
[0114]
43a
ꢀꢀ
第一灯孔
[0115]
43b
ꢀꢀ
第二灯孔
[0116]
44
ꢀꢀꢀ
卡扣
[0117]
45a
ꢀꢀ
第一导光灯杯
[0118]
45b
ꢀꢀ
第二导光灯杯
[0119]5ꢀꢀꢀꢀ
控制组件
[0120]6ꢀꢀꢀꢀ
电源组件
[0121]7ꢀꢀꢀꢀ
线缆组件
[0122]8ꢀꢀꢀꢀ
装配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12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124]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2为如图1所示摄像机的分解结构剖视图。
[0125]
请在参见图1的同时结合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摄像机可以包括机身组件1、盖组件2、机芯组件3以及补光组件4。
[0126]
机身组件1可以具有开口端面100,例如,机身组件1可以包括机壳10,机壳10包括后端板11、以及在后端板11的一侧(前侧)包围形成壳腔的筒壁12,该筒壁12的前端开口形成机身组件1的开口端面100。
[0127]
盖组件2可以封盖机身组件1的开口端面10,以封闭机身组件1的机壳10的壳腔。
[0128]
机芯组件3和补光组件4都可以位于机身组件1的内部,例如位于机身组件1的机壳10的壳腔内,并且,盖组件2可以为机芯组件3的镜头30提供成像视野、并为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提供照射视野。
[0129]
另外,该实施例中的摄像机还可以包括在机身组件1的内部(例如机壳10的壳腔内)为机芯组件3和补光组件4提供控制信号的控制组件5、为机芯组件3和补光组件4以及控制组件5供电的电源组件6,并且,该摄像机还可以装设有线缆组件7,用于为电源组件6提供外部供电、为控制组件5提供控制信号、以及传输机芯组件3输出的图像。其中,控制组件5可以包含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线缆组件7可以通过螺纹结构安装于机身组件1(例如后端板11)。
[0130]
基于上述结构,补光组件4可以与机芯组件3一起内置于机身组件1,因而可以有助于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
[0131]
此时,为了避免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该实施例中针对盖组件2的结构提供了优化方案。
[0132]
图3为如图1所示摄像机的盖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4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并同时结合图1和图2,在该实施例中,盖组件2可以包括端盖20、成像镜片21a、灯组镜片21b、缓冲组件22以及压装组件23。
[0133]
端盖20可以间隔开设有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即,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一补光视窗孔20b间隔布置。
[0134]
成像镜片21a可以装设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并覆盖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灯组镜片21b可以装设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并覆盖第一补光视窗孔20b。
[0135]
压装组件23将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压接限位在端盖20,并且,压装组件23具有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对位的第二成像视窗孔23a、以及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对位的第二补光视窗孔23b。具体地,压装组件23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一体式成型的板状主体,且压装组件23具有分别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成像镜片21a形状适配的第二成像视窗孔23a、以及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和灯组镜片21b形状适配的第二补光视窗孔23b。
[0136]
缓冲组件22可以选用例如硅胶等柔性材质,并且,缓冲组件22装设于压装组件23,用于提供压装组件23与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之间的缓冲接触,例如,缓冲组件22可以在压装组件23背向灯组镜片21b的一侧形成从阻光筒壁220b向外延展的装配缓冲层222b。
[0137]
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位于第二补光视窗孔23b处,并且发光模组40的发光面朝向灯组镜片21b。
[0138]
其中,端盖20还具有在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一补光视窗孔20b之间凸起的阻光隔断200,缓冲组件22沿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边缘形成阻光筒壁(柱形筒壁)220b,并且,补光组件4挤压装配缓冲层222b。
[0139]
也就是,成像镜片21a可以在阻光隔断200的内周侧固定装设于端盖20,灯组镜片21b可以在阻光隔断200的外周侧固定装设于端盖20,阻光隔断200的凸起高度可以等于或基本等于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从而,阻光隔断200可以在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的整个厚度空间形成阻光屏障,并且,缓冲组件22形成的阻光筒壁220b位于灯组镜片21b面向机身组件1的内部的镜面侧,从而阻光筒壁220b可以在第一防护镜片21a和第二防护镜片21b面向机身组件1的内部的镜面侧形成阻光屏障。
[0140]
图5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模组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6为如图3所示的盖组件对如图6所示的补光组件的反射屏蔽原理的示意图。请在参见图5的同时特别关注图6,缓冲
组件22形成的阻光筒壁220b的轴向长度l1,可以大于与机芯组件3同腔布置的补光组件4与第二补光视窗孔23b之间的轴向间隙l2,该轴向间隙l2是在与机芯组件3同腔布置的补光组件4固定装设(例如装设于盖组件的压装组件23)后,与第二补光视窗孔23b之间形成的固定间隙。
[0141]
基于上述实施例,机芯组件3的镜头30可以位于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处、且镜头30朝向成像镜片21a,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可以位于第二补光视窗孔23b处、且发光模组40的发光面朝向灯组镜片21b,因此,盖组件2可以利用在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双向暴露的成像镜片21a为机芯组件3的镜头30提供成像视野,并且,还可以利用在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和第二补光视窗孔23a双向暴露的灯组镜片21b为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提供环绕成像视野的照射视野,从而,可以支持补光组件4与机芯组件3一起内置于机身组件1,有助于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
[0142]
而且,缓冲组件22形成的阻光筒壁220b位于灯组镜片21b面向机身组件1的内部的镜面侧。
[0143]
图7为如图6所示的反射屏蔽原理应用到如图1所示摄像机时的示意图。请参见图7并同时回看图6,由于当与机芯组件3同腔布置的补光组件4位于第二补光视窗孔23b处时,阻光筒壁220b在轴向方向上可以完全覆盖补光组件4与灯组镜片21b之间的轴向间隙l2,因而可以避免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产生的光束被灯组镜片21b反射至成像镜片21a提供的成像视野内,从而,在兼顾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可以避免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
[0144]
另外,压装组件23对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形成的压接限位,可以提升盖组件2的装配强度,有助于为盖组件2提供防爆特性。
[0145]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效果,下面将对盖组件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146]
仍参见图3并结合图4,在该实施例中,端盖20可以具有前端板201、以及在前端板201的一侧(例如后侧)包围形成盖腔的周壁202。
[0147]
其中,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可以用于为机芯组件3的镜头视野提供透视区域,因此,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可以设置为匹配机芯组件3的镜头视野的圆形。相应地成像镜片21a可以为圆形。
[0148]
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可以用于补光组件4的照明透射,因此,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形状可以根据补光组件4的发光模组40的布置而任意设定。
[0149]
并且,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可以在端板201的板面空间相邻布置,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的面积。
[0150]
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均可以容纳在周壁202包围形成的盖腔内,即,成像镜片21a可以容纳在阻光隔断200一侧的一个子腔内,灯组镜片21b可以容纳在阻光隔断200另一侧的另一个子腔内。
[0151]
成像镜片21a的厚度t1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t2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成像镜片21a的厚度t1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t2也可以不同。
[0152]
成像镜片21a的厚度t1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t2可以等于或者略大于阻光隔断200的凸起长度h0。并且,成像镜片21a的厚度t1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t2可以均小于周壁202的轴向长度l0,以允许缓冲组件22和压装组件23都可以位于盖腔内,甚至可以进一步容纳补
光组件4。
[0153]
对于摄像机存在防爆需求的情况,端盖20可以选用例如不锈钢等刚性金属材质,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可以选用例如钢化玻璃等防爆透光材质,并且,压装组件23可以选用例如不锈钢等刚性金属材质。
[0154]
此时,成像镜片21a的厚度t1和灯组镜片21b的厚度t2可以设置为满足预设的防爆等级。其中,防爆等级可以是由参考压力测试、过压测试、内部点燃不传爆等测试结果标定。
[0155]
并且,由于周壁202可以伸入在机身组件1的机壳10的壳腔内、并与机壳10的壳腔内壁以套接方式接合,因此,周壁202的轴向长度l0可以设置为满足预定长度,例如,l0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25mm,以确保盖组件2与机身组件1的接合面积可以满足预设的防爆等级。
[0156]
另外,为了提升防爆性能,端盖20还可以支持盖组件2利用装配连接件8与机身组件1固定连接。
[0157]
请回看图3并结合图1和图2,端盖20可以进一步具有安装法兰203,即,端盖20还可以具有从周壁202的外侧沿径向方向突出的安装法兰缘203,例如,安装法兰缘203可以在与前端板201对齐的位置处从周壁202的外侧沿径向方向突出。
[0158]
盖组件2的安装法兰缘203可以与机身组件1的安装法兰缘13固定连接,用于实现盖组件2与机身组件1的固定安装,并且,盖组件2的安装法兰缘203与机身组件1的安装法兰缘13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设计为满足防爆要求,例如盖组件2的安装法兰缘203与机身组件1的安装法兰缘13通过诸如螺钉等装配连接件8固定连接,以实现盖组件2与机身组件1的防爆对接安装。即,安装法兰203可以装设有用于与机身组件1连接的装配连接件8。
[0159]
图8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在参见图3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图8,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可以粘接于端盖20。例如,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可以通过在端盖20的前端板201、周壁202以及阻光隔断200中的至少之一涂敷的胶体(例如环氧树脂ab胶)实现与端盖20的粘接装配。
[0160]
当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与前端板201粘接时,前端板201可以具有环绕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的外周侧布置的第一点胶槽204a、以及环绕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外周侧布置的第二点胶槽204b。从而,利用填入在第一点胶槽204a内的胶体,成像镜片21a可以粘接在前端板201;并且,利用填入在第二点胶槽204b内的胶体,灯组镜片20b可以粘接在端板201。
[0161]
若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以粘接方式装设于端盖20,则,可能存在胶体由于被成像镜片21a挤压而从第一点胶槽204a溢出,和/或,胶体由于被灯组镜片21b挤压而从第二点胶槽204b溢出的情况。
[0162]
胶体的溢出容易导致粘接力的损失,并且,若溢出的胶体流入至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和/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视窗范围内,还有可能导致对成像镜片21a和/或灯组镜片21b的镜面污染。
[0163]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前端板201可以进一步在第一点胶槽204a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的边缘之间布置第一溢胶槽205a、以及在第二点胶槽204b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边缘之间布置第二溢胶槽205b。第一溢胶槽205a和第二溢胶槽205b都可以吸收溢出的胶体,并有助于胶体在前端板201的扩散化分布。
[0164]
当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与阻光隔断200粘接时,成像镜片21a与阻光隔断
200之间可以预留用于填充胶体的第一径向间隙,灯组镜片21b与阻光隔断200之间可以预留用于填充胶体的第二径向间隙。
[0165]
当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与周壁202粘接时,成像镜片21a与周壁202之间可以预留用于填充胶体的第三径向间隙,灯组镜片21b与周壁202之间可以预留用于填充胶体的第四径向间隙。
[0166]
对于摄像机存在防爆需求的情况,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可以同时通过在端盖20的前端板201、周壁202以及阻光隔断200涂敷的胶体实现与端盖20的粘接装配。其中,前端板201涂敷的胶体沿端盖20的径向方向延伸,周壁202以及阻光隔断200涂敷的胶体沿端盖20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胶体在端盖20的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尺寸l1或l1’与在端盖20的轴向方向上的延伸尺寸l2或l2’之和,可以大于预设的粘接尺寸阈值,例如,l1 l2>10mm、l1’ l2’>10mm。
[0167]
图9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压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在参见图3和图4的同时结合图9,压装组件23的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可以设置在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重叠的位置处、并可以具有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基本相同的形状,并且,压装组件23的第二成像视窗孔23a的尺寸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的尺寸相同,或者,也可以设置为略小于或略大于第一成像视窗孔20a的尺寸。类似地,压装组件23的第二补光视窗孔23b可以设置在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重叠的位置处、并可以具有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基本相同的形状,并且,压装组件23的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尺寸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尺寸相同,或者,也可以设置为略大小于或略大于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的尺寸。
[0168]
压装组件23可以通过压装组件紧固件24(例如螺钉)固定装设于端盖20的压装组件安装台206,以压紧成像镜片21a和灯组镜片21b。
[0169]
从图4还可以清楚地看出,端盖20还可以具有用于安装机芯组件3的机芯安装柱207,以供机芯组件3装设在盖组件2(端盖20),相应地,压装组件23还可以具有避让机芯安装柱207的避让缺口231,避让缺口231分布在第二成像视窗孔23a的周围。
[0170]
如图9所示,压装组件23还可以具有用于补光组件4安装的灯组安装柱230,以供补光组件4装设在盖组件2(压装组件23),其中,灯组安装柱230分布在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周围。
[0171]
图10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缓冲组件与压装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请在参见图3和图4的同时结合图10,缓冲组件22可以包括像镜缓冲垫22a和灯镜缓冲垫22b,虽然在图示中将像镜缓冲垫22a和灯镜缓冲垫22b表示为相互独立的两个元件,但可以理解的是,像镜缓冲垫22a和灯镜缓冲垫22b也可以集成为一体。
[0172]
图11a和图11b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像镜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像镜缓冲垫22a可以提供压装组件23与成像镜片21a的缓冲接触,例如,像镜缓冲垫22b可以具有环绕在第二成像视窗孔23a的边缘外周的第一像镜垫圈221a,第一像镜垫圈221a挤压在压装组件23与成像镜片21a之间。
[0173]
并且,像镜缓冲垫22a也可以进一步具有类似于阻光筒壁220b的结构,例如,像镜缓冲垫圈22a可以进一步具有防护筒壁220a,该防护筒壁220a的一端可以接触成像镜片21a、并且连接第一像镜垫圈221a。这样,即便阻光筒壁220b由于例如灯镜缓冲垫22b老化等原因而发生破损,致使补光模组4产生的光不能全部被遮蔽、并导致少量光漏射,防护筒壁
220a也可以起到阻止少量漏射光进入成像视野的补充蔽光作用。
[0174]
另外,像镜缓冲垫22a在第一像镜垫圈221a与第二像镜垫圈222a之间形成有卡持第一补光视窗孔23a的外周缘的径向内凹口。
[0175]
相应地,第一成像视窗孔20a、成像镜片21a、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基于像镜缓冲垫22a的缓冲配合)构成用于摄像机成像的第一光路通道。并且,补光组件4的尺寸可以被配置为避让位于第一光路通道的第二成像视窗孔23a。
[0176]
图12a和图12b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灯镜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灯镜缓冲垫22b可以视为是一种包括阻光筒壁(柱形筒壁)220b和装配缓冲层222b的阻光组件。即,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22b可以沿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边缘形成柱形筒壁220b、并在压装组件23远离端盖20的一面从阻光筒壁220b向外延展的装配缓冲层222b。
[0177]
相应地,第一补光视窗孔20b、灯组镜片20b、第二补光视窗孔23b、以及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22b构成用于摄像机补光的第二光路通道。其中,补光组件4的尺寸可以被配置为覆盖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22b,并且,补光组件4可以与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压紧固定,以使发光模组40在第二光路通道内产生的补光光线在经由灯组镜片21b反射后可以被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阻止进入所述第二光路通道。
[0178]
并且,灯镜缓冲垫(阻光组件)22b还可以提供压装组件23与灯组镜片21b的缓冲接触。
[0179]
例如,灯镜缓冲垫22b可以具有环绕在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边缘外周的第一灯镜垫圈221b,第一灯镜垫圈221b作为灯镜缓冲层可以被挤压在压装组件23与灯组镜片21b之间,并且,第一灯镜垫圈221b连接阻光筒壁220b接触灯组镜片21b的一端。
[0180]
灯镜缓冲垫22b可以具有环绕在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边缘外周用作装配缓冲层的第二灯镜垫圈222b,其中,第二灯镜垫圈222b贴附于压装组件23背向灯组镜片21b的表面,并且,第二灯镜垫圈222b连接阻光筒壁220b远离灯组镜片21b的另一端。
[0181]
另外,灯镜缓冲垫(阻光元件)22b在第一灯镜垫圈(灯镜缓冲层)221b与第二灯镜垫圈(装配缓冲层)222b之间形成有卡持第二补光视窗孔23b的外周缘的径向内凹口。
[0182]
图13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请参见图13,利用压装组件23在背向端盖20的表面凸起的光源安装柱230,补光组件4可以具有用于灯组紧固件25(例如螺钉)紧固装设于光源安装柱230的安装孔,从而,补光组件4可以装设在盖组件2、并且使出光面位于灯镜内视窗23b处,相应地,补光组件4可以在出光面的外周形成用于挤压装配缓冲层(第二灯镜垫圈222b)的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430。
[0183]
图14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15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装配结构立体图。图16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17a和图17b为装设于如图3所示盖组件的补光组件的灯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184]
请在参见图13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图14、图15、图16以及图17a和图17b,补光组件4可以包括发光模组40、组件支架41、基板42以及灯杯支架43。
[0185]
发光模组40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模组40a和第二发光模组40b,第一发光模组40a可以包括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一导光灯杯45a,第二发光模组40b可以包括第二光源器件42b和第二导光灯杯45b。
[0186]
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可以是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灯珠级元件,并且,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可以产生不同波段的光束。例如,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中的一个可以产生可见光(诸如白光或暖光),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中的另一个则可以产生红外光。
[0187]
第一导光灯杯45a和第二导光灯杯45b可以选用透光材料,并且,第一导光灯杯45a和第二导光灯杯45b的形状可以设置有助于使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产生光扩散。例如,第一导光灯杯45a和第二导光灯杯45b可以设置草帽状。
[0188]
组件支架41可以具有安装板411、以及在安装板411的边缘处折弯的支腿412,该支腿412可以在补光组件4装设于盖组件2时,通过支撑在盖组件2和安装板411之间而为补光组件4提供支撑力。
[0189]
基板42可以装设在组件支架41的安装板411,并且,第一光源器件42a和第二光源器件42b可以集成在基板42。
[0190]
灯杯支架43可以装设在基板42,其中,灯杯支架43可以呈罩状(灯杯支架43也可以看作是灯罩),灯杯支架43可以选用遮光材料,并且,灯杯支架43具有暴露第一光源器件42a的第一灯孔43a、以及暴露第二光源器件42b的第二灯孔43b。
[0191]
补光组件4的外圈装配凸缘430可以环绕在灯杯支架43的端面外周,灯杯支架43的端面可以认为是补光组件4的出光面。
[0192]
第一发光模组40a的第一导光灯杯45a可以装设在第一灯孔43a,第二发光模组40b的第二导光灯杯45b可以装设在第二灯孔43b。并且,灯杯支架43的第一灯孔43a和第二灯孔43b的边缘均具有卡扣44,第一导光灯杯45a可以被卡扣44限位在第一灯孔43a内,第二导光灯杯45b可以被卡口44限位在第二灯孔43b内。
[0193]
图18为如图3所示盖组件与补光组件的压接装配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见图18,当补光组件4装设在盖组件2时(补光组件4也可以认为是包括在盖组件2中的一部分、并且包含补光组件4和盖组件2的组件集合可以看作是一种监控组件),补光组件4在发光模组40的出光面外周形成的外圈装配凸缘430可以挤压缓冲组件22(镜面缓冲垫或阻光元件22b)在压装组件23形成的装配缓冲层(第二灯镜垫圈222b),以封闭前述用于摄像机补光的第二光线通道。其中,阻光筒壁(柱形筒壁)220b的内径可以小于补光组件4在出光面的外周形成的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430的内径,并且,装配缓冲层(第二灯镜垫圈222b)的外径可以大于补光组件4在出光面的外周形成的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430的外径。
[0194]
发光模组40的出光面(灯杯支架43的端面)在朝向盖组件2的方向上可以比于外圈装配凸缘430(环形组件)更凸出,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430在轴向方向上可以比补光组件4的出光面更远离灯组镜片21b,也就是,所述发光模组(40)比于外圈装配凸缘(环形组件)430更靠近灯组镜片21b。并且,发光模组40的出光面还可以探入在灯镜内视窗23b内、并被阻光筒壁220b封闭环绕。从而,可以在补光组件4的出光面与灯组镜片21b之间形成将发光模组40完全封闭遮光的光路通道。
[0195]
仍参见图10并结合图11和图12,机芯组件3的镜头30可以布置在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处,并且,镜头30可以局部探入在第二成像视窗孔23a内。并且,机芯组件3可以在机身组件1的内部装设于盖组件2(装设于压装组件23。相比于利用悬臂梁结构实现机芯组件3在机身组件1内部的安装方案,将机芯组件3固定装设在盖组件2,可以通过减小振动而减轻成像
虚焦、图像模糊的现象。
[0196]
类似于装配缓冲层(第二灯镜垫圈222b),请进一步回看图3、图4以及图5,缓冲组件22还可以进一步在压装组件23背向成像镜片21a的一侧形成用于避免机芯组件3的镜头30碰撞压装组件23的防护缓冲层,该防护缓冲层可以由像镜缓冲垫22a提供。例如,像镜缓冲垫22a可以进一步具有环绕在第二成像视窗孔23a的边缘外周的第二像镜垫圈222a,其中,第二像镜垫圈222a贴附于压装组件23背向成像镜片21a的表面,并且,第二像镜垫圈222a连接防护筒壁220a远离成像镜片21a的另一端。
[0197]
另外,控制组件5也可以装设在盖组件2(例如压装组件23)。
[01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