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筒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2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通风领域,涉及风筒连接,具体涉及一种风筒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井下要生产必须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2、稀释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3、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3.目前,矿井井巷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以风筒作为供风路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局部通风机功率越来越大,供风距离也越来越长,这就增加了风筒连接工作的工作量。
4.煤矿使用的风筒主要是帆布风筒,它是一种柔性风筒,除此之外,还有铁风筒和玻璃铁风筒,但铁风筒和玻璃铁风筒的重量大,搬运困难,煤矿很少采用;为了满足通风需求,多采用金属整体螺旋弹簧钢卷为骨架的可伸缩风筒。
5.柔性风筒的连接方式有插接、单反边接头、双反边接头、三环多反边接头和螺圈接头等多种形式。插接最简单但易漏风;单反边接头和双反边接头漏风小,但局部风阻较大;三环多反边接头和螺圈接头接头风阻小,不易漏风但是拆装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筒快速连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风筒不能快速密封连接的技术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风筒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内连接圆环和外连接圆环,所述的内连接圆环的内连接圆环外环面的一侧的上设置有梯形凸台,所述的外连接圆环的外连接圆环内环面的一侧上设置有梯形卡槽,梯形凸台与梯形卡槽相配合连接;
9.所述的内连接圆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的第一半圆环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的尾端通过第一螺栓转动式连接,第一半圆环的头端向外连接有第一卡扣,第二半圆环的头端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一卡扣伸入腔,第二半圆环的头端外环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扣口,所述的第一卡扣口与第一卡扣伸入腔垂直连通;
10.所述的外连接圆环包括第三半圆环和第四半圆环,所述的第三半圆环的尾端和第四半圆环的尾端通过第二螺栓转动式连接,第三半圆环的头端向外连接有第二卡扣,第四半圆环的头端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扣伸入腔,第四半圆环的头端外环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扣口,所述的第二卡扣口与第二卡扣伸入腔垂直连通。
11.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2.所述的内连接圆环的第一半圆环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弹簧锁扣,第二半圆环
的外侧侧壁上安装第一挂钩;外连接圆环的第三半圆环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弹簧锁扣,第四半圆环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挂钩。
13.所述的内连接圆环内环面上设置有一个一级风筒卡槽。
14.所述的外连接圆环内环面上设置有一个二级风筒卡槽。
15.所述的内连接圆环内环面和外连接圆环内环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层。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筒连接装置操作简洁、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和分离,提高了风筒的连接效率。
18.(ⅱ)本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不会破坏风筒,漏风少、密封性高,广泛适用于井下风筒连接。
附图说明
19.图1为风筒快速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

内连接圆环,2

外连接圆环,3

梯形凸台,4
‑ꢀ
梯形卡槽,5

第一螺栓,6

第一卡扣,7

第一卡扣伸入腔,8

第一卡扣口,9
‑ꢀ
第二螺栓,10

第二卡扣,11

第二卡扣伸入腔,12

第二卡扣口,13

第一弹簧锁扣,14

第一挂钩,15

第二弹簧锁扣,16

第二挂钩,17

一级风筒卡槽,18
‑ꢀ
二级风筒卡槽,19

橡胶垫层。
21.101

内连接圆环外环面,102

第一半圆环,103

第二半圆环,104

内连接圆环内环面。
22.201

外连接圆环内环面,202

第三半圆环,203

第四半圆环。
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零部件。
25.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风筒快速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连接圆环1 和外连接圆环2,内连接圆环1的内连接圆环外环面101的一侧的上设置有梯形凸台3,外连接圆环2的外连接圆环内环面201的一侧上设置有梯形卡槽4,梯形凸台3与梯形卡槽4相配合连接;
28.内连接圆环1包括第一半圆环102和第二半圆环103,第一半圆环102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103的尾端通过第一螺栓5转动式连接,第一半圆环102 的头端向外连接有第一卡扣6,第二半圆环103的头端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一卡扣伸入腔7,第二半圆环103的头端外环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扣口8,第一卡扣口8与第一卡扣伸入腔7垂直连通;
29.外连接圆环2包括第三半圆环202和第四半圆环203,第三半圆环202的尾端和第四半圆环203的尾端通过第二螺栓9转动式连接,第三半圆环202 的头端向外连接有第二卡扣10,第四半圆环203的头端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扣伸入腔11,第四半圆环203的头端外环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扣口12,第二卡扣口12与第二卡扣伸入腔11垂直连通。
3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内连接圆环1的第一半圆环102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弹簧锁扣13,第二半圆环103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挂钩 14;外连接圆环2的第三半圆环202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弹簧锁扣15,第四半圆环203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挂钩16,提高连接装置的稳定性。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内连接圆环内环面104上设置有一个一级风筒卡槽17,使一级风筒更稳定的固定在内连接圆环1上。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外连接圆环内环面201上设置有一个二级风筒卡槽18,使二级风筒更稳定的固定在外连接圆环1上。
3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内连接圆环内环面104和外连接圆环内环面201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层19,橡胶垫层19可增大摩擦系数,提升稳固性,增强风筒连接的密封性能。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35.将二级风筒的接口套接一级风筒的接口上,使一级风筒和二级风筒有一部分的重合;将内连接圆环1套在重合部分上,使一级风筒上的钢丝圈固定在内连接圆环内环面104的一级风筒卡槽17上,将第一卡扣6伸入第一卡扣伸入腔7,选择合适的第一卡扣口8与第一卡扣6相配合,完成内连接圆环1与一级风筒的固定;将外连接件内环面201的梯形卡槽4与内连接件外环面101 的梯形凸台3相配合,完成内连接圆环1和外连接圆环2之间的固定;将外连接圆环内环面201的二级风筒卡槽18与二级风筒的钢丝圈相配合,将第二卡扣10伸入第二卡扣伸入腔11,选择合适的第二卡扣口12与第二卡扣10相配合,完成外连接圆环2与二级风筒的固定;将第一半圆环102的外侧侧壁上的第一弹簧锁扣13与第二半圆环103的外侧侧壁上的第一挂钩14相配合,将第三半圆环202的外侧侧壁上的第二弹簧锁扣15与第四半圆环203的外侧侧壁上的第二挂钩16相配合,完成风筒快速连接装置的紧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