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目前常见的锅炉有以下几种:自然燃烧通炕型锅炉、多回程自然返烧型锅炉、多回程强制燃烧电脑数控返烧型锅炉、多回程自动环保颗粒电脑数控型锅炉、多回程燃气锅炉、兰炭锅炉、热风炉等等。
3.市场现有颗粒和兰炭锅炉的热效率看上去虽然很高,但是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这两款锅炉在实际应用中就暴露出了它们的弊端和不足。现有颗粒和兰炭锅炉燃烧的方式导致锅炉的爆发力不足,锅炉的爆发力好比是发动机的动力,锅炉的动力不足,导致锅炉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用户想要的效果,锅炉升温太慢不敢停火,不停火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浪费,锅炉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使用,只有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才能最节省燃料,才能给用户、省时、省力、省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可以提高热能回收效率的锅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一侧设置连接有排烟管道,所述炉体和所述排烟管道侧壁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炉体、所述排烟管道侧壁内成型有连通在一起的受热水套,所述炉体下端一侧成型有与所述受热水套连通的冷水进水管,所述排烟管道上端成型有与所述受热水套连通的热水出水管,所述炉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褶皱导热体,所述排烟管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褶皱导热体。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褶皱导热体为所述炉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褶皱导热体的截面为“羊百叶曲面型”“暖气片型”、“连续v型”、“连续u型”、“连续内凹弧型”、“连续外凸弧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褶皱导热体为所述排烟管道的内壁,所述第二褶皱导热体的截面为“羊百叶曲面型”“暖气片型”、“连续v型”、“连续u型”、“连续内凹弧型”、“连续外凸弧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9.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部上端成型有燃烧室,所述炉体内部下端成型有炉灰沉积
仓,所述炉体上表面上成型有连通到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炉灶口,所述炉体侧壁上端铰接有连通到所述燃烧室内的炉门,所述炉体侧壁下端铰接有连通到所述炉灰沉积仓内的清灰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炉灰沉积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炉体侧壁连通的受热水篦子。
10.进一步的,所述受热水篦子包括只是两排加热水管,多层所述加热水管上下交错分布,下端的所述加热水管的直径不超过上端所述加热水管的直径。
11.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包括多条首尾连通在一起的受热烟道,所有的所述受热烟道呈蛇形、弹簧形、“w”型循环向上分布,所述燃烧室侧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受热烟道连通的排烟通孔,所述受热烟道一端成型有烟道清灰口,所述烟道清灰口处铰接有挡板,所述受热烟道侧壁为中空结构,多个所述受热烟道的中空侧壁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受热水套。
12.进一步的,所述受热烟道内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道与所述受热烟道轴向方形垂直的中空隔热箱,所述中空隔热箱与所述受热水套连通,所述中空隔热箱外壁上同样设置有所述第二褶皱导热体。
13.进一步的,所述受热烟道内部下端沿所述受热烟道的轴线方形设置有一排平行受热横管,所述平行受热横管两端与所述受热水套连通,所述平行受热横管与所述中空隔热箱平行。
14.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下方固定有支撑板。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炉体的内壁采用“褶皱”式设计,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炉体的受热面积,让燃烧室内壁与燃料的接触面更小,让燃料燃烧的更充分、爆发力更强,从而增加锅炉的热效率;排烟管道内壁采用“褶皱”式设计,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受热水套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吸收率;采用褶皱导热体,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市场同类锅炉节能四分之一以上。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热烟道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1.1、炉体;11、第一褶皱导热体;12、燃烧室;13、炉灶口;14、炉门;15、炉灰沉积仓;16、清灰门;17、受热水篦子;2、支撑板;3、排烟管道;31、受热烟道;32、中空隔热箱;33、平行受热横管;34、第二褶皱导热体;35、烟道清灰口;4、冷水进水管;5、热水出水管;6、受热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一侧设置连接有排烟管道3,排烟管道3下方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至少有一块,对排烟管道3进行支撑固定,炉体1和排烟管道3侧壁均为中空结构,炉体1、排烟管道3侧壁内成型有连通在一起的受热水套6,受热水套6内流通冷水,吸收锅炉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变成热水,炉体1下端一侧成型有与受热水套6连通的冷水进水管4,方便补充冷水,排烟管道3上端成型有与受热水套6连通的热水出水管5,方便热水导出使用,炉体1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褶皱导热体11,排烟管道3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褶皱导热体34,通过第一褶皱导热体11、第二褶皱导热体34增加受热面积,让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够达到最大的吸收和利用。
24.本实施例中,第一褶皱导热体11为炉体1的内壁,第一褶皱导热体11的截面为“羊百叶曲面型”“暖气片型”、“连续v型”、“连续u型”、“连续内凹弧型”、“连续外凸弧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25.本实施例中,第二褶皱导热体34为排烟管道3的内壁,第二褶皱导热体34的截面为“羊百叶曲面型”“暖气片型”、“连续v型”、“连续u型”、“连续内凹弧型”、“连续外凸弧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0026]“羊百叶曲面型”设计,是把羊所特有的胃部百叶式的消化特征,科学的运用到锅炉的设计理念上,根据热能的辐射的传导性质,让锅炉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燃烧室12和受热烟道31的内壁面积最大化的同时,还让燃料与锅炉的接触面更小,让燃料燃烧的更充分爆发力更强,让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最大的吸收和利用;
[0027]“暖气片型”、“连续u型”设计,是根据热水和高温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对流性质,结合暖气供暖系统热水底部单管循环原理,让锅炉的受热面积最大化,让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在通过烟道时达到最大的吸收和利用;
[0028]“连续v型”、“连续内凹弧型”、“连续外凸弧型”设计是根据热能的辐射性质,在相同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炉体1的受热面积,让燃烧室12内壁与燃料的接触面更小,让燃料燃烧的更充分、爆发力更强,从而增加锅炉的热效率(只有热的快才省煤);
[0029]
此设计原理可以通过改变曲面的长度、宽度、高度而更精确、更灵活的设定锅炉的实际接触面积,让不同的用户更方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让产品更科学化、更人性化。
[0030]
本实施例中,炉体1内部上端成型有燃烧室12,炉体1内部下端成型有炉灰沉积仓15,用于储存煤灰,炉灰沉积仓15下侧壁上安装风机可以向燃烧室12内送入氧气,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炉体1上表面上成型有连通到燃烧室12内部的炉灶口13,燃烧室12内部对应炉灶口13的位置同样固定有与受热水套6连通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位于燃料燃烧的火焰上端,便于快速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同时换热盘管之间有间隙,火焰可以通过,保证炉灶口13可以正常实用,炉体1侧壁上端铰接有连通到燃烧室12内的炉门14,炉体1侧壁下端铰接有连通到炉灰沉积仓15内的清灰门16,燃烧室12和炉灰沉积仓15之间设置有与炉体1侧壁连通的受热水篦子17。
[0031]
本实施例中,受热水篦子17包括只是两排加热水管,多层加热水管上下交错分布,下端的加热水管的直径不超过上端加热水管的直径,加热水管的直径可以越往下越小,如此设置,不仅提高了燃料燃烧的高温区锅炉的热吸收效率,而且还解决了市场上的锅炉使
用时煤炭容易通过受热水篦子17掉落到炉灰沉积仓15内导致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0032]
本实施例中,排烟管道3包括多条首尾连通在一起的受热烟道31,所有的受热烟道31呈蛇形、弹簧形、“w”型循环向上分布,燃烧室12侧壁上成型有与受热烟道31连通的排烟通孔,受热烟道31可采用扁平加宽的方形管制作,受热烟道31一端成型有烟道清灰口35,烟道清灰口35处铰接有挡板,受热烟道31侧壁为中空结构,多个受热烟道31的中空侧壁连接在一起形成受热水套6,多条受热烟道31首尾连通可以减小烟气通过受热烟道31的阻力,让锅炉进风和排烟更通畅,燃料燃烧时所需氧气更充足,燃烧更充分、爆发力更强(只有热的最快,才能最省煤)、更方便清理积碳,让锅炉的热效率永远保持最佳状态,在排烟管道3的排烟口安装户外引风机可以提高排烟速度,既方便实用、经济节能还可以预防煤气中毒。
[0033]
本实施例中,受热烟道31内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道与受热烟道31轴向方形垂直的中空隔热箱32,燃烧室12侧壁上的排烟通孔正对中空隔热箱32,使得烟气可以在受热烟道31内长时间流动,便于热能回收,中空隔热箱32与受热水套6连通,中空隔热箱32外壁上同样设置有第二褶皱导热体34,增加受热面积,提高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吸收效率。
[0034]
本实施例中,受热烟道31内部下端沿受热烟道31的轴线方形设置有一排平行受热横管33,平行受热横管33两端与受热水套6连通,平行受热横管33与中空隔热箱32平行,高温烟气从平行受热横管33上下表面吹过时,部分热能被平行受热横管33内部的水吸收,提高热吸收率。
[0035]
受热烟道31内部可以安装清理焦油积炭装拉杆,方便清灰。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通过冷水进水管4向受热水套6内注入冷水,打开炉门14后将燃料放置在燃烧室12内部点燃,锅炉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热能和高温烟气,热能通过第一褶皱导热体11和第二褶皱导热体34传递到受热水套6内部的水内,将受热水套6内部的水加热,同时高温烟气沿着受热烟道31流通时,烟气中的热量同样被受热水套6内的水吸收,使得受热水套6内部的水变成高温水,高温水从热水出水管5排出供应工业或生活使用。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