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训练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精神娱乐活动增多,运动生活在人们的生活占比中越来越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量的不足以及疾病使儿童期的触觉、前庭平衡觉及运动觉的学习明显不足,出现感觉统合失常,具体表现在: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触觉防御障碍。现有儿童康复训练中,帮助平衡感统训练的工具存在以下缺点:

平衡感统训练模式单一,难度单一,训练时不能循序渐进,造成儿童不能快速进入平衡感统训练,另外一旦儿童适应此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无法再进一步进行训练;

平衡感统训练工具,不具备引导功能,无法引导帮助儿童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包括独轮车和独轮车相配合的轨道,所述轨道内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独轮车包括车斗,所述车斗连接有把手,所述车斗连接有车轮,所述车斗内部设有格栅,所述车斗前端中心处设有导向件;所述轨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从下至上分别设有初级限位槽,中级限位槽和高级限位槽,所述轨道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轨道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相互匹配。
5.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板连接有常开型按动开关,所述常开型按动开关设有声光器,所述常开型按动开关连接有电源。
6.进一步限定,所述独轮车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部设有加强条,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撑腿为独轮车提供了支撑,使得独轮车在不使用时,可以站立,加强条则提升了支撑腿的结构强度。
7.进一步限定,所述车斗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车斗的外形棱角更少,避免了儿童推车倾倒时,磕碰到棱角,造成伤害。
8.进一步限定,所述把手的末端向下,并与水平线形成一定倾角,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当儿童身高不够时,无法抬起独轮车,也降低了儿童抬升独轮车的距离。
9.进一步限定,所述初级限位槽,中级限位槽和高级限位槽并非完全贯穿侧板,所述初级限位槽,中级限位槽和高级限位槽均与导向板外形尺寸相匹配,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导向板插入初级限位槽时,只有一个出口。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具备多种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模式,儿童训练时可以循序渐进,进入平衡感统训练时难度较低,不容易产生挫败心理;
12.2.具备引导功能,可以引导帮助儿童进行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实施例中独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实施例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实施例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实施例中轨道首尾配合时的剖面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独轮车1、把手101、支撑腿102、加强条103、车轮104、格栅105、车斗106、导向件107、轨道2、第一连接槽201、第一连接块202、初级限位槽203、中级限位槽204、高级限位槽205、侧板207、底板208、导向板3、常开型按动开关301、声光器302、电源303。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平衡感统训练工具,包括独轮车1和独轮车1相配合的轨道2,轨道2内部连接有导向板3;独轮车1包括车斗106,车斗106连接有把手101,车斗106连接有车轮104,车斗106内部设有格栅105,车斗106前端中心处设有导向件107;轨道2包括底板208和侧板207,侧板207和底板208固定连接,侧板207从下至上分别设有初级限位槽203,中级限位槽204和高级限位槽205,轨道2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201,轨道2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202,第一连接槽201和第一连接块202相互匹配。
21.导向板3连接有常开型按动开关301,常开型按动开关设有声光器302,常开型按动开关连接有电源303。
22.本案实施中,儿童初次接收平衡感统训练时,导向板3放入初级限位槽203中,通过第一连接块202放入第一连接槽201中,让轨道2首尾相连,从而加长轨道2的长度,也使得第一连接块202对导向板3一端进行限位,使导向板3在第一连接槽201中无法运动,导向板3和侧板207将形成较大的容纳空间,来限制车轮104的运动方向,使得车轮104只能在轨道2内向前运动,儿童不需过多的操作,即可使独轮车1沿导轨2运动,提升儿童训练积极性。
23.儿童适应平衡感统训练后,需要提升难度时,导向板3放入中级限位槽204中,导向板3和侧板207对车轮104形成的限位空间较小,车轮104容易脱轨,因此,儿童需要付出更多的操作,才能维持独轮车1沿轨道2运动,为了帮助儿童适应中等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设置了导向件107,位于独轮车1中心的导向件107和轨道2以及儿童形成三点一线,为儿童提供了直线方向感,另外当独轮车1运动方向正确时,车轮104会下压常开型按动开关301,使声光器302接通电源303,发出声音和光亮,为独轮车1正确的运动方向做出反馈,使得儿童能够根据声光器302的引导来不断调整推动方向,从而引导帮助儿童快速进入中等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加速儿童平衡感的形成掌握。
24.儿童适应中等的平衡感统训练后,导向板3放入高级限位槽205中,导向板3和侧板
207上端面平齐,对车轮104完全没有限位空间,此时车轮104极易脱轨,通过设置导向板3的颜色与侧板207的颜色不同,帮助儿童认识正确的直线运动方向,来进一步引导帮助儿童推动独轮车1。
25.若是儿童适应高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可以通过在车斗106中的格栅105内添加配重的物品,使独轮车1左右两侧不等重,来进一步提高维持独轮车1平衡的难度。
26.提升平衡感统训练难度的方式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比如,导向板3在多个首尾相连的导轨2上的分布为,初级限位槽203和中级限位槽204混合使用,初级限位槽203和中级限位槽204使用的顺序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混乱分布的,从而营造出多种多样难度的平衡感统训练模式,也使得难度的提升可以随儿童的掌握进度循序渐进,提高儿童训练积极性,帮助儿童平衡感快速建立。
27.优选,独轮车1设有支撑腿102,支撑腿102内部设有加强条103,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撑腿102为独轮车1提供了支撑,使得独轮车1在不使用时,可以站立,加强条103则提升了支撑腿102的结构强度。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支撑腿102其它的结构形状。
28.优选,车斗106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车斗106的外形棱角更少,避免了儿童推车倾倒时,磕碰到棱角,造成伤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车斗106其它的结构形状。
29.优选,把手101的末端向下,并与水平线形成一定倾角,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当儿童身高不够时,无法抬起独轮车1,也降低了儿童抬升独轮车1的距离。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把手101其它的结构形状。
30.优选,初级限位槽203,中级限位槽204和高级限位槽205并非完全贯穿侧板207,初级限位槽203,中级限位槽204和高级限位槽205均与导向板3外形尺寸相匹配,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导向板3插入初级限位槽203时,只有一个出口。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初级限位槽203,中级限位槽204和高级限位槽205其它的结构形状。
31.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