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3 00: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是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
3.为了便于脑梗患病者的后期恢复,一般会通过一些器材进行病人的辅助训练,但是传统的设备不能很好的调整训练强度,同时也不能很好的锻炼病患的下肢力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定位板以及固接在定位板底部四角处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两个不同管径不同的管体构成,两个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位于外侧管体侧壁且抵至位于内侧壁管体的侧壁,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一侧固接有座椅,且定位板的另一侧顶部侧壁固接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重物牵引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和座椅之间的定位板上开设有矩形结构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顶部设置有锻炼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锻炼组件包括外套杆、内连杆、踏板、束缚带、固定板、限位杆和定位杆,所述固定板固接在通槽一侧的定位板顶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外套杆,所述外套杆一端内腔中套接有内连杆,所述内连杆的另一端表面套接另一个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端部上固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固接有束缚带。
6.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杆的端部上螺纹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贯穿外套杆的侧壁延伸至内连杆的表面,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端部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搭接至外套杆的表面,所述限位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贯穿限位杆侧壁延伸至定位杆表面。
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撑杆、安装板、导向滑轮和导向套管,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在安装板的顶部侧壁,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接有导向滑轮,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接有导向套管。
8.进一步地,包括放置盘、插接杆、配重块、卡接槽和牵引绳,所述放置盘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插接有多个堆叠放置的配重块,且配重块上开设有用于进出插接杆的卡接槽,所述插接杆的顶部固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依次绕过导向滑轮和导向套管连接至外套杆顶部侧壁。
9.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为扁平的板状结构。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放置盘、插接杆和配重块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定位板,2、通槽,3、锁紧螺栓,4、伸缩杆,5、座椅,6、支撑杆,7、安装板,8、导向滑轮,9、导向套管,10、放置盘,11、插接杆, 12、配重块,1201、卡接槽,13、牵引绳,14、外套杆,15、内连杆,16、踏板,17、束缚带,18、固定板,19、限位杆,20、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8.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1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0.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2.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定位板1 以及固接在定位板1底部四角处的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由两个不同管径不同的管体构成,两个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螺栓3,所述锁紧螺栓3贯穿位于外侧管体侧壁且抵至位于内侧壁管体的侧壁,所述定位板1的顶部一侧固接有座椅5,且定位板1的另一侧顶部侧壁固接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重物牵引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和座椅5之间的定位板1上开设有矩形结构的通槽2,所述通槽2的顶部设置有锻炼组件。
23.所述锻炼组件包括外套杆14、内连杆15、踏板16、束缚带17、固定板 18、限位杆19和定位杆20,所述固定板18固接在通槽2一侧的定位板1顶部,所述固定板1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外套杆14,所述外套杆 14一端内腔中套接有内连杆15,所述内连杆15的另一端表面套接另一个外套杆14,所述外套杆14的端部上固接有踏板16,所述踏板16上固接有束缚带17。
24.所述外套杆14的端部上螺纹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贯穿外套杆14 的侧壁延伸至内连杆15的表面,所述固定板18的顶部固接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的端部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杆20,所述定位杆20的底端搭接至外套杆14的表面,所述限位杆1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贯穿限位杆19侧壁延伸至定位杆20表面。
25.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撑杆6、安装板7、导向滑轮8和导向套管9,所述支撑杆6沿竖直方向固接在安装板7的顶部侧壁,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固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两端均固接有导向滑轮8,所述安装板7的表面固接有导向套管9。
26.包括放置盘10、插接杆11、配重块12、卡接槽1201和牵引绳13,所述放置盘10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插接杆11,所述插接杆11上插接有多个堆叠放置的配重块12,且配重块12上开设有用于进出插接杆11的卡接槽1201,所述插接杆11的顶部固接有牵引绳13,所述牵引绳13的一端依次绕过导向滑轮8和导向套管9连接至外套杆14顶部侧壁。
27.所述踏板16为扁平的板状结构。
28.本技术在使用时,病人坐在训练装置的座椅5上,通过病人的恢复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放置盘10上的配重块12数量,然后使定位杆20在限位杆19 的内腔中滑动,从而调整外套杆14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调整完成后转动螺栓,锁紧限位杆19和定位杆20的连接处,然后病人将脚搭在踏板16上,将脚插入束缚带17中,然后两个脚依次下移,通过踏板16带动外套杆14转动,外套杆14在转动的过程通过牵引绳13拉起放置盘10上的配重块12,实现对腿部的锻炼。
2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0.1.病人坐在训练装置的座椅5上,通过病人的恢复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放置盘10上的配重块12数量,通过改变放置盘10上的配重块12数目,从而调整病人锻炼的强度,使定位杆20在限位杆19的内腔中滑动,从而调整外套杆14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
31.2.本技术结构合理,病人将脚搭在踏板16上,将脚插入束缚带17中,然后两个脚依次下移,通过踏板16带动外套杆14转动,外套杆14在转动的过程通过牵引绳13拉起放置盘10上的配重块12,实现对腿部的全面锻炼。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