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并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并条机是纺纱工艺流程中的中间环节,是改善成纱质量的关键工序。其作用是有效控制棉条重量偏差,改善棉条的均匀度、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使不同品质的纤维在棉条中混合更均匀,为获得良好的成纱创造条件。并条机压辊的作用是将棉条施加恒定的压力,使之形成紧密光滑条子,然后进入圈条盘有规律的盘在棉条筒内,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经过压辊加压可减少条子的意外牵伸,增加棉条筒的容量。并条机压辊分前压辊和后压辊,后压辊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前压辊加压机构由前压辊、连杆、加压弹簧、弹簧座、加压轴和加压手柄组成,加压时向后压辊方向转动加压手柄,通过弹簧给前压辊的压力,使前压辊向后压辊方向摆动形成钳口并对棉条加压,正常工作时前、后压辊相对旋转将棉条送入圈条盘。由于前压辊转动动力是后压辊通过双面齿形带或齿轮等介质传递的,实际工作过程皮带或齿轮容易磨损断裂,并且传动、安装结构较复杂,维护保养不方便,皮带或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皮带拉力变化或齿轮磨损间接引起前后压辊钳口加压力不稳定,从而影响棉条质量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包括后压辊、后压辊座、前压辊、前压辊座、安装座、弹簧、加压座和加压手柄;
5.所述后压辊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后压辊座上,所述前压辊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前压辊座上,所述前压辊座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加压手柄转动安装于所述加压座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前压辊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手柄连接,所述加压手柄转动通过所述弹簧带动所述前压辊座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前压辊具有加压位置和卸压位置,所述前压辊位于所述加压位置,所述前压辊与所述后压辊相抵形成用于夹持棉条的钳口,以使所述前压辊通过与所述后压辊之间的摩擦力跟随所述后压辊传动,所述前压辊位于所述卸压位置,所述前压辊远离所述后压辊。
6.进一步地,所述前压辊座上可轴向旋转安装有前旋转轴,所述前旋转轴一端固定有所述前压辊,凸出所述安装座设置,另一端无前压辊驱动机构。
7.进一步地,所述前压辊和所述前旋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轻量化轴承。
9.进一步地,所述前旋转轴背离所述前压辊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座内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后压辊座上可轴向旋转安装有后旋转轴,所述后旋转轴一端固定
有所述后压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齿轮,所述后压辊座另一端固定有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轴向旋转。
12.进一步地,所述后旋转轴左右两端凸出所述安装座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前压辊座底部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
14.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器和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前压辊座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感应块在左右向相对,所述前压辊座转动时,所述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感应块与其相对的面积变化。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加压手柄向后压辊方向推动时,弹簧推着前压辊座转动,使前压辊与后压辊形成钳口并对棉条加压,由于后压辊、棉条、前压辊之间存在摩擦,工作时,后压辊在牵伸区动力源带动下旋转,在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前压辊跟随转动,同时驱动棉条进入圈条盘,取消不必要的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避免了传动皮带拉力变化对加压的影响,后压辊带动前压辊同步转动,保证后压辊和前压辊加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棉条质量,使前压辊组件结构更小巧简便,适合单眼和双眼并条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17.图2是图1中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18.图中:后压辊1,棉条2,前压辊3,弹簧4,加压手柄5,转轴6,感应块7,传感器8,后压辊座9,前压辊座10,驱动齿轮11,安装座12、加压座13、后旋转轴14、前旋转轴15。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20.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包括后压辊1、后压辊座9、前压辊3、前压辊座10、安装座12、弹簧4、加压座13、加压手柄5、传感器8和感应块7。
21.后压辊座9和安装座12均固定安装使其位置不变,所述后压辊1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后压辊座9上,具体的,所述后压辊座9上可轴向旋转安装有后旋转轴14,所述后旋转轴14一端固定有所述后压辊1,所述后压辊座9另一端固定有驱动齿轮11,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齿轮11轴向旋转,带动后压辊1旋转。
22.所述前压辊3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前压辊座10上,所述前压辊座10上可轴向旋转安装有前旋转轴15,所述前旋转轴15一端固定有所述前压辊3,所述前压辊座10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2上,所述前压辊座10底部通过转轴6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2上。
23.所述加压手柄5转动安装于所述加压座13上,所述弹簧4一端与所述前压辊座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手柄5连接,所述加压手柄5转动通过所述弹簧4带动所述前压辊座1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前压辊3具有加压位置和卸压位置,所述前压辊3位于所述加压位置,所述前压辊3与所述后压辊1相抵形成用于夹持棉条2的钳口,前压辊3采用从动式传动方式,
所述前压辊3通过与所述后压辊1之间的摩擦力跟随所述后压辊1传动,所述后压辊1旋转带动所述前压辊3反向旋转,所述后压辊1与所述前压辊3之间夹持有棉条2。所述前压辊3位于所述卸压位置,所述前压辊3远离所述后压辊1。
24.朝后转动加压手柄5时,使加压手柄5到达死点位置,弹簧4被压缩推动前压辊座10逆时针转动,使前压辊3、后压辊1之间形成钳口夹持棉条2,对棉条2加压,加压手柄5过死点位置,加压操作完成。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齿轮11和后旋转轴14顺时针旋转,带动后压辊1顺时针旋转,由于后压辊1、棉条2、前压辊3之间的摩擦,带动前压辊3逆时针转动,同时驱动棉条2向下移动进入圈条盘。
25.所述前压辊3和所述前旋转轴15之间通过轻量化轴承连接,形成低惯量转动体,便于前压辊3跟随后压辊1转动,最大限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6.为了便于后旋转轴14和前旋转轴15的旋转,所述后旋转轴14左右两端凸出所述安装座12设置,所述前旋转轴15固定有前压辊3的一端凸出所述安装座12设置,另一端无前压辊驱动机构。
27.由于后压辊1通过与棉条2、前压辊3之间的摩擦带动前压辊3旋转,在前旋转轴15的另一端上不需要固定有驱动齿轮11和驱动机构,所述前旋转轴15背离所述前压辊3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座12内侧,可以减小前压辊座10和前旋转轴15的尺寸,结构小巧简便。
28.所述感应块7与前压辊座10固定连接,弹簧4推动前压辊座10转动带动感应块7转动,所述传感器8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2上,与所述感应块7在左右向相对,所述前压辊座10转动时,所述传感器8用以检测所述感应块7与其相对的面积变化。根据棉条2的粗细,转动前压辊3转动角度调节前压辊3和后压辊1之间的间距,传感器8通过检测信号强度判断感应块7与传感器8相对的面积变化并传给电控系统,可以得出前压辊3的转动角度,从而得出前压辊3和后压辊1之间的间距。
29.本实施例中机构为单眼结构,若双眼时所述并条机的前压辊从动式传动机构为对称结构,具体描述为一侧动作。
30.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1.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