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9: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属于建筑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2.专利号为200910306133.0,名称为钢筋桁架模板及焊接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以下内容,现有技术钢筋桁架模板的结构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模板;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旋钢筋、位于上旋钢筋下方两侧对称位置的下旋钢筋和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上端焊接在上旋钢筋两侧,两侧对称位置的腹杆钢筋下部按照三角形桁架设定的角度设置,腹杆钢筋底部弯折后与底模板平行;下旋钢筋对称焊接在两根腹杆钢筋外侧。所述底模板采用镀锌压型钢板,在底模板上面间隔处设置有向上凸起压制成型的角型拱筋,腹杆钢筋底部焊接在底模板的角型拱筋上。
3.虽然解决了“将现有技术腹杆钢筋与底模板焊接面由点接触改变为面接触,焊接后强度比现有技术提高3倍”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目前使用时,钢筋桁架楼承板需要多排并列使用,在使用时,经常由于底板间连接不牢固导致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以避免多列钢筋桁架的底板间出现缝隙,导致楼承板的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5.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板;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旋钢筋和焊接在上旋钢筋两侧的腹杆钢筋,以及焊接在腹杆钢筋外侧且位于上旋钢筋下方的下旋钢筋;所属腹杆钢筋的下端与底板平行,且焊接在底板上端;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部相邻底板上的第二连接部咬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水平板和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两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斜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板与第一水平板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一斜板位于第一水平板的下端。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水平板和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斜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斜板与第二水平板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二斜板位于第二水平板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还包括通过栓钉焊接在上旋钢筋下端的支座竖筋和固定连接在下旋钢筋下端的支座横筋;所述支座横筋还与支座竖筋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底板两侧设有连接部,可以方便的对底板进行安装;
14.2.连接后的底板位置固定,有效防止底板受外力偏斜或产生位移,进而使底板间间隙过大导致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15.3.本新型还设有支座横筋、支座竖筋,支座竖筋在铺板阶段即可与上旋钢筋稳固焊接。端部栓钉可直接焊在上旋钢筋上,栓焊质量不受压向钢板影响,支座竖筋与栓钉共同工作,抗剪作用增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侧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一连接部主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二连接部主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座横筋、支座竖筋位置的主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座横筋、支座竖筋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板5;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旋钢筋1和焊接在上旋钢筋1两侧的腹杆钢筋3,以及焊接在腹杆钢筋3外侧且位于上旋钢筋1下方的下旋钢筋2;所属腹杆钢筋3的下端与底板5平行,且焊接在底板5上端;所述底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6,且底板5上的第一连接部4相邻底板5上的第二连接部6咬合。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4包括第一水平板402和固定在第一水平板402两侧的第一连接板401、第一斜板403;所述第一连接板401的一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斜板403与第一水平板402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一斜板403位于第一水平板402的下端。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6包括第二水平板602和固定在第二水平板602两侧的第二连接板601、第二斜板603;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一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
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斜板603与第二水平板602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二斜板603位于第二水平板602的上端。
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桁架还包括通过栓钉焊接在上旋钢筋1下端的支座竖筋7和固定连接在下旋钢筋2下端的支座横筋8;所述支座横筋8还与支座竖筋7固定连接。
29.上旋钢筋1、下旋钢筋2的直径不应小于6mm,腹杆钢筋3直径不应小于4mm;钢筋桁架高度不大于100mm时,支座竖筋7直径不应小于12mm,支座横筋8直径不小于10mm;钢筋桁架高度不大于100mm时,支座竖筋7直径不应小于14mm,支座横筋8直径不小于12mm;
30.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一个底板5上的第一斜板403插入相邻底板5上的第二斜板603与第二水平板602之间的缝隙内,由于第二斜板603、第二水平板602之间夹角为30
°
且等于第一斜板403、第一水平板402之间的夹角,所以咬合后,底板5不会上下晃动,并且位于中间的底板5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6分别于左右两侧的底板5连接,可以防止底板5左右位移晃动,进而达到保证钢筋桁架的位置不变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板(5);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旋钢筋(1)和焊接在上旋钢筋(1)两侧的腹杆钢筋(3),以及焊接在腹杆钢筋(3)外侧且位于上旋钢筋(1)下方的下旋钢筋(2);所属腹杆钢筋(3)的下端与底板(5)平行,且焊接在底板(5)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6),且底板(5)上的第一连接部(4)相邻底板(5)上的第二连接部(6)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包括第一水平板(402)和固定在第一水平板(402)两侧的第一连接板(401)、第一斜板(403);所述第一连接板(401)的一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403)与第一水平板(402)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一斜板(403)位于第一水平板(402)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包括第二水平板(602)和固定在第二水平板(602)两侧的第二连接板(601)、第二斜板(603);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一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板(603)与第二水平板(602)之间夹角为30
°
,且第二斜板(603)位于第二水平板(602)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还包括通过栓钉焊接在上旋钢筋(1)下端的支座竖筋(7)和固定连接在下旋钢筋(2)下端的支座横筋(8);所述支座横筋(8)还与支座竖筋(7)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30度咬合式大面积钢筋桁架楼承板,属于建筑构件领域。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板;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旋钢筋和焊接在上旋钢筋两侧的腹杆钢筋,以及焊接在腹杆钢筋外侧且位于上旋钢筋下方的下旋钢筋;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部相邻底板上的第二连接部咬合。底板两侧设有连接部,可以方便的对底板进行安装;进而使底板间间隙过大导致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本新型还设有支座横筋、支座竖筋,支座竖筋在铺板阶段即可与上旋钢筋稳固焊接。端部栓钉可直接焊在上旋钢筋上,栓焊质量不受压向钢板影响。支座竖筋与栓钉共同工作,抗剪作用增强。抗剪作用增强。抗剪作用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 万思宽 袁娇玲 潘伟村 刘永毅 戚韵萍 林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