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齿轮泵的活动式卸油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3: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泵的活动式卸油连接件。


背景技术:

2.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现有齿轮泵在进行卸油工作时,不易导向输出油液,容易给油液的回收工作带来不便性,并且油液释放的位置不易调节,不具备活动式卸油功能,实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易导向输出油液,容易给油液的回收工作带来不便性,并且油液释放的位置不易调节,不具备活动式卸油功能,实用性欠佳,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齿轮泵的活动式卸油连接件。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齿轮泵的活动式卸油连接件,包括输油件、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固定于输油件前端,且用于连接齿轮泵的卸油槽,所述输出管固定于输油件后端,且用于排油;
5.所述输油件内部设有导油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包括转芯、导流叶片,且转芯横置于输油件内部中心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若干片且呈环绕固定于转芯外壁;
6.所述输油件上方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活动插轴、拨轴和限位块,且活动插轴插入于输油件顶部正中心并延伸至导流叶片之间,所述拨轴位于活动插轴顶部与其固定一体,且限位块嵌接于活动插轴底部并位于导流叶片相邻位置;
7.所述输出管中段嵌接安装有螺纹管,且输出管通过螺纹管分出前后两段,后段所述输出管通过螺纹管位置可调节,所述输出管外壁且位于后段位置套接固定有固套环。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油件为中空球体状,且导流叶片呈矩形板状,所述导流叶片外端与输油件内壁之间相隔有间隙,使得导流叶片能够进行正常转动。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油组件位于输入管与输出管之间,且导流叶片通过转芯与输油件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叶片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口,通过导油组件可搅动从齿轮泵中排入的油液。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油件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且定位槽之间对立排布于活动插轴外侧,所述拨轴底部边缘两侧固定有对立排布的定位轴,且定位轴与定位槽相互对应并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随活动插轴上下平移,且定位轴脱离于定位槽时限位块位于导流叶片外侧,通过插柱调整限位块的位置。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管外壁前端套接固定有紧固盘,且紧固盘前壁内圈嵌接有密封圈,可加强输入管与齿轮泵卸油槽连接时的紧固性。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油件下方活动安装有支架,且支架末端焊接有稳固件,所述支架与固套环可拆卸安装,通过支架支撑输油件或是后段的输出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将拨轴往上拉起,油液冲击导流叶片转动,导流叶片以转芯为圆心旋转,限位块当前位于导流叶片的外端,所以导流叶片旋转时不与限位块相接触,同理也不会所限位块所抵挡,能够进行正常的旋动,旋动状态下的导流叶片可在输油的同时搅动油液,中和油液的黏度,避免出现油液黏度不均匀而降低油液品质,甚至出现粘管的情况;
16.旋转状态下的多块导流叶片还可加快油液流动的流速,需要快速回收油液时,导流叶片可辅助回收的工作。
17.2、输油件内部的油液从输出管输出,螺纹管能够发生形变或是伸缩,所以后段输出管的位置通过螺纹管可进行调节,使得后段输出管具有活动性,便于调节油液释放的位置,辅助收油工作;
18.支架顶部通过螺纹与输油件的螺纹口连接,将支架拧入输油件底部,支架为金属软管,可掰动支架,调节稳固件的位置,通过螺栓把稳固件安装在齿轮泵的底座上,可稳定输油件;
19.如需稳定调节后的后段输出管位置,也可选择将支架与固套环连接,同样使用上述方式掰动支架,调节稳固件的位置将其与齿轮泵的底座或是齿轮泵的外壳安装,从而定位油液释放的位置。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油件结构内部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油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与固套环结构拆分示意图。
24.图1

图4中:输油件1、定位槽101、转芯2、导流叶片201、导流口202、活动插轴3、拨轴301、限位块302、定位轴303、输入管4、紧固盘401、密封圈402、输出管5、螺纹管501、固套环502、支架6、稳固件601。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

图4,一种齿轮泵的活动式卸油连接件,包括输油件1、输入管4和输出管5,所述输入管4固定于输油件1前端,且用于连接齿轮泵的卸油槽,所述输出管5固定于输油件1后端,且用于排油;
26.所述输入管4外壁前端套接固定有紧固盘401,且紧固盘401前壁内圈嵌接有密封圈402;
27.具体的,齿轮泵进行卸油时,可将输油件1整体拿起,并调整输入管4的前端插入齿轮泵的卸油槽内,输入管4的外径与卸油槽的槽口直径一致,当输入管4插入卸油槽到一定深度后,紧固盘401前壁贴近齿轮泵外壁,紧固盘401表面四侧开设有螺孔,可通过螺栓将紧固盘401与齿轮泵进行紧固,同时通过密封圈402可遮挡输入管4与卸油槽之间的连接缝隙,避免油液渗出,此时输入管4与卸油槽安装好,防止输入管4从卸油槽滑落,齿轮泵可进行正
常的卸油工作;
28.所述输油件1内部设有导油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包括转芯2、导流叶片201,且转芯2横置于输油件1内部中心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叶片201的数量为若干片且呈环绕固定于转芯2外壁;
29.所述输油件1上方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活动插轴3、拨轴301和限位块302,且活动插轴3插入于输油件1顶部正中心并延伸至导流叶片201之间,所述拨轴301位于活动插轴3顶部与其固定一体,且限位块302嵌接于活动插轴3底部并位于导流叶片201相邻位置;
30.所述输油件1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01,且定位槽101之间对立排布于活动插轴3外侧,所述拨轴301底部边缘两侧固定有对立排布的定位轴303,且定位轴303插入于定位槽101内;
31.所述输油件1为中空球体状,且导流叶片201呈矩形板状,所述导流叶片201外端与输油件1内壁之间相隔有间隙;所述导油组件位于输入管4与输出管5之间;
32.卸油槽所流出的油液会进入输入管4,通过输入管4将油液导入输油件1中,同时油液的流动力冲击到导流叶片201,因为当前定位轴303插接于定位槽101,活动插轴3深入输油件1内,且限位块302位于其中两块导流叶片201之间,所以导流叶片201逆时针旋转3
°‑5°
时会被限位块302所抵住,限位块302由橡胶材质制成,不易将导流叶片201磨损,通过限位块302限制住导流叶片201可旋转的活动性,油液当前仅能够从导流叶片201外端与输油件1内壁之间相隔的间隙通过,可起到一定的限流效果,同时不影响到正常的卸油工作,避免油液流出较快出现回收不及时的情况。
33.所述限位块302随活动插轴3上下平移,且定位轴303脱离于定位槽101时限位块302位于导流叶片201外侧;
34.所述导流叶片201通过转芯2与输油件1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叶片201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口202;
35.为了提高油液黏度的均匀性,具体的:
36.将拨轴301往上拉起,同时活动插轴3上移,且限位块302顶部抵住输油件1的内壁,定位轴303脱离定位槽101,然后将拨轴301旋转90
°
,定位轴303跟随其旋转且末端抵住输油件1的顶壁,即可放松拨轴301,再进行卸油时,油液冲击导流叶片201转动,导流叶片201以转芯2为圆心旋转,限位块302当前位于导流叶片201的外端,所以导流叶片201旋转时不与限位块302相接触,同理也不会所限位块302所抵挡,能够进行正常的旋动,旋动状态下的导流叶片201可在输油的同时搅动油液,加上多个导流口202可让油液的流动形成弧形幅度,中和油液的黏度,避免出现油液黏度不均匀而降低油液品质,甚至出现粘管的情况;
37.旋转状态下的多块导流叶片201还可加快油液流动的流速,需要快速回收油液时,导流叶片201可辅助回收的工作。
38.所述输出管5中段嵌接安装有螺纹管501,且输出管5通过螺纹管501分出前后两段,后段所述输出管5通过螺纹管501位置可调节,所述输出管5外壁且位于后段位置套接固定有固套环502;
39.所述输油件1下方活动安装有支架6,且支架6末端焊接有稳固件601,所述支架6与固套环502可拆卸安装;
40.输油件1内部的油液从输出管5输出,前后两段输出管5之间通过螺纹管501相通,且螺纹管501能够发生形变或是伸缩,所以后段输出管5的位置通过螺纹管501可进行调节,使得后段输出管5具有活动性,便于调节油液释放的位置,辅助收油工作。
41.油液从输油件1通过时,为了降低输油件1因为油液通过所受到的振动影响,可将支架6拿起,输油件1底部开设有螺纹口,支架6顶部通过螺纹与输油件1的螺纹口连接,将支架6拧入输油件1底部,支架6为金属软管,可掰动支架6,调节稳固件601的位置,通过螺栓把稳固件601安装在齿轮泵的底座上,可稳定输油件1;
42.如需稳定调节后的后段输出管5位置,也可选择将支架6与固套环502连接,固套环502底部也开设有螺纹口,支架6顶部通过螺纹与固套环502的螺纹口连接,使得支架6与后段输出管5安装好,并且同样使用上述方式掰动支架6,调节稳固件601的位置将其与齿轮泵的底座或是齿轮泵的外壳安装,从而定位油液释放的位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