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


背景技术:

2.目前内窥镜已经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即通过内镜活检技术,能够明确疾病的诊断,也能进行内镜下治疗,使疾病快速治愈。内窥镜检查需要接触病人,不可避免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时,现有内窥镜会将污染物转移至清洁部位,导致清洁部受到感染,影响到病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内窥镜检查需要接触病人,不可避免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时,现有内窥镜会将污染物转移至清洁部位,导致清洁部受到感染,影响到病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盖设有透光镜片,当所述导管内通入介质,介质将导管上的透光镜片开合并将实现介质输出。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窥镜匹配的导管,导管伸入至内窥镜中,从而套设在内框架上,可有效对污染进行隔离,避免对医护及病人造成感染。内镜使用后不需要再次清洗消毒,更换导管可继续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降低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6.为了防止透光镜片上起雾、凝血等,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镜片上涂覆有纳米涂层。通过在透光镜片上涂覆纳米涂层,纳米涂层具有防雾防凝血功能。
7.为了实现透光镜片能够在导管上开合,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镜片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件与导管连接。透光镜片和导管之间通过弹性的连接件连接,这样在没有介质通过时连接件是处于初始状态,也就是连接件将透光镜片盖设在导管上,到介质通过导管,在介质的作用力下,推动透光镜片翻转并将导管的一端打开,也就实现导管的快速开合。
8.为了实现透光镜片能够在导管上开合,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镜片铰接在导管上,所述透光镜片与导管之间的铰接点设置有扭簧。通透光镜片铰接在导管上并有扭簧抵设在透光镜片和导管之间,这样实现透光镜片在导管上开合。
9.为了实现透光镜片能够在导管上开合,进一步地,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壁设有向导管内侧凸出的锚点,所述透光镜片上有与所述锚点配合设置的凹口,所述透光镜片盖设在所述导管的端部时,所述锚点卡入所述凹口。通过透光镜片和导管由锚点连接,这样实现透光镜片在导管上开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壁设有向导管外侧凹陷的凹口,所述透光镜片上有与所述凹口配合设置的锚点,所述透光镜片盖设在所述导管的端部时,所述锚点卡入所述凹口。
12.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镜片一体成型在所述导管的端部,所述端部沿所述导管的纵
长轴向对所述透光镜片和导管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但使所述透光镜片与导管端部保持连接,从而使所述透光镜片可翻转的盖设在所述导管的端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在使用时,通过与内窥镜匹配的导管,内窥镜伸入至导管中,可有效对污染进行隔离,避免对医护及病人造成感染。内窥镜使用后不需要再次清洗消毒,更换导管可继续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降低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避免了内窥镜检查需要接触病人,不可避免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时,现有内窥镜会将污染物转移至清洁部位,导致清洁部受到感染,影响到病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导管和透光镜片的按照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中导管和透光镜片的按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20.图6是图5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1、导管,2、透光镜片,3、销轴,4、扭簧,5、锚点,6、连接件,7、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2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的一端盖设有透光镜片2,当所述导管1内通入介质,介质将导管1上的透光镜片2开启并将实现介质输出。
28.所述透光镜片2上涂覆有纳米涂层。
29.所述透光镜片2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件6与导管1连接。
30.上述一次性内窥镜隔离套管在使用时,将内窥镜前端从导管1一端的开口处插入,直到内窥镜镜头抵至透光镜片2处,将套有本产品的内窥镜缓慢伸入患者待检查部位,内窥镜中生理盐水被输入通过内窥镜的一端进入到导管1内,导管1内随着介质增加,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压力时,透光镜片2逐渐打开介质被输送至所需位置,当检查完毕后,将本产品和内窥镜缓慢地从患者体内撤出,取下时,将导管1从内窥镜上完全撤出。
31.实施例2
32.如图2

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透光镜片2通过销轴3铰接在导管1上,所述透光镜片2与导管1之间的铰接点设置有扭簧4。在导管1内部介质压力作用下透光镜片2会打开,当压力消失后在扭簧4的作用力下透光镜片2会自动复位。
33.实施例3
34.如图4

6所示,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区别在于:所述导管1内壁设有向导管1内侧凸出的锚点5,所述透光镜片2上有与所述锚点5配合设置的凹口7,所述透光镜片2盖设在所述导管1的端部时,所述锚点5卡入所述凹口7。
35.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当中,也可以是所述导管1内壁设有向导管1外侧凹陷的凹口7,而所述透光镜片2上有与所述凹口7配合设置的锚点5,所述透光镜片2盖设在所述导管1的端部时,所述锚点5卡入所述凹口7。
36.所述透光镜片2一体成型在所述导管1的端部,所述端部沿所述导管1的纵长轴向对所述透光镜片2和导管1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但使所述透光镜片2与导管1端部保持连接,从而使所述透光镜片2可翻转的盖设在所述导管1的端部。此处一体成型工艺为导管1和透光镜片2首先一体形成一个一端封堵住的管体状结构,然后再将管体状结构的一端进行切割,且不整体切割断掉,保持透光镜片2与导管1的端部连接,形成透光镜片2的雏形,通过多次打磨抛光、涂覆透光纳米涂层,从而将透光镜片2加工完成,实现透光镜片2透明以及防雾的效果,至此,也就将导管1和透光镜片2完成加工。
37.参见图4和图5,透光镜片2呈圆板片状,而导管1呈空心圆筒状,二者保持圆弧连接,即二者在连接处是一段圆弧,透光镜片2上相对圆弧所在的位置,其他位置均布有三个凹口7,而对应地,导管1在内壁设有向导管1内侧凸出的三个锚点5,当透光镜片2盖设在导管1端部时,凹口7与锚点5即一一对应扣接,使得导管1在套入内窥镜设备时,在进入人体腔道的过程中,不至于因抖动导致透光镜片2开启或者脱落。当注入介质时,也可轻松冲开这种扣接连接方式。
38.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