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连接的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连接的引流袋。


背景技术:

2.在很多重症医学科,医生都习惯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包里面的导管当做引流管的插入人体部分使用,具有穿刺方便、损伤小、并发症相对少等优点,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引流管接头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接头不能匹配,导致医生目前只能用一节橡胶管将中心静脉管接头和引流管接头连接在一起,有漏液和污染的风险,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引流袋,以解决现有便于连接的引流袋有漏液风险以及使用不便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便于连接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用于插入人体内的插入接头,所述引流管连通引流袋和插入接头,所述插入接头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插管和用于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引流管和插入接头之间通过连接部进行螺纹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方案中引流管和插入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卸方便且能有效避免漏液等情况的出现,能有效的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小污染可能性。
6.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为插套,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插套和连接头螺纹配合。
7.本方案中通过引流管上设置连接头,通过插入接头上设置插套,插套和连接头之间螺纹配合,以此实现引流管和插入接头之间的螺纹连接。
8.进一步,所述引流袋远离连接引流管一端设置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旋钮。
9.放液旋钮和放液管的设置,以便于引流袋中的液体放出。
10.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调节开关。
11.调节开关的设置,以便于调节引流管内液体的流速。
12.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三通连接头,所述三通连接头的出口和引流管远离引流袋一端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头的两个进口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头,所述一个连接头上连接一个插入接头。
13.三通连接头的设置,使得一根引流管上可以连接两个插入接头,以便于将人体不同部位的积液均引入一个引流袋中。
14.进一步,所述插入接头上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部,每一个连接部上连接一根引流管,每一个引流管上设置一个引流袋。
15.本方案中可以将人体同一部位流出的积液引入到不同的引流袋中。
16.进一步,所述插入接头还包括三通连接头,所述三通连接头的出口和连接部连接,
所述三通连接头的两个进口均连接有插管。
17.本方案中将两个插管通过三通连接头连接在同一个连接部上,实现了人体不同部位的积液进入到同一个引流袋中。
18.进一步,所述插入接头的连接部内设置有内接头和外接头,所述内接头上连接一个插管,所述外接头上连接另一个插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所述引流袋包括内袋和外袋,所述内袋位于外袋内,所述内管和内袋连通,所述外管和外袋连通;所述内接头和内管连通,所述外接头和外管连通,所述连接部和引流管之间螺纹连接。
19.内管、外管、内接头、外接头、内袋和外袋等的设置,以便于人体不同部位引出的积液进入到同一个引流袋内不同的空间内,以便于分别对不同部位积液进行观察分析等。
20.进一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内管和内接头连接位置的密封块。
21.所述密封块的设置,以避免内管内的液体进入外管。
22.进一步,所述插管外固定有加强板。
23.加强板的设置,以便于插管插入人体。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于连接的引流袋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插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便于连接的引流袋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插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插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插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便于连接的引流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引流袋1、内袋101、外袋102、放液旋钮2、引流管3、内管301、外管302、调节开关4、连接头5、插套6、插管7、加强板8、对接端9、连接端10、三通连接头11、软管12、密封块13、内接头14、外接头15。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连接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引流管3以及插入接头。引流袋1底部设置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旋钮2。引流管3设置在引流袋1顶端并和引流袋1顶部连通,引流管3远离引流袋1一端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头5上设置有外螺纹。插入接头包括插套6、插管7以及加强板8,所述插套6内设置有内螺纹,插入接头和引流管3之间通过连接头5和插套6进行螺纹配合,当插入接头和引流管3之间连接时,连接端10和插管7的对接端9对接,此时,对接端9插入连接端10内或者连接端10插入对接端9内。插管7和插套6固定,加强板8固定在插管7外且和插套6固定。
35.另外,引流管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速的调节开关4。插管7、对接端9和连接端10均为硬管,引流管3为软质管。
36.具体实施时,将插入接头和引流管3螺纹连接,将插入接头插入到人体需要引流位置,调节调节开关4以控制液体流速,使人体内积液从插入接头、引流管3进入到引流袋1中,当引流袋1中液体应排放时,旋转放液旋钮2,使得引流袋1中液体放出。
37.实施例二
38.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引流管3上设置有一个三通连接头11,三通连接头11的出口和引流管3连通,三通连接头11的进口连接连接头5。三通连接头11的设置,以便于在同一根引流管3上连接两个插入接头。
39.具体实施时,两个插入接头的设置,以便于从人体不同位置进行插入引流。人体内的积液均通过引流管3进入到引流袋1中存放。
40.实施例三
41.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插入接头还充当了三通连接头11的作用,即插入接头上设置有两个插套6,两个插套6垂直设置,一个插套6上连接一根引流管3上的连接头5,一根引流管3连接一个引流袋1,以增加引流袋1排液时间。插管7一端用于插入人体内,插管7另一端分为两个对接端9,对接端9位于插套6内。
42.具体实施时,从同一根插管7进入的液体将分别流入到两个引流袋1中,这样两个引流袋1同时满的时间将长于一个引流袋1满时间,也就是说可以等待两个引流袋1均满以后再旋转引流袋1上的放液旋钮2进行液体放出。
43.实施例四
44.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的插管7和插套6没有直接固定,且插套6充当了三通连接头11的作用,插套6内的对接端9上连通有两根软管12,一根软管12上连通一个插管7,插管7连接软管12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和插管7固定,且加强板8底部和安装座固定。
45.与实施例一相比,本方案中在插入接头上设置有两根插管7,便于将人体不同位置的积液引入同一个引流袋1中;与实施例四相比,本方案中无需另外使用三通连接管便可以实现将人体不同位置的积液引入到同一个引流袋1中。
46.实施例五
47.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在插入接头包括三通连接头11,三通连接头11设置在插管7和插套6之间,三通连接头11的两个进口分别和一根插管7连接,三通连接头11的出口和插套6连接,三通连接头11和插管7之间通过软管12连接。
48.具体实施时,本方案中三通连接头11的设置实现人体不同位置的积液引入同一个引流袋1中。
49.实施例六
50.如图7所示,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六中插入接头的对接端9包括内接头14和外接头15,内接头14设置在外接头15内,两者同轴设置;内接头14上通过软管12连通一个插管7,外接头15上通过软管12连通另一个插管7。引流管3包括内301管和外管302,外管302套设在内管301外。引流袋1包括内袋101和外袋102,内袋101位于外袋102内,内袋101和外袋102底部均设置有放液管,放液管上均设置有放液旋钮2。内袋101和内管301连通,外袋102和外管302连通。内管301的连接端10上设置有密封块13,密封块13和内管301的连接端10固定。
51.具体实施时,内管301的连接端10和内接头14螺纹连接,密封块13抵靠内接头14,使得内接头14和内管301之间密封,避免内接头14内液体流入到外管302。本方案中内管301、外管302、内袋101和外袋102等的设置,使得人体不同位置插入插管7后,不同位置的积液通过引流管3引流到引流袋1内不同的独立空间中,即内管301内的液体流入到内袋101中,外管302中的液体流入到外袋102中,以便于对人体不同部位流出的液体进行分析以判断病人病情。
5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