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


背景技术:

2.静脉输液技术是常用的临床医学治疗手段,然而,输液十分耗时,常规管理输液过程(输液滴速和输液量)完全依靠医护人员的经验或通过人工计数测量滴速,并需频繁巡查病房以保证输液的安全性。针对于不同患者、不同药液、滴速也不相同,有些药液滴速过快,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滴速过慢可导致浪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时间,也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3.根据上述,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多种输液滴速检测技术,例如现有技术(cn205411836u)公开了一种输液滴速检测监控装置,其主要的原理为:通过红外光发生器和红外光接收器之间的红外线是否被药液阻挡来对滴速进行检测,而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具体如下:
4.1、因很多药液的颜色为透明状态,因此无法很好的阻挡红外线,继而导致检测的结果严重失准,只适用于一些带有颜色药液的检测使用。
5.2、缺乏定时提醒功能,不便定时提醒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护理,同时也不便医护人员随身携带,影响了临床的便捷操作使用。
6.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包括固定板、定时器、蜂鸣器、卡座、卡槽、a/d转换器、plc控制板、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的定时器固设于固定板前端下侧,所述的定时器与固定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蜂鸣器固设于固定板前端左侧,所述的蜂鸣器与固定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蜂鸣器与定时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卡座固设于固定板后端,所述的卡座与固定板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卡槽位于卡座内部后端,所述的卡槽为c型凹槽,所述的a/d转换器固设于卡座内部左侧,所述的a/d转换器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plc控制板固设于卡座内部左侧,所述的plc控制板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plc控制板分别与定时器、蜂鸣器和a/d转换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固设于卡座内部中端前侧,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a/d转换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固设于卡座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与a/d转换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9.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顶部还固设有挂绳,所述的挂绳与固定板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前端上侧还固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与固定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定时器和plc控制板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10.进一步,所述的卡座内部右侧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定时器、蜂鸣器、a/d转换器、plc控制板、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和控制面板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卡座右侧还固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的充电接口与卡座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蓄电池采用电源线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具有如下优点;
12.1、首先由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互配合作用,能够借助水滴状的药液下落对红外线产生折射的原理,便于plc控制板测算a/d转换器发送高平电的间隔时间和次数,继而实现输液滴速的检测,最终便于医护人员的掌握。
13.2、其次配合定时提醒机构,亦可便于提醒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的输液状态进行检查,综上,提高了临床护理的便捷和准确,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主视图;
15.图2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侧视图;
16.图3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俯视图;
17.图4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立体图;
18.图5是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的a向剖视图。
19.固定板1、定时器2、蜂鸣器3、卡座4、卡槽5、a/d转换器6、plc控制板7、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接收器9、挂绳101、控制面板102、蓄电池401、充电接口402。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22.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包括固定板1、定时器2、蜂鸣器3、卡座4、卡槽5、a/d转换器6、plc控制板7、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接收器9,所述的定时器2固设于固定板1前端下侧,所述的定时器2与固定板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蜂鸣器3固设于固定板1前端左侧,所述的蜂鸣器3与固定板1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蜂鸣器3与定时器2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卡座4固设于固定板1后端,所述的卡座4与固定板1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卡槽5位于卡座4内部后端,所述的卡槽5为c型凹槽,所述的a/d转换器6固设于卡座4内部左侧,所述的a/d转换器6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plc控制板7固设于卡座4内部左侧,所述的plc控制板7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plc控制板7分别与定时器2、蜂鸣器3和a/d转换器6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8固设于卡座4内部中端前侧,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8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9与a/d转换器6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9固设于卡座4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9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接收器9与a/d转换器6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23.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感应输液滴速挂表具备以下功能;
24.a、当需要对输液滴速进行检测时,医护人员只需将卡座4内部的卡槽5套在现有技
术中的输液滴壶外侧,即借助卡槽5的作用,能够实现卡座4与输液滴壶的牢固连接,然后借助红外线发射器8向输液滴壶内发射的红外线,若红外线接触到下落的药液,即借助水滴状态药液的折射原理,便于将红外线折射到两侧的红外线接收器9上,而红外线接收器9检测到红外线后会向a/d转换器6发送高平电,继而便于a/d转换器6将电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向plc控制板7中发送,而plc控制板7只需测算a/d转换器6发送高平电的间隔时间和次数,继而即可分析出输液滴速,最终便于医护人员的掌握;
25.b、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可预先设定定时器2的时间,当定时器2到达设定时间后会触发蜂鸣器3通电,继而便于蜂鸣器3开启发出提示声,来便于提醒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的输液状态进行检查,提高了临床护理的便捷和准确;
26.所述的固定板1顶部还固设有挂绳101,所述的挂绳101与固定板1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固定板1前端上侧还固设有控制面板102,所述的控制面板102与固定板1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102分别与定时器2和plc控制板7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挂绳101能够便于挂置在医护人员身上,方便随身携带和使用,控制面板102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定时器2和plc控制板102进行调节设定,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28.所述的卡座4内部右侧还固设有蓄电池401,所述的蓄电池401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401分别与定时器2、蜂鸣器3、a/d转换器6、plc控制板7、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接收器9和控制面板102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卡座4右侧还固设有充电接口402,所述的充电接口402与卡座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充电接口402与蓄电池401采用电源线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401能够对定时器2、蜂鸣器3、a/d转换器6、plc控制板7、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接收器9和控制面板102进行电力供应,充电接口402能够连接外部电源,即便于对蓄电池402进行充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