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穿脱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易穿脱病号服。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病号服由衣身和系带组成,但其主要适用于一些可执行日常基本活动的病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现对于一些特殊病人,现有的病号服已经无法适用。
3.例如:对于使用picc置管术的病人,在更换病号服的过程中可以会导致导管的脱落或断裂;对于肥胖病人,当遇到突发情况时,现有的病号服难以及时卷起病号服的衣袖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重症病人,为便于紧急抢救,一般需要采取反穿病号服,即把系带系在后背,但是长时间将系带压迫在身下,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后背皮肤的破溃;对于需长期躺卧老年病人等,现有的病号服存在更衣麻烦的问题,经常需要多个护理人员同时操作,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
4.上述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现有的病号服不易穿脱,现急需一种容易穿脱的病号服,以达到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病号服因穿脱不便而给病员和医护人员带来各种困扰(如更衣、检查等方面的不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易穿脱病号服。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穿脱病号服,包括包括衣身和设置于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衣身包括前幅和后幅,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相交的肩线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一扣合部,以将病号服的肩部穿上或脱下;所述后幅两侧设有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与所述前幅相交的摆缝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二扣合部;所述衣袖在前袖笼处和袖内缝处分别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三扣合部和第四扣合部,以将衣袖穿上或脱下。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为第一粘扣带,所述第一粘扣带包括第一公粘扣件和第一母粘扣件,所述第一公粘扣件设置于所述前幅,所述第一母粘扣件设置于所述后幅,所述第一公粘扣件和所述第一母粘扣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幅两侧设有与所述延展部相匹配的缺失部,所述延展部和所述缺失部均设置为弧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纽扣和纽襻,所述纽扣设置于所述延展部,所述纽襻设置于所述前幅,所述纽扣和所述纽襻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扣合部设置为第三粘扣带,所述第三粘扣带包括第三公粘扣件和第三母粘扣件,所述第三公粘扣件设置于所述衣袖的前袖面,所述第三母粘扣件设置于所述前幅,所述第三公粘扣件和所述第三母粘扣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扣合部设置为第四粘扣带,所述第四粘
扣带包括第四公粘扣件和第四母粘扣件,所述第四公粘扣件设置于所述衣袖的前袖面,所述第四母粘扣件设置于所述衣袖的后袖面,所述第四公粘扣件和所述第四母粘扣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袖的后袖面与所述后幅为固定连接或一体裁剪。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袖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为透明纱布,且所述观察窗设于衣袖的肘窝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的长度不大于所述衣袖长度的1/3,所述观察窗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衣袖展开后宽度的1/2。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身上还设有衣领,所述衣领设置为u型衣领或鸡心衣领。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易穿脱病号服,包括前幅、后幅和衣袖,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相交的肩线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一扣合部,以将病号服的肩部穿上或脱下;所述后幅两侧设有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与所述前幅相交的摆缝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二扣合部;所述衣袖在前袖笼处和袖内缝处分别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三扣合部和第四扣合部,以将衣袖穿上或脱下。该病号服可拆分为独立的前幅和后幅,同时可以将衣袖展开并与前幅分离,可拆分的结构使该病号服穿脱容易,给病员带来更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给医护人员带来医疗和护理上的便利。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易穿脱病号服的主视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病号服拆分后的前幅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病号服拆分后的后幅示意图。
22.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23.100、肩线;200、前袖笼;300、摆缝;400、袖内缝;
24.1、前幅;11、缺失部;
25.2、后幅;21、延展部;
26.3、衣袖;31、前袖面;32、后袖面;
27.4、衣领;5、观察窗;
28.6、第一扣合部;61、第一公粘扣件;62、第一母粘扣件;
29.7、第二扣合部;71、纽扣;72、纽襻;
30.8、第三扣合部;81、第三公粘扣件;82、第三母粘扣件;
31.9、第四扣合部;91、第四公粘扣件;92、第四母粘扣件;
32.10、纳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易穿脱病号服,包括衣身和设置于衣身两侧的衣袖3,所述衣身包括前幅1和后幅2,所述前幅1和所述后幅2相交的肩线100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一扣合部6,以将病号服的肩部穿上或脱下;所述后幅2两侧设有延展部21,所述延展部21与所述前幅1相交的摆缝300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二扣合部7;所述衣袖3在前袖笼200处和袖内缝400处分别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三扣合部8和第四扣合部9,以将衣袖3穿上或脱下。
3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易穿脱病号服,包括衣身和设置于衣身两侧的衣袖3,所述衣身包括前幅1和后幅2,所述前幅1和所述后幅2相交的肩线100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一扣合部6,以将病号服的肩部穿上或脱下;所述后幅2两侧设有延展部21,所述后幅2与所述延展部21为固定连接或一体裁剪,所述延展部21与所述前幅1相交的摆缝300处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二扣合部7;所述衣袖3在前袖笼200处和袖内缝400处分别设有可重复开合的第三扣合部8和第四扣合部9,以将衣袖3穿上或脱下。该病号服可拆分为独立的前幅1和后幅2,同时可以将衣袖3展开并与前幅1分离,可拆分的结构使该病号服穿脱容易,给病员带来更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给医护人员带来医疗和护理上的便利。
40.具体地,所述第一扣合部6设置为第一粘扣带,可以所述第一粘扣带包括第一公粘扣件61和第一母粘扣件62,所述第一公粘扣件61设置于所述前幅1,所述第一母粘扣件62设置于所述后幅2,所述第一公粘扣件61和所述第一母粘扣件6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粘扣带的选用还可以照顾到一些需要固定管道的病人,如固定输液管、胃管、鼻胆管等,以固定输液管为例,需要输液的病人在输液时可以将输液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公粘扣件61和第一母
粘扣件62之间,使输液管贴在胸前,防止病人手臂无意的移动将输液管缠绕或无意拨动输液管使针头窜动。在其他一些不需要固定管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扣合部6还可以设置为拉链、纽扣等可拆卸连接。
41.所述前幅1两侧设有与所述延展部21相匹配的缺失部11,所述延展部21和所述缺失部11均设置为弧形。这是由于在现有技术中所述摆缝300布置在衣身的侧面,而为实现病号服的易穿脱,会在侧面的摆缝300上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但会因此造成病号服在病人的胸部两侧、腹部两侧及腰部两侧有突出,使病人在侧卧位时容易造成病人皮肤受压,病人不适感和异物感增强,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的可能;而本病号服中弧形的延展部21和缺失部11可以使所述摆缝300前置,可以在安装所述第二扣合部7后不会使病人在侧卧位时有不适感和异物感。
42.具体地,所述第二扣合部7包括纽扣71和纽襻72,所述纽扣71设置于所述延展部21,所述纽襻72设置于所述前幅1,所述纽扣71和所述纽襻7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纽扣71和纽襻72的选用可以使该病号服前幅1有一定的美观,纽扣71和纽襻72的数量可根据病号服的规格自行选择。在其他一些不需要考虑美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扣合部7还可以设置为拉链、粘扣带等可拆卸连接。
43.具体地,所述第三扣合部8设置为第三粘扣带,粘扣带的选用可以使该病号服所述第三粘扣带包括第三公粘扣件81和第三母粘扣件82,所述第三公粘扣件81设置于所述衣袖3的前袖面31,所述第三母粘扣件82设置于所述前幅1,所述第三公粘扣件81和所述第三母粘扣件8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4.具体地,所述第四扣合部9设置为第四粘扣带,所述第四粘扣带包括第四公粘扣件91和第四母粘扣件92,所述第四公粘扣件91设置于所述衣袖3的前袖面31,所述第四母粘扣件92设置于所述衣袖3的后袖面32,所述第四公粘扣件91和所述第四母粘扣件9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5.更加具体地,所述第三扣合部8和所述第四扣合部9的设置主要是适用于一些病情特殊的病人,如需要使用picc置管术的病人,在picc穿刺处出现问题时,需要紧急卷起衣袖,现有病号服因为需要照顾穿刺处等因素,需要小心翼翼卷起衣袖3,容易延误治疗时机,而选用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扣合部8和第四扣合部9可以使picc置管术病人在紧急治疗时依次打开所述第三扣合部8和第四扣合部9,实现快速打开衣袖3,当仅考虑易穿脱而不考虑紧急打开衣袖3时,所述第三扣合部8及第四扣合部9还可以选用拉链、纽扣等开拆卸连接。
46.此外,所述衣袖3的后袖面32与所述后幅2为固定连接或一体裁剪,固定连接或一体裁剪可避免连接件(如粘扣带、拉链)置于背后,给病号服的穿脱带来额外的负担。
47.此外,所述衣袖3上开设有观察窗5,所述观察窗5设置为透明纱布,所述透明纱布可以用针线缝合至衣袖3,或者使用医用胶带将所述透明纱布粘贴至衣袖3,或者使用粘扣带将所述透明纱布连接至衣袖3,或使用其他方法将透明纱布固定于所述衣袖3上。picc置管术通常将穿刺点选择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因此,所述观察窗5布置在衣袖3的肘窝处,可覆盖于上述穿刺点,用于观察穿刺点的状况,并且所述透明纱布可以方便病人及医护人员及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污染观察窗的发生。
48.具体地,考虑到防寒、美观等因素,所述观察窗5的长度在覆盖于穿刺点的前提下不大于所述衣袖3长度的1/3,所述观察窗5的宽度在覆盖于穿刺点的前提下不大于所述衣
袖3展开后宽度的1/2。
49.另外,所述衣身上还设有衣领4,所述衣领4设置为u型衣领或鸡心衣领。衣领设计为u型衣领或者鸡心衣领可以适用于一些需要人工气管套管的病人,可以降低领口与人工气管套管的摩擦。
50.此外,所述前幅1上还设有纳物袋10,所述纳物袋10可便于患者于容纳手机、纸巾等物品,使该病号服更加便捷实用。
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易穿脱病号服,在穿上时仅需使病人微微抬起身体,将所述后幅2平铺于身下,然后借助各扣合部将所述衣袖3、前幅1拼合;在脱下时仅需依次将各扣合部的可拆卸连接解除,进而取下前幅1,展开衣袖3,最后将所述后幅2抽出;整个穿脱过程简单方便。
5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