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楼宇应急消防水池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20: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具体是一种楼宇应急消防水池。


背景技术:

2.消防水池常年存水,因消防贮存的水不经常使用,保持消防贮水的水质就是一个关键问题,消防水池的水源,传统做法由自来水补充,有的水池的水量多达上千吨;而今,许多绿色建筑设计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利用丰水期对雨水收集处理,丰水期中大于水用量的收集处理后的雨水都会排入市政雨水井。
3.目前的消防系统需要保证在常规供水管道出现问题时,能够有应急使用的水源,而雨水收集系统的方式可以加入,但并没有具体的做法,而常规的雨水收集系统直接应用在消防应急的话,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雨水并不是保证持续存在的,且雨水中携带的杂物也会影响消防管道的正常畅通等,都需要详细解决才能够满足消防应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应急消防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楼宇应急消防水池,包括主池体,主池体顶部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翻转盖,在主池体侧面上部连接有补水管,补水管与楼宇供水管道相连接,在主池体底部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与消防管道系统相连接,所述主池体顶部设有副池体,所述副池体通过管道连接主池体,所述主池体内还设有输出过滤器,输出过滤器位于输出管与主池体的连接处,所述主池体内顶部还设有浮球控制装置。
7.所述副池体顶部为开放式结构,在副池体内顶部设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倾斜设置,在副池体内设有虹吸转移管,虹吸转移管一端位于副池体内底部,另一端从副池体底部伸入主池体内上部;所述主池体内底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通过多个支撑腿与主池体内底面固定连接,输出管上端固定在安装架中央,所述输出过滤器底部贴合设置在安装架顶面上,输出过滤器底部开放并与输出管相连通,所述输出过滤器侧面设有多个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输出过滤器位于翻转盖正下方,在安装架顶面边缘处设有围栏,围栏套装在输出过滤器外部,所述输出过滤器顶部设有提拉耳;所述浮球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本体、连接杆、滑动板和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中空,固定筒顶部固定在主池体内顶面上,滑动板位于固定筒内并与固定筒滑动连接,连接杆贯穿固定筒底部并与固定筒滑动连接,连接杆上端对接滑动板,连接杆下端对接浮球本体,在固定筒内顶面上设有溢水按钮,在固定筒内底面上设有开启按钮,溢水按钮、开启按钮连接后台控制系统并信号连接补水管和输出管的开关阀装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副池体还具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固定在副池体外壁上的循环泵,循环泵两端连接循环管,循环泵输入端的循环管对接副池体
内底部,循环泵输出端的循环管连接有喷头,喷头前端开口朝向拦截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副池体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向主池体内转移,减少常规水资源使用,通过输出过滤器的设置,能够对从输出管输出的水进行过滤,避免输出管发生堵塞影响正常的消防工作;浮球装置结构巧妙,能够将主池体内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雨水注入过多或主池体内水量不满足消防需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副池体的剖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浮球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13.图中1

主池体,2

副池体,3

翻转盖,4

补水管,5

输出管,6

浮球控制装置,7

输出过滤器,8

安装架,9

支撑腿,10

围栏,11

过滤网,12

提拉耳,13

拦截网,14

虹吸转移管,15

循环泵,16

循环管,17

喷头,18

固定筒,19

溢水按钮,20

开启按钮,21

滑动板,22

连接杆,23

浮球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实施例1:
18.请参阅图1

2,一种楼宇应急消防水池,包括主池体1,主池体1顶部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翻转盖3,在主池体1侧面上部连接有补水管4,补水管4与楼宇供水管道相连接,在主池体1底部连接有输出管5,输出管5与消防管道系统相连接,所述主池体1顶部设有副池体2,所述副池体2通过管道连接主池体1,通过副池体2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向主池体1内转移,减少常规水资源使用,所述主池体1内还设有输出过滤器7,输出过滤器7位于输出管5与主池体1的连接处,通过输出过滤器7的设置,能够对从输出管5输出的水进行过滤,避免输出管5发生堵塞影响正常的消防工作,所述主池体1内顶部
还设有浮球控制装置6,用于将主池体1内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雨水注入过多或主池体1内水量不满足消防需求的情况发生。
19.具体的,参阅图2,所述副池体2顶部为开放式结构,在副池体2内顶部设有拦截网13,所述拦截网13倾斜设置,在副池体2内设有虹吸转移管14,虹吸转移管14一端位于副池体2内底部,另一端从副池体2底部伸入主池体1内上部,在进行雨水的收集时,通过拦截网13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拦截,避免杂物进入副池体2内发生堵塞,而当副池体2内雨水收集到一定程度即淹没虹吸转移管14顶部后,会通过虹吸作用使得副池体2内雨水转移至主池体1内,通过虹吸方式转移,避免直接转移所带来的持续连通现象,减少水蒸发。
20.所述主池体1内底部设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底部通过多个支撑腿9与主池体1内底面固定连接,输出管5上端固定在安装架8中央,所述输出过滤器7底部贴合设置在安装架8顶面上,输出过滤器7底部开放并与输出管5相连通,所述输出过滤器7侧面设有多个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过滤网11,进行消防排水时,输出管5向外输出主池体1内的水时,通过输出过滤器7上的过滤网11对水进行过滤,避免输出管5发生堵塞;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过滤器7位于翻转盖3正下方,在安装架8顶面边缘处设有围栏10,围栏10套装在输出过滤器7外部,所述输出过滤器7顶部设有提拉耳12,通过围栏10的设置,能够避免水流冲击使输出过滤器7发生脱离,保证过滤的时效性,而提拉耳12的设置,能够方便将输出过滤器7整体从主池体1中取出进行维护清理。
21.参阅图3,所述浮球控制装置6包括浮球本体23、连接杆22、滑动板21和固定筒18,所述固定筒18内部中空,固定筒18顶部固定在主池体1内顶面上,滑动板21位于固定筒18内并与固定筒18滑动连接,连接杆22贯穿固定筒18底部并与固定筒18滑动连接,连接杆22上端对接滑动板21,连接杆22下端对接浮球本体23,在固定筒18内顶面上设有溢水按钮19,在固定筒18内底面上设有开启按钮20,溢水按钮19、开启按钮20连接后台控制系统并信号连接补水管4和输出管5的开关阀装置;当主池体1内水量较少时,滑板下落并与开启按钮20接触,补水管4上开关阀开启,对主池体1内进行补水,当滑板与开启按钮20脱离后,补水管4上开关阀关闭,停止补水,通过副池体2进行不间断补充,保证主池体1内水量充足直到再次发生开启按钮20挤压情况,而当通过副池体2转移的水量过多时,滑板与溢水按钮19接触,此时输出管5上开关阀开启,进行排水,直到排水完成滑板脱离溢水按钮19为止,通过浮球控制装置6,不仅保证了主池体1内保持充足的水量,还能够避免雨水过多影响装置安全。
22.实施例2:
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副池体2还具有清理结构,清理结构用于对拦截网13进行清理以避免拦截网13上杂物过多无法进行雨水收集工作;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固定在副池体2外壁上的循环泵15,循环泵15两端连接循环管16,循环泵15输入端的循环管16对接副池体2内底部,循环泵15输出端的循环管16连接有喷头17,喷头17前端开口朝向拦截网13;循环泵15工作时,将副池体2内的水引出至喷头17处喷出对拦截网13进行清洗,将杂物沿拦截网13表面冲洗集中到拦截网13最低处聚集,保证拦截网13能够进行雨水的过滤。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