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率秧苗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4:1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秧苗移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秧苗移植机。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绿化种植现状正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黄杨秧苗篱笆种植是近年来在我国小区、公路大力提倡的一种种植模式,其种植创新点在于在有限的范围和资源内,将能源消耗和绿化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实现增绿化、资源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目标。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号召增大绿化面积,在小区、公路绿化上采用了种 植黄杨秧苗的方法来提高空气质量。而黄杨秧苗的种植需要对黄杨秧苗进行 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以保证黄杨秧苗的种植效果。而目前这些工作流程都需 要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目前应用于种植黄杨秧苗的机器产品种类少、机 器成套性低,对于黄杨秧苗种植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还都是由人力来分步 进行,所以为了提高黄杨秧苗种植系统工作的效率,进一步解放人力,研制 一款高效的集挖土、浇水、插苗、多功能为一体的机器尤为重要,实现机械 化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秧苗移植机,解决了现 有的黄杨秧苗在种植时工作流程往往都需要人工完成,种植效率较低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率秧苗 移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左右端面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机架内腔通过 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前后端面外侧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 有秧苗座,所述秧苗座下端面设置有落料机构。
8.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板、移动轮、固定板与挂钩,所述机架 左右端面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壁下部通过转轴转动 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机架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面 中部固定连接有挂钩。
9.优选地,位于所述机架前部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 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开沟器。
10.优选地,所述位于所述机架后部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 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镇压板。
11.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与转动杆,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机座 固定在机架右端面,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 座通过转动杆与机架转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落料机构包括固定盘、阶梯槽、阶梯块、扇形板、滑块、 滑槽、转动盘、齿圈、齿轮与伺服电机,所述秧苗座与固定盘固定连接,所 述固定盘下端面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腔滑动连接有阶梯块,所述阶 梯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转 动盘上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转动盘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 与齿轮啮合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机座与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 出轴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扇形板通过滑块配合滑槽与转动盘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盘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机架左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载具板,所述机架后端面下 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放置有蓄水筒,所述蓄水筒内腔设 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器。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秧苗移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该高效率秧苗移植机,工作时,使用人员通过挂钩连接车头或人工拉动 挂钩再配合移动轮能够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在整个装置移动时,通过设置 有开沟器,能够对泥土进行开沟,在装置缓慢向前移动时,通过启动转动电 机使转动杆转动,由于转动座通过转动杆与机架转动连接,转动座前后端面 外侧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有秧苗座,从而人员能够坐在载具板上对装置最上 部的秧苗座内添加黄杨秧苗,并将最上部秧苗座内的黄杨秧苗移动至最下部, 在最上部秧苗座内的黄杨秧苗移动至最下部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使齿轮转 动,由于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从而齿圈能够带动转动盘转动,由于扇形板 通过滑块配合滑槽与转动盘滑动,扇形板通过阶梯块配合阶梯槽与固定盘滑 动,固定盘与秧苗座固定连接,从而扇形板能够向转动盘外侧滑动,此时黄 杨秧苗能够穿过秧苗座、固定盘、扇形板与转动盘掉落至地面,实现了对黄 杨秧苗栽种的功能,通过设置有镇压板,能够对掉落至沟中的黄杨秧苗进行 埋土,再通过启动蓄水筒内腔内设置的水泵,再配合喷淋器,能够实现对黄 杨秧苗进行浇灌,进而整个装置实现了集挖土、浇水、插苗、埋土等的功能, 大大提高了黄杨秧苗的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落料机构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落料机构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落料机构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机架;11、载具板;12、支撑板;13、蓄水筒;14、喷淋器; 2、移动机构;21、连接板;22、移动轮;23、固定板;24、挂钩;3、转动 机构;31、转动电机;32、转动杆;4、转动座;5、固定架;6、秧苗座;7、 落料机构;71、固定盘;72、阶梯槽;73、阶梯块;74、扇形板;75、滑块; 76、滑槽;77、转动盘;78、齿圈;79、齿轮;710、伺服电机;7101、蓄电 池;8、第一固定杆;81、开沟器;9、第二固定杆;91、镇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
26.请参阅图1

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本实施例一:
28.一种高效率秧苗移植机,包括机架1,机架1左右端面设置有移动机构2, 机架1内腔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连接有转动座4,转动座4前后端面外侧通过 固定架5转动连接有秧苗座6,秧苗座6下端面设置有落料机构7,移动机构 2包括连接板21、移动轮22、固定板23与挂钩24,机架1左右端面前后两 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外侧壁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22,机架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 有挂钩24,位于机架1前部的两个连接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 第一固定杆8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开沟器81,位于机架1后部的两个连接 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9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镇 压板91,转动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1与转动杆32,转动电机31通过机座固 定在机架1右端面,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2,转动座4 通过转动杆32与机架1转动连接,落料机构7包括固定盘71、阶梯槽72、 阶梯块73、扇形板74、滑块75、滑槽76、转动盘77、齿圈78、齿轮79与 伺服电机710,秧苗座6与固定盘71固定连接,固定盘71下端面设置有阶梯 槽72,阶梯槽72内腔滑动连接有阶梯块73,阶梯块7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扇 形板74,扇形板7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75,转动盘77上端面设置有滑槽 76,转动盘77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齿圈78,齿圈78与齿轮79啮合连接, 伺服电机710通过机座与固定盘7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10的输出轴端与齿 轮79固定连接,扇形板74通过滑块75配合滑槽76与转动盘77滑动连接, 固定盘7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101,蓄电池7101与伺服电机710电性 连接,机架1左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载具板11,机架1后端面下部固定连 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端面放置有蓄水筒13,蓄水筒13内腔设置有水 泵,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器14。工作时,使用人员通过挂钩24连接 车头或人工拉动挂钩24再配合移动轮22能够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在整个 装置移动时,通过设置有开沟器81,能够对泥土进行开沟,在装置缓慢向前 移动时,通过启动转动电机31使转动杆32转动,由于转动座4通过转动杆 32与机架1转动连接,转动座4前后端面外侧通过固定架5转动连接有秧苗 座6,从而人员能够坐在载具板11上对装置最上部的秧苗座6内添加黄杨秧 苗,并将最上部秧苗座6内的黄杨秧苗移动至最下部,在最上部秧苗座6内 的黄杨秧苗移动至最下部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710使齿轮79转动,由于齿 轮79与齿圈78啮合连接,从而齿圈78能够带动转动盘77转动,由于扇形 板74通过滑块75配合滑槽76与转动盘77滑动,扇形板74通过阶梯块73 配合阶梯槽72与固定盘71滑动,固定盘71与秧苗座6固定连接,从而扇形 板74能够向转动盘77外侧滑动,此时黄杨秧苗能够穿过秧苗座6、固定盘 71、扇形板74与转动盘77掉落至地面,实现了对黄杨秧苗栽种的功能,通 过设置有镇压板91,能够对掉落至沟中的黄杨秧苗进行埋土,再通过启动蓄 水筒13内腔内设置的水泵,再配合喷淋器14,能够实现对黄杨秧苗进行浇灌, 进而整个装置实现了集挖土、浇水、插苗、埋土等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黄杨 秧苗的种植效率。
29.工作时,使用人员通过挂钩24连接车头或人工拉动挂钩24再配合移动 轮22能够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在整个装置移动时,通过设置有开沟器81, 能够对泥土进行开沟,在
装置缓慢向前移动时,通过启动转动电机31使转动 杆32转动,由于转动座4通过转动杆32与机架1转动连接,转动座4前后 端面外侧通过固定架5转动连接有秧苗座6,从而人员能够坐在载具板11上 对装置最上部的秧苗座6内添加黄杨秧苗,并将最上部秧苗座6内的黄杨秧 苗移动至最下部,在最上部秧苗座6内的黄杨秧苗移动至最下部时,通过启 动伺服电机710使齿轮79转动,由于齿轮79与齿圈78啮合连接,从而齿圈 78能够带动转动盘77转动,由于扇形板74通过滑块75配合滑槽76与转动 盘77滑动,扇形板74通过阶梯块73配合阶梯槽72与固定盘71滑动,固定 盘71与秧苗座6固定连接,从而扇形板74能够向转动盘77外侧滑动,此时 黄杨秧苗能够穿过秧苗座6、固定盘71、扇形板74与转动盘77掉落至地面, 实现了对黄杨秧苗栽种的功能,通过设置有镇压板91,能够对掉落至沟中的 黄杨秧苗进行埋土,再通过启动蓄水筒13内腔内设置的水泵,再配合喷淋器 14,能够实现对黄杨秧苗进行浇灌,进而整个装置实现了集挖土、浇水、插 苗、埋土等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黄杨秧苗的种植效率。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 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 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