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0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测绘字面理解为测量和绘图,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选取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并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绘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
3.现有的无人机测绘设备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其测绘部分大多裸露在外,缺少足够的保护措施,这使得无人机在落地或发生碰撞时,测绘设备很容易受损,并且测绘部分的稳定性较差,缺少固定结构,在进行测绘时容易发生晃动而影响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测绘设备缺少保护措施,容易碰撞受损,并且稳定性差,测绘时容易发生晃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所述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和拆卸,保护措施好,可有效避免测绘设备受损,并且稳定性高,测绘时不易晃动等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架,所述测绘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贯穿测绘架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测绘仪,所述测绘仪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栓的顶端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所述测绘仪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架和壳体,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测绘架的底部并分别位于测绘仪的两侧,其表面开设有牵引孔,且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绳环,所述绳环上系有牵引绳,其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持块和支架上,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其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绳槽,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外接驱动电机,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测绘架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绳孔,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牵引孔、两个绳孔和绳槽并缠绕在绕线轮上。
7.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轮架,一对所述第一轮架之间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轮架,一对
所述第二轮架之间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所述牵引绳分别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
8.优选的,所述夹持块的横截面为u字形,其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表面刻有人字形防滑纹。
9.优选的,所述测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位于测绘仪的下方,其底部为弧形。
10.优选的,所述缓冲架的横截面为u字形,其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且所述缓冲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海绵垫。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杆身套设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位于测绘架内,其两侧管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的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螺栓与螺母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测绘仪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部,当测绘完成后通过旋下螺母即可将测绘仪从无人机本体上取下,以便对采集得到的测绘数据导出和处理。
14.2、保护措施好,通过缓冲块可在无人机本体着陆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并且通过保护架可对测绘仪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防止测绘仪在受到外力碰撞后受损;
15.3、稳定性高,利用限位管可对固定杆进行限位,以提高固定杆的稳定性,防止固定杆晃动时带动安装板连同测绘仪一起晃动,并且通过夹持机构可对测绘仪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测绘时发生晃动而影响采集图像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夹持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9.图中标号:1、无人机本体;2、测绘架;3、固定架;4、缓冲架;5、固定杆;6、安装板;7、测绘仪;8、螺栓;9、螺母;10、支架;11、壳体;12、牵引孔;13、夹持块;14、绳环;15、牵引绳;16、第二弹簧;17、绳槽;18、绕线轮;19、绳孔;20、第一轮架;21、第一导轮;22、第二轮架;23、第二导轮;24、保护架;25、第一弹簧;26、缓冲块;27、限位管;28、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架2,测绘架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架4,缓冲架4的横截面为u字形,其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且缓冲架4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一弹簧25,
第一弹簧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6,缓冲块26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海绵垫,海绵垫具有很强的弹性,当受到冲击后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缓冲块26受到冲击时会压缩第一弹簧25,并挤压缓冲架4底部的橡胶块,橡胶垫受到挤压后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以避免缓冲块26与缓冲架4之间因直接接触而发生碰撞和磨损,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杆身套设有限位管27,限位管27位于测绘架2内,其两侧管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8,限位架28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利用限位管27可对固定杆5进行限位,以提高固定杆5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晃动,固定杆5的底端贯穿测绘架2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下方设置有测绘仪7,测绘仪7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栓8,安装板6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8相配合的通孔,螺栓8的顶端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9,利用螺栓8与螺母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测绘仪7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的底部,测绘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24,保护架24位于测绘仪7的下方,其底部为弧形,可起到保护测绘仪7的作用,当保护架24的底部受到碰撞时,利用其底部的弧形表面可有效分解受力,以避免损坏,测绘仪7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支架10和壳体11,支架10固定连接在测绘架2的底部并分别位于测绘仪7的两侧,其表面开设有牵引孔12,且支架10的内侧设置有夹持块13,夹持块13的横截面为u字形,可夹持在测绘仪7的两侧,其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表面刻有人字形防滑纹,可增大夹持块13与测绘仪7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止测绘仪7打滑,夹持块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绳环14,绳环14上系有牵引绳15,其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持块13和支架10上,壳体1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其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绳槽17,且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绕线轮18,绕线轮18外接驱动电机,通过外接电机可带动绕线轮18旋转,无人机本体1与测绘架2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绳孔19,牵引绳15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牵引孔12、两个绳孔19和绳槽17并缠绕在绕线轮18上,当绕线轮18旋转时可将牵引绳15收紧或放松,以带动夹持块13左右移动,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轮架20,一对第一轮架20之间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21,支架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轮架22,一对第二轮架22之间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23,牵引绳15分别绕过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3,第一导轮21与第二导轮23的轮壁表面均开设有凹槽,牵引绳15可贴合在凹槽内,利用第一导轮21与第二导轮23可提高牵引绳15的稳定性,以防止其在牵引发生晃动。
2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8与螺母9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测绘仪7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的底部,然后通过外接电机驱动绕线轮18旋转,以便将牵引绳15放松,此时在第二弹簧16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可将夹持块13紧紧贴合在测绘仪7的两侧,以便利用夹持块13对测绘仪7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启动和控制无人机本体1起飞,当无人机本体1在空中飞行时可通过测绘仪7进行测绘,并对相关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当完成测绘数据的采集工作后,无人机本体1降落到地面,此时缓冲架4底部的缓冲块26首先与地面相接触,在第一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并且通过保护架24可对测绘仪7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防止测绘仪7受到外力碰撞后受损,之后将螺母9从螺栓8上旋下,即可将测绘仪7从为无人机本体1上取下,以便对采集得到的测绘数据导出和处理。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