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形状记忆锚钉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33: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形状记忆锚钉。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韧带、肌腱以及其他软组织的损伤越来越多。随着运动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术可将受损组织重新复原。
3.现阶段常见的修复手段是通过锚钉将受损组织固定到骨骼上。以钛合金、peek(聚醚醚酮)和聚乳酸材料为材质的带线锚钉技术,被广泛用于软组织与骨组织连接处损伤的修复治疗中。将锚钉固定在骨骼上时,会在骨骼形成容纳锚钉的骨道,同时还在骨道内移除一些骨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较大的锚钉虽然能稳定固定在骨骼上,但是较大的锚钉也会增大骨移除量,存在增大对骨骼的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较大的锚钉会增大骨骼的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形状记忆锚钉。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形状记忆锚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形状记忆锚钉,形状记忆锚钉本体包括连接段和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段上的变形翼;所述变形翼为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变形翼,变形翼在室温条件下呈弧形,且变形翼受热后展开。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形状记忆锚钉上连接缝合线,在患者的骨骼上打好与形状记忆锚钉适配的骨道后,使用特定插入器将变形翼形呈弧形的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内,然后在体温对形状记忆锚钉进行加热后变形翼变形展开,并结合所连接缝线张力的作用嵌入骨骼内,从而完成锚钉与骨骼的固定。呈弧形的变形翼既能有效减小形状记忆锚钉整体的体积,在受热的过程中变形翼展开时更为顺畅,利于变形翼嵌入骨骼内。体积较小的形状记忆锚钉既能减少由开设骨道产生的骨移除量,减少对骨骼的损伤,从而利于患者术后进行良好的恢复,还便于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骼内。
8.可选的,所述变形翼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加工为第二尖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尖端利于变形翼在骨道内嵌入骨骼。
10.可选的,所述变形翼的边沿由第二尖端向连接段的中线倾斜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植入形状记忆锚钉后,既利于变形翼嵌入骨骼,还能够有效增大变形翼嵌入骨骼内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形状记忆锚钉与骨骼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12.可选的,在所述连接段背离第二尖端的一侧加工为第一尖端,所述第一尖端的边沿与变形翼的边沿平滑过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形状记忆锚钉插入端的面积,从而便于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内。
14.可选的,在形状记忆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穿线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缝合线出入穿线孔后,便于将缝合线与形状记忆锚钉进行连接。
16.可选的,所述穿线孔开设在连接段上。
17.可选的,形状记忆锚钉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段上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连接段背离第一尖端的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段在没有明显增大形状记忆锚钉的宽度的前提下,便于医生使用插入器对形状记忆锚钉进行拿取。相较于插入器夹取连接段,插入器夹取延伸段后,还能在植入形状记忆锚钉的过程中,在骨道内为医生提供更好视野,从而利于将形状记忆锚钉进行准确植入,利于患者术后进行恢复。
19.可选的,所述穿线孔开设延伸段上。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尖端、穿线孔的中心、以及延伸段的中线均与连接段的中线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形状记忆锚钉的重心位于其结构的中心位置处,既能在植入过程中保持形状记忆锚钉稳定进入骨道内,还能提升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骼后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变形翼为采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变形翼。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钛合金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疲劳寿命长、耐磨损、抗腐蚀、以及良好的医用性,既能满足减小形状记忆锚钉体积的要求,还能满足医用要求,在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骼内后能与骨骼良好融合。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通过设置连接段和变形翼,呈弧形的变形翼能有效减小形状记忆锚钉整体的体积,体积较小的形状记忆锚钉既能减少由开设骨道产生的骨移除量,减少对骨骼的损伤,从而利于患者术后进行良好的恢复,还便于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骼内;2. 通过设置倾斜的变形翼,能够有效增大变形翼嵌入骨骼内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形状记忆锚钉与骨骼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利于保障手术的成功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 通过设置穿线孔,将缝合线出入穿线孔后,便于将缝合线与形状记忆锚钉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一中一种形状记忆锚钉在室温条件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一种形状记忆锚钉受热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一种形状记忆锚钉在室温条件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一种形状记忆锚钉受热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段;11、第一尖端;2、变形翼;21、第二尖端;3、穿线孔;4、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一: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形状记忆锚钉,结合图1、图2,形状记忆锚钉本体包括连接段1和一体成型设置在连接段1上的两个变形翼2,两个变形翼2对称设置在连接段1相对的两侧。形状记忆锚钉本体采用板状结构加工而成,板状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便于对其进行加工。
29.形状记忆锚钉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如镍钛合金。变形翼2在室温条件下加工呈弧形,本实施例中,两个弧形的变形翼2呈“s”型。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骼上的骨道后,通过体温对形状记忆锚钉进行加热,形状记忆锚钉受热后变形翼2展开,两个变形翼2与连接段1呈平板状,展开后的变形翼2结合所连接缝线的张力作用嵌入骨道内,从而完成形状记忆锚钉与骨骼的连接。加工成弧形的变形翼2有助于减小形状记忆锚钉整体的宽度,从而能将弧形的变形翼2植入孔径较小的骨道内,以达到减少对骨骼损伤的目的。
30.参照图2,在连接段1上加工形成有第一尖端11,在变形翼2远离连接段1的一端加工形成第二尖端21,第一尖端11位于连接段1远离第二尖端21的一侧,第一尖端11位于连接段1的中线上。形状记忆锚钉的边沿由第二尖端21向第一尖端11倾斜且平滑设置,利于变形翼2顺畅地嵌入骨骼内。
31.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内时,第一尖端11能减小形状记忆锚钉对应骨道孔口的面积,从而便于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内。在变形翼2展开时,变形翼2在弧形形状和第二尖端21的配合下,利于变形翼2嵌入骨骼,此外还能提升形状记忆锚钉与骨骼连接的稳定性。
32.变形翼2的边沿由第二尖端21向连接段1的中线倾斜设置,变形翼2的倾斜边沿既能利于变形翼2嵌入骨骼内,还能增大变形翼2嵌入骨骼内的面积,从而提升形状记忆锚钉与骨骼连接的稳定性。
33.参照图2,在连接段1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缝合线的穿线孔3,穿线孔3孔口的中心与连接段1的中线重合。
34.实际使用时,在室温条件下,在穿线孔3内穿入缝合线后将缝合线连接的形状记忆锚钉上,然后使用插入器夹持形状记忆锚钉背离第一尖端11的一侧,以便将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内,形状记忆锚钉植入骨道后通过体温对形状记忆锚钉加热,变形翼2受热后有弧形状态逐渐展开,展开后结合所连接缝线的张力作用插入骨骼内,从而完成锚钉与骨骼的连接。
3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3、图4,形状记忆锚钉还包括一体成型设置在连接段1上的延伸段4,延伸段4位于连接段1上与第一尖端11相对的一侧且延伸段4位于两个变形翼2之间。延伸段4远离连接段1一端的边角加工成圆弧角,圆弧角有效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划伤使用者手部或划伤其他器械的可能性。
36.参照图3,穿线孔3开设在延伸段4的中部位置处,延伸段4的中线、穿线孔3的中心以及连接段1的中心相重合。
37.参照图4,连接段1上由第一尖端11至连接段1与变形翼2相邻处的边沿加工成弧形,弧形开口朝向背离连接段1。
38.参照图4,变形翼2上由第二尖端21至延伸段4的边沿加工成圆弧形,圆弧形的开口朝向背离变形翼2。变形翼2上由第二尖端21至变形翼2与连接段1相邻处的边沿加工成弧形,弧形开口朝向延伸段4。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