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4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2.二类底盘是指已装配上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和驾驶室,但没有货箱的汽车底盘。二类底盘通常还配备有自动刹车制动系统,自动刹车制动系统能够实现二类底盘的减速或者急停。
3.由于自动刹车制动系统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因为老化而突然失效,导致二类底盘无法实现减速或者急停,因此二类底盘可能会撞击人员和物体,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的二类底盘实现制动,本技术提供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连接在车头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通过控制系统电连接有备用刹车制动系统,所述车头处设有磁性板、用于带动所述磁性板向所述接近开关的感应端靠近的撞击移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导致二类底盘发生撞击时,撞击使得撞击移动组件带动磁性板向接近开关靠近,在接近开关的感应器感应到磁性板的瞬间,接近开关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现有技术中的备用刹车制动系统对二类底板实现制动,以此减小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的二类底盘撞击人员和物体的可能性。
8.可选的,所述撞击移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车头的两块相互平行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向靠近所述车头方向延伸的滑移槽,所述车头处还设有活动前横梁,所述磁性板设置在所述活动前横梁上,所述活动前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柱,一个所述限位柱对应一个所述底板,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滑移在对应所述底板的所述滑移槽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撞击时,活动前横梁带动限位柱的端部在滑移槽内滑移,以此带动磁性板逐渐靠近接近开关。限位柱在滑移槽内的滑动,对磁性板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10.可选的,所述滑移槽在同一个所述底板上开有两个,两个所述滑移槽竖向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减小了活动前横梁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和晃动的可能性,接近开关的感应端能够准确地感应到磁性板。
12.可选的,所述滑移槽沿着靠近所述车头的方向朝向上倾斜。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前横梁与被撞物分开后,活动前横梁依靠自重能够带动限位柱斜向下滑动而实现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实现复位。
14.可选的,所述撞击移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缓撞管,所述弹性缓撞管设置于所述活动
前横梁背向所述车头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缓撞管受挤压发生形变,以此能够对人员和被撞物起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16.可选的,所述弹性缓撞管与所述活动前横梁可拆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维修人员能够对因形变程度过大而损坏的弹性缓撞管进行更换。
18.可选的,两个所述底板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顶撑板,两个所述顶撑板与所述活动前横梁之间分别顶撑有复位弹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缓撞管与被撞物分开的过程中,复位弹簧能够主动推动活动前横梁移动,确保活动前横梁能够顺利的自动实现复位。
20.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顶撑于所述顶撑板的一端高于所述复位弹簧顶撑于所述活动前横梁的一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前横梁移动至最高处时,复位弹簧恰好水平,复位弹簧的推力能够垂直作用在活动前横梁上,进而提高了复位弹簧对活动前横梁的推动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当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导致二类底盘发生撞击时,撞击使得撞击移动组件带动磁性板向接近开关靠近,在接近开关的感应器感应到磁性板的瞬间,接近开关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备用刹车制动系统对二类底板实现制动,以此减小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的二类底盘撞击人员和物体的可能性;
24.当活动前横梁与被撞物分开后,活动前横梁依靠自重能够带动限位柱斜向下滑动而实现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实现复位。
附图说明
25.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用于体现本技术中车头、活动前横梁、弹性缓撞管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a向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车头;2、固定板;3、接近开关;4、磁性板;51、底板;511、滑移槽;52、活动前横梁;53、限位柱;54、弹性缓撞管;6、顶撑板;7、复位弹簧;8、导向板;9、紧固螺母;10、缓撞管固定板;11、螺纹杆;12、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参照图1和图2,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车头1上的固定板2、螺纹连接在固定板2上的接近开关3,接近开关3通过控制系统电连接有现有技术中的备用刹车制动系统。
31.车头1处还设有磁性板4和撞击移动组件,撞击移动组件位于接近开关3的上方。当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失效,导致车头1撞击物体时,撞击移动组件能够带动磁性板4向靠近接
近开关3感应端的方向移动。
32.当接近开关3的感应端检测到磁性板4的瞬间,接近开关3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备用刹车制动系统对二类底盘实现急停,以此减小了车辆撞击人员和物体的可能性。
33.参照图1和图3,撞击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车头1的两块相互平行的底板51、平行于车头1宽度方向的活动前横梁52、分别设置于活动前横梁52两端的限位柱53。
34.底板51上开有滑移槽511,滑移槽511向靠近车头1的方向延伸。活动前横梁52的纵截面呈凹字形设置且开口朝向车头1,磁性板4固定连接在活动前横梁52端部的底部位置。
35.限位柱53平行于活动前横梁52,活动前横梁52内腔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一个限位柱53对应一个导向板8,限位柱53滑动穿过对应的导向板8并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9。一个限位柱53对应一个滑移槽511,限位柱53的端部滑移在对应底板51的滑移槽511内。
36.参照图1和图3,发生撞击时,活动前横梁52在物体的作用下向靠近车头1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柱53的端部在滑移槽511内滑动,活动前横梁52带动磁性板4向接近开关3靠近。
37.滑移槽511在同一个底板51上开有两个,同一个导向板8上滑动穿设有两个限位柱53,两个滑移槽511和两个限位柱53一一对应,以此使得活动前横梁52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转动和晃动,接近开关3的感应端能够准确地感应到磁性板4。
38.参照图1和图3,滑移槽511沿着靠近车头1的方向朝向上倾斜,以此当自动刹车制动系统正常工作的过程中,活动前横梁52不容易因车辆的振动而自动向靠近车头1的方向发生移动。
39.当发生撞击时,活动前横梁52带动限位柱53向靠近车头1的方向斜向上滑移。当二类底盘与被撞击物体分开后,活动前横梁52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限位柱53斜向下滑移而实现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复位。
40.参照图1和图3,由于限位柱53的端部与滑移槽511之间存在一定的滑动摩擦,因此为了确保活动前横梁52能够顺利实现自动复位,两个底板5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撑板6,两个顶撑板6与活动前横梁52内腔的侧壁之间分别顶撑有复位弹性,复位弹簧7为压簧。
41.当活动前横梁52靠近车头1时,活动前横梁52和顶撑板6配合对复位弹簧7实现挤压。当活动前横梁52与被撞物分开后,复位弹簧7能够主动推动活动前横梁52移动而实现复位。
42.顶撑板6和活动前横梁52内腔对应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2,复位弹簧7的端部套设在弹簧座12上,以此一方面使得复位弹簧7能够安装在顶撑板6与活动前横梁52之间,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复位弹簧7形变过程中的稳定性。
43.参照图1和图3,由于滑移槽511倾斜设置,以此将复位弹簧7同样倾斜设置,复位弹簧7顶撑于顶撑板6的一端高于复位弹簧7顶撑于活动前横梁52的一端。
44.当活动前横梁52移动至最高处时,复位弹簧7恰好水平,复位弹簧7的推力能够垂直作用在活动前横梁52上,进而提高了复位弹簧7对活动前横梁52的推动效果。
45.参照图1和图3,撞击移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缓撞管54,弹性缓撞管54位于活动前横梁52背向车头1的一侧。当活动前横梁52带动弹性缓撞管54发生撞击时,弹性缓撞管54受压发生形变,以此弹性缓撞管54能够对人员和被撞物起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46.参照图1和图3,弹性缓撞管54内紧贴有缓撞管固定板10,缓撞管固定板10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穿过弹性缓撞管54和活动前横梁52并螺纹连接有螺母,以此实现弹性缓撞管54和活动前横梁52的可拆卸连接。当弹性缓撞管54因形变程度过大而损坏时,维修人员能够对弹性缓撞管54进行拆卸并更换。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二类底盘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8.发生撞击时,活动前横梁52与被撞物对弹性缓撞管54实现挤压,弹性缓撞管54反向推动活动前横梁52运动,活动前横梁52和顶撑板6配合对复位弹簧7实现挤压。活动前横梁52带动限位柱53的端部在滑移槽511内滑移,同时带动磁性板4逐渐靠近接近开关3。在接近开关3的感应器感应到磁性板4的瞬间,接近开关3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备用刹车制动系统对二类底板51实现制动,二类底板51能够安全停稳。
49.弹性缓撞管54与被撞物分开后,在复位弹簧7的推力作用下,活动前横梁52带动磁性板4斜向下滑移而实现自动复位,限位柱53滑移至滑移槽511的最低处。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