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8:2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生儿多功能车。


背景技术:

2.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临床上一般将新生儿分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通常新生儿需要在护理床上进行休息,但是现在的护理床结构简单,新生儿哭闹时通常需要看护这将新生儿抱起,之后通过轻轻晃动帮助其进行入眠,这样增大了看护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新生儿需要进行的检查较多,在新生儿检查时通常是将新生儿抱到检查室内进行检查健康情况,由于幼儿身体系统并未发育完全,频繁性搬运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多功能车,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护理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式困难,从而使看护人员工作量增多以及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前侧设有可往复摆动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上部转动连接有遮挡盖;
5.所述放置箱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侧铰接有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右侧铰接有往复摆动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同轴固定连接有键型块,所述键型块内开有键型孔,所述键型孔内配合有可往复滑动的推杆,前后滑动的推杆、键型孔和键型块配合构成放置箱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竖直滑动的推杆、键型孔和键型块配合构成放置箱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6.优选的,所述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推杆中部贯穿并且滑动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推杆之间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连接杆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配有可转动的凸轮盘。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滚轮,后侧所述滚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组,所述带轮组另一端与凸轮盘同轴固定连接;
8.所述带轮组上侧设有紧带器,所述紧带器包括有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弧形连杆,所述弧形连杆与所述之间安装有拉簧,所述弧形连杆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带轮组的上方。
9.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所述键型孔之间安装有连接销,所述键型孔内滑动连接有与连接销配合的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键型块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遮挡盖包括有若干个可相对转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缝接有挡
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一侧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配合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贯穿支撑架并且与支撑架螺纹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放置箱下方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支撑架四者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通过此机构的特性带动放置箱摇晃,安抚放置箱内新生儿,辅助其进行休息,减轻看护人员的工作量;支撑架底部安装有滚轮,可以方便装置的移动,便于推动新生儿进行检查,减少新生儿被搬运的次数;推杆、连接杆和固定螺钉三者的配合可以使键型块有不同的驱动形式,在不同环境中装置可以进行相应的变化,使装置适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护理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式困难,从而使看护人员工作量增多以及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键型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凸轮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支撑架;2、扶手;3、放置箱;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键型块;8、键型孔;9、推杆;10、把手;11、连接杆;12、固定螺钉;13、滑槽;14、凸轮盘;15、滚轮;16、带轮组;17、弧形连杆;18、拉簧;19、滑轮;20、连接销;21、限位块;22、螺杆;23、支撑杆;24、限位孔;25、限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前侧设有可往复摆动的放置箱3,所述放置箱3上部转动连接有遮挡盖;
23.所述放置箱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一侧铰接有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右侧铰接有往复摆动的第三连杆6,所述第三连杆6同轴固定连接有键型块7,所述键型块7内开有键型孔8,所述键型孔8内配合有可往复滑动的推杆9,前后滑动的推杆9、键型孔8和键型块7配合构成放置箱3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竖直滑动的推杆9、键型孔8和键型块7配合构成放置箱3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24.扶手2与支撑架1之间通过螺钉和螺母实现连接,通过螺钉和螺母的配合可以调节扶手2与支撑架1之间的夹角,此外螺钉和螺母配合可以方便扶手2与支撑架1两者之间的拆卸,放置箱3为中空状,放置箱3内部用于新生儿的躺卧,放置箱3四周高于内部底面可以避免内部的新生儿掉落,有类似护栏的作用,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和支撑架1四者构成曲柄摇杆架构,第三连杆6通过键型块7的转动进行带动,当键型块7往复摆动时带动
第三连杆6进行同步的摆动,第三连杆6摆动时通过四者构成曲柄摇杆架构带动上部的放置箱3运动,从而使放置箱3可以进行摇晃,对放置箱3内的新生儿进行安抚,键型块7的往复摆动可以通过推杆9的左右移动和竖直移动进行带动,推杆9的左右移动和竖直摆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实现。
25.所述推杆9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推杆9中部贯穿并且滑动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推杆9之间安装有固定螺钉12,所述连接杆11上开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配有可转动的凸轮盘14;所述支撑架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滚轮15,后侧所述滚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组16,所述带轮组16另一端与凸轮盘1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带轮组16上侧设有紧带器,所述紧带器包括有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的弧形连杆17,所述弧形连杆17与所述之间安装有拉簧18,所述弧形连杆17上转动连接有滑轮19,所述滑轮19位于带轮组16的上方。
26.当固定螺钉12对推杆9和连接杆11没有限位时可以,推杆9可以在连接杆11内进行左右滑动,推杆9左右滑动在键型孔8和连接销20的配合下带动键型块7进行摆动,此时可以通过手动驱动放置箱3进行摆动;当固定螺钉12对推杆9和连接杆11进行固定连接时,可以通过连接杆11往复运动带动推杆9进行上下移动,推杆9上下移动在键型孔8的配合下带动键型块7进行摆动,支撑架1上的滚轮15为自锁式的滚轮15,当滚轮15转动时会带动带轮组16进行转动,带轮组16是由一个皮带和两个带轮构成,带轮组16转动带动凸轮盘14转动,凸轮盘14在滑槽13配合下带动推杆9竖直运动,推杆9中部贯穿支撑架1,推杆9与支撑架1之间只有竖直滑动的自由度,带轮组16上侧的弧形连杆17、滑轮19和拉簧18对皮带有压紧的作用,可以保证在带轮转动时可以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带轮转动,从而实现在推动装置移动时带动放置箱3的摆动,对新生儿进行安抚;当不需要放置箱3摆动时,可以将弧形连杆17反转至上方,缺少滑轮19的压紧,带轮组16中皮带和带轮之间的构不成绷紧状态,此时滚轮15在滚动式带轮与皮带之间相对滑动,放置箱3则不会转动。
27.所述推杆9与所述键型孔8之间安装有连接销20,所述键型孔8内滑动连接有与连接销20配合的连接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上转动连接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与所述键型块7螺纹连接。
28.螺杆22和限位块21的配合可以调节连接销20在键型孔8内滑动的距离,通过调节连接销20在键型孔8内滑动的距离可以改变键型块7摆动的角度,从而改变放置箱3摆动的幅度,使放置箱3的摆动幅度可以多级的调节。
29.所述遮挡盖包括有若干个可相对转动的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上缝接有挡布。
30.遮挡盖是由多个支撑杆23和挡布组合成的,用于遮挡光线避免光线对新生儿直射,支撑杆23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少遮挡盖的占用空间。
31.所述第三连杆6一侧开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配合有限位螺钉25,所述限位螺钉25贯穿支撑架1并且与支撑架1螺纹连接。
32.限位块21和限位螺杆22配合可以固定第三连杆6在支撑架上的位置,此时可以固定上侧放置箱3的状态,避免放置箱3发生晃动。
33.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护理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式困难,从而使看护人员工作量增多以及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