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温床垫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2-21 03:4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寝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温床垫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床垫,是为了保证用户获得健康和舒适睡眠而使用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
3.相关技术的床垫中,在温度较高或湿度较大的季节,床垫容易产生闷热感或粘湿感,不利于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调节床垫的温度,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床垫及控制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降温床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降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至少具有一承载面;降温通道,具有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用于供气体流动;风机,与至少一所述降温通道相连接,用于抽取气体并驱动气体在所述降温通道内流动;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机相通信,控制所述风机工作;其中,气体在所述降温通道中流动时调节所述承载面的温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睡卧于本技术的床垫本体上时,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工作,风机工作时驱动气体在降温通道内流动,气体在降温通道内流动时与床垫本体进行热交换,带走床垫本体的热量,进而带走承载面的热量,带走用户身体及承载面的热量,从而减少床垫本体的闷热感或粘湿感,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8.可选的,所述降温通道沿所述床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床垫本体均分为若干区域,每一所述区域内均设置有一降温通道;所述降温床垫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每一所述区域均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控制单元相通信,用于检测用户是否与相应的区域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与相应的区域接触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风机,所述风机驱动相应区域的降温通道内的气体流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位于相应区域时,第一传感器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基于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机,风机启动后驱动相应区域的降温通道内的气体流动,从而自动为用户进行降温,提高了本装置的智能性。
10.可选的,所述风机设置有一个,所述风机连接有若干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
的数量与所述降温通道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流量调节阀与相对应的降温通道相连接且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通信并由控制单元控制其工作状态;所述床垫本体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用户体温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通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大小,进而控制流经相对应的降温通道的气体的流量,进而控制气体与床垫本体进行热交换的速率,从而调节用户的体温,根据用户的体温及用户所处的区域进行针对性调节。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接触;如果是,则控制第二传感器开启,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以及,发送开启指令至风机,控制风机开启;并控制当前区域的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的第一流量。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用户与某一区域或某些区域接触后,风机开启,并且控制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整至第一流量,第一流量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体温调节床垫本体的温度,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15.可选的,在所述的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用户是否与相邻区域接触;如果否,则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开启,并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流量相对应的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小于第一流量。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与某一区域接触时,相邻区域的第一传感器检测该用户是否与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用户未与相邻区域接触,则控制单元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开启并且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整至第二流量,由于第二流量小于第一流量,相邻区域的床垫本体的温度稍稍大于当前区域的床垫本体的温度,从而便于用户从当前区域翻身到相邻区域时进行床垫本体的温度过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7.可选的,在所述的控制当前区域的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流量后,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离开当前区域;如果是,则对离开的时间进行统计得到离开时长;判断所述离开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如果是,则判断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的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接触,则依据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第一流量设置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为第二流量;如果不接触,则关闭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并检测用户是否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如果用户未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则控制风机关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用户离开当前区域的时间进行统计,当离开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再判断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的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用户与相邻区域接触,则依据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第一流量设置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为第二流量。如果用户未与相邻区域接触,则关闭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并检测用户是否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如果用户未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则控制风机关闭,从而节省电能。
19.可选的,在所述的检测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接触之前,还包括:建立用户的初始体温映射表;所述体温映射表包含用户的体温及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判断用户是否对所述初始体温映射表进行修改;如果否,则依据所述初始体温映射表生成体温映射表;如果是,则依据修改后的初始体温映射表得到体温映射表;以及,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设别并定位相对应的体温映射表;所述相对应的体温映射表用于设置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的第一流量。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体温映射表,从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体温针对性的调节相应区域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更加符合用户的针对性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21.可选的,在所述的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是,则间隔第一时长重新获取第一温度值,判断当前采集的第一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是,发出第一警报信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的体温在一段时间内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不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发出第一警报信息提醒用户,便于提醒用户。
23.可选的,在所述的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是,则间隔第二时长重新获取第一温度值,判断当前采集的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是,发出第二警报信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的体温在一段时间内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不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发出第二警报信息提醒用户。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降温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降温床垫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床垫本体;2、承载面;3、风机;4、控制单元;5、第一传感器;6、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2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降温床垫。
30.参照图1和图2,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降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降温通道、风机3及控制单元4。床垫本体1至少具有一承载面2,用户可以睡卧于该承载面2。降温通道具有若干个,若干个降温通道设置于床垫本体1的内部,当床垫本体1是弹簧床垫时,可以通过在弹簧床垫内部的弹簧之间连接由布料制成的降温通道,降温通道靠近承载面2的一端可选用透气性布料,例如采用棉纤维织成的布料。降温通道可以直接与床垫本体1进行连接,也可以在其内部连接若干弹簧进行支撑。降温通道的其中一端粘接有管道,管道与风机3相连接,风机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风机3可以设置于保护罩内。当风
机3是若干个时,每一风机3至少与一降温通道通过管道相连接。风机3用于抽取气体并驱动气体在降温通道内流动,气体在降温通道中流动时调节承载面2的温度。控制单元4与风机3相通信,控制单元4控制风机3工作。
31.具体的,用户睡卧于本技术的床垫本体1上时,通过控制单元4控制风机3工作,风机3工作时驱动气体在降温通道内流动,气体在降温通道内流动时与床垫本体1进行热交换,带走床垫本体1的热量,进而带走承载面2的热量,同时气体流动时,部分气体从承载面2中逸出,带走用户身体及承载面2的热量,从而减少床垫本体1的闷热感或粘湿感,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32.参照图1和图2,降温通道沿床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床垫本体1均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内均设置有一降温通道。每一区域的宽度可以设置为60cm,可以供成人用户较为舒适的睡卧。不同区域可以通过在承载面2上绘制或编织分界线进行区域提示。降温床垫还包括第一传感器5,第一传感器5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或者重力传感器或者接近传感器。每一区域均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传感器5,第一传感器5与控制单元4相通信,第一传感器5用于检测用户是否与相应的区域相接触。第一传感器5检测到用户与相应的区域接触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基于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机3,风机3驱动相应区域的降温通道内的气体流动。
33.具体的,当用户位于相应区域时,第一传感器5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基于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机3,风机3启动后驱动相应区域的降温通道内的气体流动,从而自动为用户进行降温。
34.参照图1和图2,风机3设置有一个,风机3通过管道连接有若干流量调节阀6,流量调节阀6的数量与降温通道的数量相对应;流量调节阀6通过管道与相对应的降温通道相连接且连通。流量调节阀6与控制单元4相通信并由控制单元4控制其工作状态,即由控制单元4控制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大小。床垫本体1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用户体温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控制单元4相通信,第二传感器可以选用红外温度传感器。
35.具体的,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大小,进而控制流经相对应的降温通道的气体的流量,进而控制气体与床垫本体1进行热交换的速率,从而调节用户的体温,根据用户的体温进行针对性调节。
36.基于上述降温床垫,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接触。
37.具体的,上述的接触可以是用户的身体置于相应的区域。用户可以与其中一个区域相接触,也可以与多个区域相检测,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5检测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相接触。每个区域的第一传感器5单独进行检测,控制单元4对每一第一传感器5传输的数据进行单独处理。
38.如果是,则控制第二传感器开启,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
39.具体的,当检测到用户与某一区域或某些区域接触后,控制单元4控制第二传感器开启,第二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
40.发送开启指令至风机3,控制风机3开启;并控制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的第一流量。
41.具体的,当检测到用户与某一区域或某些区域接触后,风机3开启,并且控制当前
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调整至第一流量,第一流量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体温调节床垫本体1的温度,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42.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用户是否与相邻区域接触;如果否,则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开启,并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流量相对应的第二流量;第二流量小于第一流量。
43.具体的,当用户在床垫本体1上睡卧时,如果突然从温度较低的区域翻身到温度较高的区域,容易造成用户身体不适,在本技术中,当用户与某一区域接触时,相邻区域的第一传感器检测该用户是否与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用户未与相邻区域接触,则控制单元4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开启并且控制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调整至第二流量,由于第二流量小于第一流量,相邻区域的床垫本体1的温度稍稍大于当前区域的床垫本体1的温度,从而便于用户从当前区域翻身到相邻区域时进行床垫本体1的温度过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44.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控制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调整至与第一流量后,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离开当前区域;如果是,则对离开的时间进行统计得到离开时长;判断离开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如果是,则判断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的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接触,则依据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第一流量设置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为第二流量。
45.如果不接触,则关闭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并检测用户是否与至少一区域接触。
46.如果用户未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则控制风机3关闭。
47.具体的,用户改变睡姿,例如进行头部转动以及改变手的放置位置都可能导致用户从当前区域中离开,但是用户的身体又容易重新回到当前区域。因此,在本技术中,对用户离开当前区域的时间进行统计,当离开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再判断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的相邻区域相接触,如果用户与相邻区域接触,则依据相邻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第一流量设置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为第二流量。如果用户未与相邻区域接触,则关闭当前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并检测用户是否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如果用户未与至少一区域接触,则控制风机3关闭,从而节省电能。
48.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用户是否与当前区域接触之前,还包括:建立用户的初始体温映射表;体温映射表包含用户的体温及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判断用户是否对初始体温映射表进行修改;如果否,则依据初始体温映射表生成体温映射表;如果是,则依据修改后的初始体温映射表得到体温映射表;以及,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设别并定位相对应的体温映射表;相对应的体温映射表用于设置与第一温度值相对应的第一流量。
49.具体的,针对不同用户设置符合其喜好的体温映射表,从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体温针对性的调节相应区域的流量调节阀6的流量,更加符合用户的针对性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50.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是,则间隔第一时长重新获取第一温度值,判断当前采集的第一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是,发出第一警报信息。
51.具体的,当用户的体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例如小于35度,则此时的用户的体温会对用户身体造成伤害,通过间隔第一时长(例如10s)重新采集第一温度值,减少单次采集的数据的误差。
52.作为一种降温床垫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用户的体温得到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是,则间隔第二时长重新获取第一温度值,判断当前采集的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是,发出第二警报信息,第二报警信息可以是控制警示件(如蜂鸣器、振动器等)工作,从而便于及时提醒用户。
53.具体的,当用户的体温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例如大于37度,则此时的用户的体温会对用户身体造成伤害,通过间隔第二时长(例如5s)重新采集第一温度值,减少单次采集的数据的误差。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