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4:42: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地,而数量众多的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量扬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导致大量扬尘污染集中释放到大气中,将给整个城市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最终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这些扬尘当中,又有大量的属于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建筑工地的扬尘进行监控和改善显得非常有必要。而现有的一些降尘方法和系统只是在建筑工地的围挡的一周设有喷水装置,喷水时间人为控制或一直开启,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不够智能化,当不需要时不能及时关闭喷水,浪费水资源;二是没有动态调节能力,当风大或尘多时,无法自动加强喷水功能,降尘效果差;三是使用不够灵活,无法进行随时随地监控。现有的降尘装置一般由相关人员手动进行控制,喷洒时间依据人员工作经验进行判定,当人员发现内某处位置粉尘浓度过大时,由人员进入开启相应的降尘装置进行降尘,对进入内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并且人员在内来回走动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不能及时地开启降尘装置进行降尘,当内该处粉尘浓度降低后又不能及时关闭除尘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三通管,相邻两个三通管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连通,所述三通管第三端连接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末端连接有花洒喷头,所述花洒喷头对准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表面,所述三通管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之间,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第二抱箍的一端分别与销轴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抱箍的另一端铰接有锁紧螺杆,所述第二抱箍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锁紧螺杆上螺接有锁紧螺母并且所述锁紧螺杆套合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抱箍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支承杆末端插入地面内。
6.所述三通管第三端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30
°
至 60
°

7.所述洒水管上还连接有电动阀,所述洒水管上绑扎有粉尘浓度探测器,电动阀控制端通过常开继电开关与所述粉尘浓度探测器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之后再接入布置于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以外的控制器。
8.所述控制器是计算机。
9.相邻两个三通管布置间距为30米至50米。
10.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整体均为半圆弧形状。
11.所述锁紧螺母为蝶形螺母。
12.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销轴、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13.所述主水管的材质是非金属。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粉尘浓度探测器对内多处位置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某处粉尘浓度超标时,通过相应的电动阀自动开启喷头进行喷水降尘,而当该处粉尘浓度降低后,则又可自动关闭喷头,实现了对降尘装置的自动控制,避免人员来回走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节省了人员的劳动时间,避免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支承杆组成抱箍组件,三通管通过抱箍组件支承固定于地面上,装卸方便,还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设定三通管第三端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从而根据用户需要对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内特定的重点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处理,有利于提升降尘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三通管,2-主水管,3-洒水管,4-花洒喷头,5-第一抱箍,6-第二抱箍,7-销轴,8-锁紧螺杆,9-锁紧螺母,10-支承杆, 11-电动阀,12-粉尘浓度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三通管1,相邻两个三通管1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2连通,三通管1第三端连接有洒水管3,洒水管3 末端连接有花洒喷头4,花洒喷头4对准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表面,三通管1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5与第二抱箍6之间,第一抱箍5的一端、第二抱箍6的一端分别与销轴7两端铰接,第一抱箍5的另一端铰接有锁紧螺杆8,第二抱箍6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锁紧螺杆8上螺接有锁紧螺母9并且锁紧螺杆8套合于开口槽内,第二抱箍6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10,支承杆10末端插入地面内。
21.进一步地,优选三通管1第三端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30
°
至60
°

22.另外,洒水管3上还连接有电动阀11,洒水管3上绑扎有粉尘浓度探测器12,电动阀11控制端通过常开继电开关与粉尘浓度探测器12 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之后再接入布置于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以外的控制器。优选控制器是计算机。
23.此外,相邻两个三通管1布置间距为30米至50米。第一抱箍5、第二抱箍6整体均为半圆弧形状。锁紧螺母9为蝶形螺母。第一抱箍5、第二抱箍6、销轴7、锁紧螺杆8和锁紧螺母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主水管2的材质是非金属。当来往于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的各种运输车辆能够偶然碾压主水管2时,主水管2不易受破坏。
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粉尘浓度探测器对内多处位置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某处粉尘浓度超标时,通过相应的电动阀自动开启喷头进行喷水降尘,而当该处
粉尘浓度降低后,则又可自动关闭喷头,实现了对降尘装置的自动控制,避免人员来回走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节省了人员的劳动时间,避免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支承杆组成抱箍组件,三通管通过抱箍组件支承固定于地面上,装卸方便,还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设定三通管第三端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从而根据用户需要对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内特定的重点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处理,有利于提升降尘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三通管(1),相邻两个三通管(1)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2)连通,所述三通管(1)第三端连接有洒水管(3),所述洒水管(3)末端连接有花洒喷头(4),所述花洒喷头(4)对准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表面,所述三通管(1)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5)与第二抱箍(6)之间,所述第一抱箍(5)的一端、第二抱箍(6)的一端分别与销轴(7)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抱箍(5)的另一端铰接有锁紧螺杆(8),所述第二抱箍(6)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锁紧螺杆(8)上螺接有锁紧螺母(9)并且所述锁紧螺杆(8)套合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抱箍(6)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10),支承杆(10)末端插入地面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第三端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30
°
至6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3)上还连接有电动阀(11),所述洒水管(3)上绑扎有粉尘浓度探测器(12),电动阀(11)控制端通过常开继电开关与所述粉尘浓度探测器(12)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之后再接入布置于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以外的控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是计算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三通管(1)布置间距为30米至50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5)、第二抱箍(6)整体均为半圆弧形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9)为蝶形螺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5)、第二抱箍(6)、销轴(7)、锁紧螺杆(8)和锁紧螺母(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2)的材质是非金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包括多个三通管,相邻两个三通管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连通,三通管第三端通过洒水管连接有花洒喷头,三通管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之间,第二抱箍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支承杆末端插入地面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粉尘浓度探测器对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自动开启电动阀后,再经由花洒喷头对路面进行降尘,避免人员来回走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支承杆组成抱箍组件对三通管支承固定,装卸方便,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三通管第三端朝向,有利于提升降尘效率。有利于提升降尘效率。有利于提升降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坤 周雨婷 刘璇 张思斌 覃鹤 万廷荣 袁肖 刘越 魏新枫 刘钰萌 吴江南 刘帝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