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5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反光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然而,反光膜重量非常轻,且表面镀有铝层,自然降解能力很差,如果埋到土里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铝层脱落渗入土壤,还会加剧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目前,对反光膜的有效处理方法是将反光膜回收,经过清洗、脱铝、水洗、撕碎、干燥等工序处理后用于制备pet塑料,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然而原料的含水率是pet塑料制备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所以制备过程对于反光膜的干燥设备要求较高。现有的干燥设备多为甩干设备或烘干设备,但由于反光膜的重量非常轻,采用甩干干燥时,反光膜极易覆盖住出水的筛孔,无法实现甩干,而采用烘干干燥时,聚结在一起的反光膜不易散开,烘干效果差,无法实现连续大批量的烘干,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燥器,结构简单,干燥效果好,可连续作业。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干燥器,包括壳体、旋转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旋转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旋转机构设在壳体内部并位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的内径与旋转机构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转盘和转刀,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动力机构配合使用,所述转刀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刀分别固接在转盘上并沿转盘的圆周方向分布,多个所述转刀的尖端均沿转盘的径向方向延伸至转盘外侧,所述壳体上镶嵌多个壁刀,多个所述壁刀均水平设置并伸向壳体内部,多个所述壁刀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壁刀位于转刀上方,所述壁刀与转刀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cm。
5.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中央设有弧形凸起。
6.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还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沿转盘的圆周方向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转刀的尖端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壁刀为扇形体结构,所述扇形体的圆心角为90
°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轴中心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与所述转刀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观察窗。
11.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干燥器,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旋转机构旋转,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烘干反光膜碎片,同时旋转还可将片状反光膜转变成小球
状反光膜,方便输出及后续输送。通过转刀与壁刀的配合使用使较大的聚结团被剪切成较小的反光膜小球,同时转刀与壁刀之间设置1-6cm垂直距离使反光膜小球能够保持一定的重量,进一步方便反光膜的输出以及后续的输送、造粒。转盘中央设置弧形凸起有利于促使反光膜碎片向转盘四周移动。转盘上还设置多个挡板,促使旋转时反光膜碎片在干燥器内的湍动,进一步增加反光膜碎片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干燥器出料口轴中心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与转刀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相同,旋转机构旋转时,利用离心力将物料排出,方便反光膜的排出,同时可实现连续作业。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所述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所述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所述转刀和壁刀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进料口,4、出料口,5、动力机构,6、观察窗,7、支撑架,8、转盘,9、转轴,10、转刀,11、挡板,12、弧形凸起,13、壁刀。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至3所示,一种干燥器,包括壳体、旋转机构和动力机构5,所述动力机构5为旋转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旋转机构设在壳体内部并位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的内径与旋转机构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9、转盘8和转刀10,所述转轴9的一端与转盘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动力机构5配合使用,所述转刀10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刀10分别固接在转盘8上并沿转盘8的圆周方向分布,多个所述转刀10的尖端均沿转盘8的径向方向延伸至转盘8外侧,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径即为旋转时所述转刀10尖端的最外沿形成的旋转圆的直径。所述壳体上镶嵌多个壁刀13,多个所述壁刀13均水平设置并伸向壳体内部,多个所述壁刀13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壁刀13位于转刀10上方,所述壁刀13与转刀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cm。通过动力机构5带动旋转机构旋转,使反光膜碎片在干燥器内旋转,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烘干反光膜碎片,同时,旋转还可促使反光膜碎片成团,利用壁刀13与转刀10的剪切作用将聚结的反光膜碎片团剪切成反光膜小球,将片状反光膜转变成小球状反光膜,方便反光膜碎片的运输以及pet造粒设备的进料。此外,壁刀13与转刀10之间采用1-6cm的垂直距离,既可以有效的将较大的碎片聚结团剪切成反光膜小球,又可以使剪切后形成的反光膜小球保持一定的重量,便于反光膜的输出以及后续的输送、造粒。
19.所述转盘8的中央设有弧形凸起12。具体的,所述弧形凸起12设在转盘8上表面的中央。在转盘8旋转过程中,弧形凸起12有利于促使反光膜碎片向转盘8四周移动,便于壁刀13和转刀10将较大的碎片聚结团剪碎。
20.所述转盘8上还设有多个挡板11,多个所述挡板11沿转盘8的圆周方向分布。具体的,所述挡板11设在转盘8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挡板11促进干燥器旋转时反光膜碎片在干燥器内的湍动,进一步增加反光膜碎片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
21.所述转刀10的尖端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壁刀13为扇形体结构,所述扇形体的圆
心角为90
°
。具体的,当旋转机构旋转时,所述直角梯形结构的侧边斜面与扇形体半径所在的竖直面配合使用。当旋转机构旋转时,梯形结构侧边斜面与半径所在的竖直面会发生剪切,通过剪切作用可将较大的聚结团剪碎,而且,梯形结构的斜边侧面可延长剪切时间,增加剪切效果。
22.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轴中心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与所述转刀10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相同。具体的,当出料时,所述旋转机构为工作状态,出料口4轴中心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与所述转刀10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相同,同时利用旋转机构的旋转作用,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反光膜从出料口4排出,此外还可以在干燥的同时排料,实现连续作业。
23.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壳体内的旋转机构的拆卸与维修。
24.所述上壳体1上还设有观察窗6。观察窗6的设置可方便观察干燥器的运行状态,便于及时发现故障,以避免损失扩大。
25.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7。
26.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