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05: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建立临时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道,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
3.实际情况中,现有的口咽通气管经常会用于患者上呼吸道的呼吸,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但是现有的口咽通气管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以下问题:现有的口咽通气管在使用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健康。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接有用于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与通气管活动连接,所述微型气泵的一侧设有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内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机构,所述存储机构与微型气泵活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气管上的防护圈,所述通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9.优选地,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通气管上连接有与连接座螺纹连接的螺纹座。
10.优选地,所述存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气管一侧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放置有纱布,所述过滤筒上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11.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滤筒内的过滤棉,所述过滤筒内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筒中放置有超细玻璃纤维滤纸,所述过滤棉、过滤网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从上到下依次放置。
12.优选地,所述过滤筒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管螺纹连接的进气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装置中,通过过滤筒、封盖、纱布、过滤棉、过滤网、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微型气
泵、通气管、安装管和进气管的使用,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启动微型气泵,这样就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进一步的避免了患者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同时纱布、过滤棉、过滤网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从而避免了杂质和异物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进一步的保护了患者。
15.通过固定绳、固定带、防护圈和通气管的使用,其中防护圈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避免了通气管造成患者嘴部损伤,同时固定绳和固定带能够把通气管稳固在患者的嘴部,进一步的避免了通气管的脱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第一视角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第二视角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20.图中:1通气管、2微型气泵、3防护圈、4固定绳、5固定带、6出气管、7连接座、8螺纹座、9过滤筒、10纱布、11封盖、12通气孔、13过滤棉、14过滤网、15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6安装管、17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1,通气管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气管1上的防护圈3,其中防护圈3的材质为硅胶材质,从而避免了通气管1刮伤患者的嘴部,从而保护了患者,通气管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绳4,固定绳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5,其中尤为注意的是固定带5为圆环状,从而能够挂在患者的耳朵上,进一步的达到固定通气管1的目的。
23.实际情况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通气管1放置到患者的嘴中之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固定绳4向外拉动,同时工作人员再把固定带5挂在患者的耳朵上,从而达到固定通气管1的目的,进一步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固定通气管1,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4.通气管1的一侧设有微型气泵2,其中微型气泵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够多陈述,其中微型气泵2的重量不影响通气管1的正常使用,微型气泵2与通气管1活动连接,微型气泵2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出气管6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通气管1上连接有与连接座7螺纹连接的螺纹座8。
25.实际情况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而旋转连接座7,这样在螺纹座8的辅助下,就可以使微型气泵2从通气管1上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收纳微型气泵2。
26.微型气泵2的一侧设有存储机构,存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气管1一侧的过滤筒9,过滤筒9内放置有纱布10,其中尤为注意的是纱布10上浸泡有盐水,从而增加空气的湿润度,
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过滤筒9上螺纹连接有封盖11,封盖11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2,其中尤为注意的是,工作人员旋转封盖11可以使封盖11从过滤筒9上拆卸下来,进一步的方便工作人员更换过滤筒9中的零部件。
27.存储机构内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滤筒9内的过滤棉13,过滤筒9内放置有过滤网14,过滤筒9中放置有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过滤棉13、过滤网14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从上到下依次放置。
28.存储机构与微型气泵2活动连接,过滤筒9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6,微型气泵2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管16螺纹连接的进气管17。
29.实际情况中,微型气泵2能够使空气逐渐的进入到通气管1中,从而避免了患者呼吸力不足导致患者的缺氧,同时空气经过纱布10、过滤棉13、过滤网14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的使用,进一步的避免了空气的杂质进入到患者的身体中,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旋转安装管16,在进气管17的辅助下,就可以使过滤筒从微型气泵2上拆卸下来,进一步的方便了工作人员收纳零部件,同时工作人员旋转封盖11,就可以使取出过滤棉14、纱布10、过滤网13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更换零部件,进一步的能够使装置正常使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通气管(1)的一侧设有微型气泵(2),所述微型气泵(2)与通气管(1)活动连接,所述微型气泵(2)的一侧设有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内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机构,所述存储机构与微型气泵(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气管(1)上的防护圈(3),所述通气管(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绳(4),所述固定绳(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泵(2)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通气管(1)上连接有与连接座(7)螺纹连接的螺纹座(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气管(1)一侧的过滤筒(9),所述过滤筒(9)内放置有纱布(10),所述过滤筒(9)上螺纹连接有封盖(11),所述封盖(11)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滤筒(9)内的过滤棉(13),所述过滤筒(9)内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过滤筒(9)中放置有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所述过滤棉(13)、过滤网(14)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15)从上到下依次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9)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6),所述微型气泵(2)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管(16)螺纹连接的进气管(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接有用于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气管上的防护圈,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与通气管活动连接,所述微型气泵的一侧设有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内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机构,所述存储机构与微型气泵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启动微型气泵,这样就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进一步的避免了患者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同时纱布、过滤棉、过滤网和超细玻璃纤维滤纸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从而避免了杂质和异物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进一步的保护了患者。进一步的保护了患者。进一步的保护了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张茂 韩隽 许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勇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